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剪紙為我國傳統的一項民間藝術,剪紙的制作方法相對簡單,同時又有著多種多樣的造型,深受中學生的喜愛,他們喜歡剪紙過程中的各種創作樂趣。在高中的美術課堂里加入民間剪紙藝術,對推動學生掌握我國民族文化以及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進行分析定格動畫與高中美術剪紙教學結合的實踐情況,促進教學成效的更好提升。
關鍵詞:定格動畫,高中階段,美術剪紙,教學結合,實踐探索
作為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民間藝術,剪紙以其獨特的魅力廣受中學生的喜歡。在高中美術課堂上,帶領學生進入這項優秀藝術中,可以推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更好發展,并且將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樹立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傳承這項技術。當前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所進行的剪紙教學,因很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實施成效并不理想。下面基于分析學習剪紙藝術的目的基礎上,提出定格動畫有效的結合起高中美術剪紙教學的方案,促使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一、 高中美術課堂上進行學習剪紙藝術的目的
首先,剪紙藝術應該得到有效的傳承。剪紙藝術的發展歷史悠久,為我國勞動人民為了滿足精神生活需求,積極創造出的一種優異藝術形式。古往今來,很多的節日以及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中,都可以應用到剪紙,剪紙發揮出良好的美化生活的功效。但是當前剪紙藝術的發展出現逐漸無人繼承的情況,應該保護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術教育中有很多密切關聯于民間美術的課程,所以成為民間美術遺產傳承的重要渠道。
其次,剪紙藝術存在通俗性的特點。剪紙藝術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隨處可見,例如窗花、雙喜字、鴛鴦圖等。剪紙工具并不復雜,所用材料相對便宜,操作程序便捷易學。一把剪刀和一張紙便能夠隨時隨地地創作,所以學生能夠輕松地備好工具材料,學習興趣較高。
最后,剪紙藝術能夠促進民族審美情趣的有效提升。盡管剪紙藝術普通,但是其中也展示出較高的民間美術審美情趣,具有一定的造型規律,綻放藝術魅力,屬于高雅藝術。剪紙藝術圖形以及色彩,均為勞動人民通過感悟實際生活之后,上升為民間藝術語言而成,屬于表達內在情感的藝術行為。課堂學習以后,學生可以學習到傳統手工藝技能的同時傳承傳統文化精神,深入領會這一傳統文化內涵。
二、 剪紙教學與定格動畫結合的教學設計策略
(一)初步認識剪紙
對于學習的目標進行講解。進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播放剪紙動畫視頻,例如《化蝶》,將此節課的學習目標向學生進行闡述,即認識剪紙藝術,同時以分組的形式,各成員進行合作完成剪紙定格動畫一段,而且視頻應該將其當作此課作業的重要參考依據。上課期間,把學習目標進行調整,例如“制作剪紙作品”這一目標,更改成“先制作剪紙作品,之后拍攝為定格動畫”,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創作能力、思考能力,同時在表達情感方面趨于成熟,此時他們會對制作剪紙藝術的方法具有更高的重視度,推動學生進行剪紙作品的處理時,以藝術思維將思想情感進行傳達。
然后要對于剪紙文化進行欣賞。教師進行課件引導要以由淺到深的方式,循序漸進地輔助學生對剪紙文化更多的獲得。例如,先要介紹剪紙基本的剪法,應用頻率較高的有兩種,一種為對邊折疊剪法,另一種為左右對稱剪法,然后再漸漸地掌握陽刻表現法以及陰刻表現法。之后進行剪紙藝術中常見的紋樣的欣賞,包括朵花紋以及鋸齒紋、花瓣紋等等,下一環節介紹各種剪紙作品中的紋樣展現出的相應寓意,幫助學生基本地了解到此課剪紙作業需要怎樣表現。
另外,要對于動畫基礎知識扎實地掌握。為讓學生合作拍攝合格的剪紙定格動畫視頻,教師應該介紹關于動畫的基礎知識,包括動畫原理、定格動畫及其拍攝方法等等。聯系起《化蝶》剪紙動畫視頻,對于視頻所應用各種動畫表現手法、拍攝方式展開分段的分析,讓學生進行模仿,設計符合劇本的分鏡頭稿。
(二)親身體驗剪紙
在親身體驗的階段,需要學生進行參考課本例圖,學習相應的課件例圖模式,進行模仿,加之融入自身的設計想法,得到一幅完善的剪紙作品。而且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進行示范,讓學生觀察剪、刻制作方法,聯系起范例劇本的分鏡頭稿,將相應場景以及人物等剪出,幫助學生對于此節課應用到的各種道具等直觀理解,方便接下來的拍攝任務的執行。剪紙期間,不同的小組中,學生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教師要針對性地指導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如果組內成員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則可以建議其制作優秀的、有些難度的作品,讓人物表情等更加生動,反之建議以對稱剪紙模式完成學習任務。
(三)拍攝剪紙定格動畫
首先,讓學生進行觀看定格動畫教學微課。教師提前預備相應視頻,采取微課的形式,告知學生怎樣采取手機軟件,進行定格動畫的錄制。此視頻內容涉及的環節就是認識軟件界面、怎樣實施定格動畫的錄制、修改的方法、怎樣將動畫作品導出等等。教師應用到的微課視頻,應該具備較高的針對性特點,需要內容短小精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到最多的知識,同時方便重復播放,讓學生多次的查看,加深印象。
