吳海翠
摘 ? 要: 當下供給側改革和內涵式建設已經成為全面深化職業教育的必然趨勢,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點在于提高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質量。思政課作為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注重教材改革在守正上下功夫,堅持三大規律,注重價值引領;教師要注重從創新上下功夫,不斷拓展教學渠道,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教法改革要注重在融入上下功夫,強化協同育人,推進“課堂革命”,切實使思政課實起來、活起來、動起來。
關鍵詞: 三教改革 ? 高職院校 ? 思政課
2019年2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職業院校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和學校的內涵式建設,不斷推進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已經成為當下職業院校全面加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課程辦學質量的關鍵切入點。可以說,實施“三教”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是要努力培養新時代具備德技兼修的職業精神和技術性工匠精神的人才。思政課作為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在職業教育的“三教”改革背景下,改革創新是刻不容緩的,要注重教材改革在守正下功夫,堅持三大規律,注重價值引領;教師要注重從創新上下功夫,不斷拓展教學渠道,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教法改革要重在融入上下功夫,強化協同育人,推進“課堂革命”,切實創新高職思政課改革,筑牢意識形態主陣地。
一、在守正上下功夫,堅持三大規律,注重價值引領,讓思政課實起來
“守正”是根基。歷史發展是一個客觀的進程,“守正”即堅守正道,把握事物本質、遵循客觀規律。只有遵循客觀規律,才能確保工作成效。具體而言,要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在以下三大規律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教書育人的規律和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不僅能有效掌握思政課的核心本質,更是有效提高思政課建設水平和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重要保證,真正使思政課實起來。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堅持不懈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
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上,要注重引導學生“四個正確認識”,首先,要加強學生對歷史規律的把握,不僅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更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發展的大勢;其次,要引導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大腦,自覺用馬克思主義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與國際進行對比分析;第三,教材要能體現中國夢激蕩青春夢,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最后,要引導學生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正確認識崇高理想和實際奮斗的關系。
(二)遵循教書育人的規律,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核心。
在遵循教書育人規律上,要立足于全面加強人才培養這個核心,不斷深化促進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深度和廣度,注重全課程全員和全方位的育人?!敖逃咭仁芙逃?,教師要從立德的高度實現育人,始終做到在立身、立學、施教方面提高自身德行修養;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四個相統一”,具體而言指教書與育人的統一、言傳與身教的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的統一及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的統一。
(三)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注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遵循教書育人的規律上,注重踐行“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這一理念,因材施教。思政課教材和思政課要切實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放在首位,正本清源,筑牢思政課教學的“責任意識”“主渠道意識”“陣地意識”,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
二、在創新上下功夫,拓展教學渠道,推進教學改革,讓思政課活起來
“創新”是源泉。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重要在教師要聚焦問題、直面短板,要能創造性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說理講解不透徹,教學過程形式化,大班教學,教學與課堂管理使教師乏力,理論與現實不夠緊密,缺乏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教學內容表面化等。要解決上述問題,就要善于創新方法,更要勇于創新思路。自覺用習近平在全國學校思政課座談會上明確提出的“八個相統一”引領思政課的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
(一)推進教材專題化研究與教師精講巡講聯動,讓教學和教研結合起來。
可以依托專題化的教學改革方法,凸顯問題意識,注重課程的邏輯體系,聚焦講清基本問題、聚焦重大問題、直面敏感問題、跟蹤熱點問題、解決學生問題,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建立“模塊化”的課程結構,通過實行專題精講巡講改革,打破原有教材的排列順序,抓住教材重點和學生關注的難點疑點,聚焦學生困惑的、關心的和感興趣的身邊話題,采取故事演講、問題答疑、視頻解說、案例分析等方式,實施“專題化教學”。具體而言,每個教師主要負責1個—2個專題,不斷進行集體備課,打磨專題教學設計,在全部班級進行巡講,并逐步深化思政課專題教學改革力度,以便更好地完成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專題設計好了以后,在撰寫教案的過程中增加課程的科研含量和理論深度,開展研究型教學,使每個教案都成為一篇教研論文,完成教學體系到學科體系的轉化,使教學和教研結合起來,使思政課教學更有厚度。
(二)推動傳統教育優勢與信息技術聯動,讓線上線下結合起來。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是做人的工作,習近平曾強調“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重點就在哪里”。當下是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特別是青年大學生,他們是新生代的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徑多元且多樣,給傳統的教學課堂帶來了挑戰。如何使新媒體技術能更好地和傳統課堂教育的優勢結合起來,牢牢把握住網絡意識形態的主陣地,是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著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網絡管理、網絡考試”的“三網互通”教學改革,占領學生思政教育的網絡陣地,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學與智慧教學、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有機融合,努力讓思政課“好玩”起來,讓學生們真心喜愛。引進智慧樹等慕課平臺,進行MOOC教學、慕課制作、思政課微課制作;引入超星網上馬克思主義學院,使用新媒體技術與課堂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有效的互動,運用彈幕、在線問答、投屏討論等環節“玩轉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溫度。
