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科目融合數字和圖形,不僅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考查學生的耐心和細心程度。小學階段,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實現現代化的信息媒體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激發學生潛能。除此之外,情景創設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情景創設思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體現教師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融入課堂,通過任務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從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情景創設以及教學現狀、信息化數學課堂情景創設原則、信息化教學在數學情景創設中的應用以及信息化情景創設方法對學生的影響這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探索信息化背景之下我國小學數學信息化課堂的情景創設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景創設,問題預設,信息化,現代化教育技術
教學情景的創設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任課教師需要結合任課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課程目標設立合適的情景展開教學。小學階段數學課堂的情景創設應當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知識講解效率、尋找最優互動教學方式為主,但是目前部分數學教師過于追求情景創設的特色創新,忽略情景創設的核心目標——提高課堂知識講解效率。對此,本文研究新課程建設背景下我國小學信息化數學課堂的情景創設方法,希望能夠深度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情景創設,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一、 小學數學課堂情景創設以及教學現狀分析
教學情景的創設的意義是教師通過選取合適的出發點,創設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主體并渲染場景,從而引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反應的一種教學過程,一般來說,教學情景的創設應當以教材為基礎,向不同方向延伸。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有效的教學情景能夠讓學生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氛圍中收獲感性和理性的雙重知識認知,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新課程改革方案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核心結合實際問題,創設具有新意的情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應當共同探索問題,交流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正在積極創新教學方式,設立具有新意的教學情景,隨著情景設計趣味性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卻有所降低,過于趣味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得到充分放松,卻沒有關注數學知識本身。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課堂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學生個人能力和知識水平的尺度,適當提高課堂趣味性,同時讓學生在課堂情景中能夠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 信息化數學課堂情景創設原則分析
結合我國小學數學情景創設的現狀來看,教師在創設信息化教學課堂時不僅應該關注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應該關注課堂的價值,即學生是否能夠在這種多樣化的信息課堂中收獲新的知識。總體來看,信息化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秉承價值性、生活性、趣味性、學科性、開放性和品味性的原則。首先,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并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為基礎,采取有效措施設置具有價值的信息化教學情景。其次,數學教學應當做到與生活接軌,教師創設情景時需要緊貼學生的生活經歷,從學生的生活中尋找素材,給學生一定的親切感,實現現實世界和科學世界的有效銜接。再者來說,教師在創設數學情景時不應當讓學生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教師設置能夠引發學生關注的內容,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相關概念,體會其中趣味。除此之外,教師創設教學情景時應當體現學科特點,彰顯學科活力,融合學科各個章節的重點,體現學科核心思想。最后,教師應當在教學情景創設之中適當融入文化內涵,實現學生學科知識和人文素養的雙重提升,讓課堂變得生動而不低俗,優雅而不失風趣,體現品味性的設計原則。
三、 信息化教學在數學情景創設方法中的應用分析
(一)落實生活化情景創設,帶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生仍然處在一個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習階段,他們注意力維持時間相對較短,對于外界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有一定的從眾心理。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顏色鮮艷的動態事物更加感興趣,教師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展開教學時,應當將生活中的趣味性因素融入教學情景的創設之中,結合生活實際,打造動態信息化生活課堂。教師可以將學生引入生活實例之中,讓學生在處理生活問題之余掌握數學理論,體會數學知識和生活的密不可分,進一步實現理論知識的生活化和具體化。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營造實際生活場景的氛圍,從視覺、聽覺多方面調動學生積極性,逐步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自主解決或者團隊解決實際問題。舉例來說,《20以內的加法》是小學一年級學生所需要學習的一個章節,該章節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20以內的加法計算原理并能夠靈活運用。教師針對該章節展開情景創設時可以為學生創設市場環境,將學生分為三人或四人一組,模擬市場經營,通過模擬市場中的商品交易來學習20以內的加法運算,通過趣味性的生活情景再現來提高學生興致和學習效率,為進一步創設信息化的教學情景,教師可以在學生模擬市場經營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商場的背景,或者播放宣傳音頻,在提高課堂趣味性的同時能夠有效保證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除此之外,小學一年級下冊中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也可以運用相同的情景創設方法,以多媒體設備為輔,以讓學生在模仿實際生活的環境中收獲新知為主,開創高效數學課堂。
(二)落實信息技術活動建設,帶領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數學知識
新課程改革提倡全面教育,教師需要在向學生科普專業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獲得語言實踐鍛煉機會,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基于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活動建設之中,創設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有所感悟。這種實踐活動形式可以是網上調查、社會走訪調查、信息化角色扮演、小組知識能力競賽等等。學生在信息實踐活動中可以提升資源搜索整合的能力、團隊協作學習交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行動力,教師將給學生布置的活動任務以幻燈片的形式放映在多媒體設備上,為學生規定時間,鼓勵學生分小組完成任務。舉例來說,教師在針對二年級下冊的《數據收集整理》展開教學時,可以在幻燈片上為學生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活動選題,選擇調查各個小組平均每日的家務時間、各個小組學生的平均身高以及各個小組每天完成數學作業所需要的總體時間等等。最后教師讓學生對調查數據進行匯總并通過多媒體設備展開答辯。
(三)落實信息互動課堂建設,合理設置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問題是引發探究的關鍵因素。多媒體教學工具和傳統的教學工具相比,有天然的優勢,它的高效性應當得到數學教師的廣泛應用。網絡上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應當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以設置問題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展開知識探索,在幻燈片最后,教師設置解答問題的環節,并為學生適當進行知識科普,實現課堂的延伸教學。設置問題時,教師可以將舊的知識和新的知識進行合理整合,綜合考查學生。舉例來說,教師針對四年級教材中《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章節的知識設置教學情景時,可以利用問答形式的幻燈片來引入度量單位的概念,為學生設置有關長度單位的問題,并將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進行對比分析,引發學生討論。問答情景設計利用學生的求知心理,實現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四、 信息化情景創設方法對于學生的影響
數學科目是綜合性科目,小學生需要學習代數知識和圖形知識,這需要教師的逐層引導,循循善誘。信息化情景創設能夠將原本的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課堂,實現對于學生的多感官調動,縮短教師的講解時間,加長學生的探究時間,幫助學生實現多元化的數學學習。小學數學科目包含眾多定理,學生可以在信息化的情景之中學習抽象的數學定理,并在模擬生活中的課堂環境中加以運用,通過參與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提升個人的組織能力和數學科目的綜合應用能力。
隨著社會信息化腳步的加快,盡早接觸信息設備對于學生日后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有較大好處,信息接觸設備依靠其在資源整合和感官調動方面的優勢將會為小學數學課堂增添趣味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寬。為進一步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小學的數學教師也應當加快信息化課堂的建設腳步,創設信息化教學場景,提升數學課堂的魅力。
五、 結語
教學設計是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設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和課程進度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而創設教學情境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關鍵所在。合理創設教學環境能夠激發學生潛能,面對新教育課程改革和信息技術發展的緊張局勢,我國小學數學科目教師應當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情景創設方法,實現對學生數學科目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按照課程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建設具有針對性、趣味性、貼近生活的數學課堂,實現對學生的興趣激發。
參考文獻:
[1]王敏.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下)[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朱毅.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下)[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3]劉成山,倉黨高什姐.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情景的創設與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78.
作者簡介:
馬梅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臨夏廣河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