其次,小組加強合作交流,共同展開錄制定格動畫。組內成員通過手機將已經剪刻好的剪紙作品,按照分鏡頭稿,通過操作拍攝為定格動畫,可將剪紙作品于桌面擺放好之后,進行相應的拍攝。學生對操作還不完全的熟悉,缺乏基礎,所以不容易良好地掌控住角色運動的拍攝方法等,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出引導者的角色,加以指點以及幫助,幫助學生解決掉各種難題,及時地糾正以及調整,確保鏡頭中具有更加穩定的畫面,而且讓動作更流暢,避免呆板的現象產生,具有更好的自然性特點。最后的階段,展開后期配樂,進行圖片合成等等,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三、 教學的效果探究
第一,在對剪紙文化的傳承作用的方面。此項課程采取很多種教學手段,例如展示例圖、視頻以及最后實踐的方式,將剪紙藝術知識更加立體化的呈現給學生,便于學生的深入掌握。同時經過展開剪紙定格動畫這項作業的操作,也幫助學生對于剪紙藝術的樂趣具有更加直觀的感受,身臨其境的制作,可以更加帶動情感的激發。而且通過現代技術跟民間藝術之間的良好互動,在學生的作業中能夠觀察到他們為完成作業,付出很多的熱情,積極地尋找課外資料,并且通過課本例圖以及教師例圖的反復查看,對剪紙藝術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掌握住剪刻花朵的方法、剪紙人物的造型等等,可以利用中國傳統剪紙形象,將自身情感進行表達,也推動審美能力的提升。在這種學習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濃厚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在課后延續這種熱情,例如在家中進行制作窗花,為自己的臥室設計制作擁有剪紙風格的海報等等。還有的學生將所制作的視頻作業上傳至網絡,提供給更多的人觀看,并且能夠將這種藝術形式傳達給大眾,對剪紙藝術充滿關注,非常有助于傳承剪紙文化。
第二,在對學生能力的提高作用的方面。此次剪紙定格動畫作業中,觀察到了部分的學生很擅長剪紙,并且在進行剪紙期間仔細認真,所制作圖形精致,但是在作品的拍攝方面出現不自然以及不夠流暢的現象,主要的表現就是常具有鏡頭晃動、停頓情況。而部分學生盡管在剪紙方面做得相對粗糙,但是能夠嫻熟的掌握住鏡頭拍攝的技巧,可以良好的運用拍攝產生較好的觀賞成效。對高中學生來說,定格動畫的劇本創作應具備大膽的想象,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積極的討論,最后明確劇本題材等,將學生創作的能力良好發揮。然后進行錄制定格動畫期間,學生各自進行不同的任務,分工明確,團隊中的成員需要心思細致,加強交流,共同協作,對軟件能熟練應用的學生進行操作軟件,在剪紙方面比較拿手的學生進行剪紙制作,這樣一來,也增強學生之間溝通合作能力。另外,課堂活動各小組產生難題期間,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地予以幫助,學生會自主的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將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
四、 結語
當下活躍的大部分動畫都是由電腦三維來完成的。但是,還是有少部分動畫藝術家仍然保留著最傳統的動畫表現方式,就是定格動畫。不管是木偶也好,還是橡皮泥也好或是剪紙等各種材質,把這些材料弄成動畫中的場景、道具、角色等,然后逐個將它們拍下來,連成一部動畫片。尤其是剪紙定格動畫,呈現出一種樸素、純真的藝術審美,值得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加以聯系。定格動畫的剪紙藝術教學模式,基本上實現了教學的目標,并且實現良好的創新。高中學生的情感以及智力、意志力等不斷地成熟發展,面對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可以產生較好的持續性,可以對知識以及技能深入的學習。教師展開設計課程期間,應該對學生自主性進行充分的考慮,創造性的引導學生成長于美術殿堂中,讓美術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積極愉悅。
參考文獻:
[1]陸悅,丁玲.3D打印在現代定格動畫中的運用:南京泥人定格動畫制作[J].藝術科技,2019,32(16):34,39.
[2]曾應平.定格動畫的發展曲線與研發制作[J].傳媒論壇,2019,2(20):27.
[3]郭淑賢.新媒體語境下定格動畫在廣告設計中的拓展與應用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11(21):110-112.
[4]顧凡群,丁玲.定格動畫拍攝中燈光的設計與運用:以南京泥人定格動畫拍攝為例[J].藝術科技,2019,32(14):58.
[5]涂琳璐.定格動畫中偶形象的表征與敘事特點[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8):265-266.
[6]孫悅.淺析定格動畫短片的前期創作思路[J].設計藝術研究,2019,9(4):98-103.
[7]蘇彬彬.定格動畫與高中美術剪紙教學結合的實踐探索[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9):101-103.
[8]胡川.剪紙藝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初探[J].人文之友,2019(18):220.
[9]吳勁松.數字藝術與技術拓展:論泛動畫在刑事偵查中的應用與實踐探索[A].中國創意設計年鑒論文集2012[C],2013.
作者簡介:
張玉潔,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