(三)將教學展示和集體備課聯動,讓教師整體隊伍建設與教師個人自身能力提升結合起來。
思政課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力軍。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要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蛾P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這就要求我們除了具備必要的理論素質、教學素質外,還要具備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這關乎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成功??梢酝ㄟ^開展思政課全體專兼職教師教學展示活動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授課水平,并提高專兼職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使思政課教學更有力度。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以課堂為主體,拓展第二課堂,深化信息化專題教學改革等,不僅有效延伸三尺講臺的時空,更使傳統的教學變得多樣豐富、靈活生動且教學有效性深遠持久,真正構建思政+的大課堂,切實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
三、在融入上下功夫,深耕課堂教學,強化協同育人,讓思政課動起來
“融入”是途徑。思政課的改革創新重點在教學方法改革上。要“把思政課開在田野里”“把思政課開在生活中”,開辟實踐教學的新樣態、新形式。組織學生開展情景舞臺劇、社會調研、現場體驗、理論宣講等四大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育青春朝氣,在實踐中運用書本知識,在實踐中檢驗理論正確性,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使思政課動起來。
(一)使課堂理論與課下實踐聯動,讓課堂內外生動起來。
思政課的主陣地在課堂,但課堂之外的教學育人同樣重要。比如組織學生拍攝“我和我的祖國”快閃,以“輝煌七十載,筑夢新時代”為主題進行演講比賽,以及舉辦大型紅色舞臺情景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四個自信;組織學生前往紅旗鎮實地考察,了解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參觀三角梅共享農莊,深入了解精準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和舉措;組織學生去定安母瑞山、萬寧六連嶺等地方接受紅色革命教育,這些實踐課堂不僅能有效深化青年大學生對國情省情的認識,更能引導大學生自覺認識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爭做有擔當、有本領、有理想的時代新人。通過上述教法改革,極大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讓思政課教學體系逐漸從“平面”走向“立體”,讓思政課看得見、摸得著,使思政課教學更有親和力、針對性。
(二)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動,讓其他專業課堂參與進來。
落實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思政課和思政教師的職責,更是其他專業課程、專業教師應當肩負的責任,要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和親和力,必須全面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使各門課程都能履行和發揮育人的功能,與思政課同向同行。這里所說的“課程思政”,實質指挖掘、發揮各門課程自身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融入教學中,把價值觀培育和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課程,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思政化”不能搞閉門造車、各個擊破,需要學校層面的統籌和再造,打造“大思政”的課程格局,實現高職院校的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具體而言,可以從課程體系設計、教學管理、教材編寫、課堂講授、教學模式、知識考核、教學評價等各環節入手,強調“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課程生態共同體內各要素的整合、配合和融合,實現“思政課程”再到“課程思政”到“全員思政”的轉化。
四、結語
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思政課作為職業院校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要注重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為重要的突破口和制高點,守好一段渠,種好課堂教學責任田,創新思政課的教材、教師、教法改革,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學生為中心,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不斷推動思政課實起來、活起來、動起來,在職業教育“三教”改革大背景下,著力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為實現高職院校更高水平的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新華網.習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新華網.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2019-3-18〕.http://www.xinhuanet.com/2019-03/18/c_1124248228.htm.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19-8-15(03).
[4]黃輝.讓職業教育更“有文化”[J].教育與職業,2013(16).
[5]邢暉.創新鑄造新時代職教“雙師型工匠之師”——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體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
[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項目基金:本文系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院級科研項目“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研究”(項目編號:hnjmky2019604)和海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高職院?!颊n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研究”(項目編號:QJY2019106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