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南
【摘要】此次調研通過討論國內外優秀自然教育基地的發展以及我國城市公園現狀,并將河北省石家莊市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SWOT分析,得出幾點基于發展自然教育從而促進城市公園優化升級的建議。現代社會中“自然缺失癥”的蔓延,對兒童的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兒童是屬于廣闊大自然的,自然教育對兒童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關鍵意義。
【關鍵詞】城市公園 ?優化升級 ?兒童 ?自然教育
一、自然教育的提出及發展意義
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間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癥兒童》中指出,現代社會中孩子們常常被“困”在家里,缺少與自然的接觸,這使孩子們患上了“自然缺失癥”,他呼吁人們關注、拯救自然缺失癥兒童。親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大自然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與大自然建立深刻的融合關系是兒童成長的“基點”。這意味著要告別“自然缺失癥”,就必須把兒童交還給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為孩子提供許多學習、鍛煉和發展的機會,可以促進其各方面的發展,包括增強體能、穩定消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增進幸福感以及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等。
自然教育,旨在引導青少年回歸自然,熱愛與理解生命,形成正確的自然觀,全面健康發展。自然教育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教育活動,體現自然特征,培養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需的綜合素質,它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一環。
自然教育在中國正逐步興起,自然教育機構快速增長。盡管城市中的學校仍然處在高樓大廈包圍圈的夾縫中,很多幼兒園和小學已經開始行動,盡可能地為孩子創造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
二、國內外優秀自然教育基地的發展分析
英國教育部門在20世紀便發起了“到綠地中去”的活動,在各種官方和非官方組織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下,眾多森林學校和幼兒園在英國扎根,如世界上最古老的兒童民主學校——英國夏山學校。
日本用了30多年,在基礎教育的校園之外,建了近4000多所自然學校,在《擁有我們自己的自然學校》一書中,盤點了日本較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和規模的自然學校,豐田自然學校就位列前位。
澳大利亞的自然教育實踐模式為“全方位圍繞式”,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中都呈現出尊重生命、自然生長的理念。澳大利亞的“可持續學校”是自然學校的一種形式,學校的首要目標便是培養學生的環境實踐能力,強調學生戶外活動的重要性。
美國自然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教學加自然、學校加項目,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自然并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如美國紐約布魯克林植物園,它在104年的發展歷程中傳承經典項目,并更新“探索花園”作為兒童自然科學實踐探究的新平臺。
中國早期的自然教育是通過學校課程和戶外實踐等方式進行的,2012年以后,自然教育機構呈現出較為快速的增長趨勢,目前在一、二線大城市比較集中。2019年4月,中國林學會聯手300多家單位和社會團體成立自然教育委員會(自然教育總校),并向首批2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授牌。
為滿足多數兒童的自然教育需求,進行自然教育的場所不只限于城市公園,各動植物園、農場、村落也能利用其資源優勢做好自然教育工作。廣東省2015年年底啟動的“自然學院”項目將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等風景名勝區設為自然科普教育的課堂,使自然教育不再停留在課本或少數的專類公園上。北京順義的“河北村民俗文化園”是一個以“鄉村民俗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園區,該村設有農事體驗園、傳統農產品加工基地、民宿文化展館、拓展區域等,能讓孩子在果蔬種植與采摘中接觸農耕,在濃厚的鄉村文化氛圍中體悟農業與自然。
三、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
1.自然資源優勢顯著
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占地面積1000余畝,種植了多種綠色無公害蔬果和優質良種的小麥、谷物等,還有具觀賞性的紅高粱、朝天椒、向日葵以及彎曲藤蔓綠葉中的小葫蘆。香草種植科普示范園4000平米,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品種最全的香草科普園。此外,在動物園還有脊椎動物20余種、鳥類10余種,本區域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為自然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適宜場所。
2.園區占地面積廣、產業多元化
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定位于“泛農業文化休閑旅游綜合體”,香草花卉種植觀賞、時令果蔬種植采摘,露營,餐飲,游樂,大型活動舉辦等功能可以為不同學校和兒童的自然教育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融特色游樂、運動休閑、戶外拓展、科普展示、度假娛樂為一體的戶外拓展區設有沙灘排球、水上游樂等活動項目,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挑戰自我的欲望,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游客的興趣和愛好。
3.位于近郊且周邊區域旅游資源豐厚
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位于正定縣滹沱河景區,是周邊市民周末放松休閑的郊游圣地。正定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地域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設施齊全。公園將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的優勢整合,增加了自然教育的附加值,提升了活動的吸引力和參與者的獲得感。
(二)劣勢分析(W)
1.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雖然距市區不遠但公共交通可達性較差,到達新村站之后要步行2.7公里(38分鐘)才能到達公園。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不完善,沒有相應的場館和安全設施,不能完全滿足自然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
2.專業人才隊伍有待壯大
缺少自然教育方面的研究人員和專業的建設運營團隊,沒有獨特的自然教育規劃框架,沒有積累豐富的自然教育研發和管理經驗,這使得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自然教育方向的發展和管理工作難以系統實施。此外,宣傳工作、課程設計、人員統籌、食宿安排、路線設計、場地預定、安全保障等各個環節,均需制度的完善和從業人員能力的提升。
3.品牌效應有待提升
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缺乏自身特色的“泛農業文化休閑旅游綜合體”的超大定位,使公園整體形象不夠鮮明。此外,宣傳范圍和宣傳力度不到位,導致公園缺乏發展活力,難以持續穩健經營。從未來的發展方向看,自然教育活動的品牌效應需要提升。
(三)機遇分析(O)
1.國家政策對自然教育的支持
2014年,環保部宣教中心在深圳華會所生態環保基金會支持下,正式啟動了國家自然學校能力建設項目。各級政府逐漸重視自然保護區的自然教育工作,不斷加大支持力度,自然保護區的發展環境和配套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項目實施至今,已授權20余所自然學校(基地)開展專業的自然教育活動。項目還關注人才培養,系統培訓了一批自然教育種子教師,有效地推動了我國自然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
2.石家莊市民對自然教育的需求強勁
人長時間與自然完全斷裂,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身心問題,人們向往美好生活,親近愛護自然、回歸本真成為社會共識。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對自然教育的需求旺盛,一些自然教育機構應運而生并迅速崛起。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開展自然教育具有良好的社會環境機遇,契合生態文明建設需求,符合社會發展需要。
3.同行業競爭壓力小
河北省內自然教育發展緩慢,尤其缺少以森林公園為基礎的自然教育場地。京津冀區域內現有北京八達嶺森林公園、北京延慶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河北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三處,都行程較遠不適合學校組織出行。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若立足于自然教育建設將成為石家莊市自然教育行業先行者,能極大地滿足學校和家長的自然教育需求。
(四)挑戰分析(T)
1.行業規則尚未完善
自然教育行業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行業各項制度尚未成熟,與自然教育相配套的監管體系尚未建立。2015年,中國自然教育行業調查,按照機構運營方式將國內自然教育機構分為自然學校類、戶外旅行類、生態保育類、自然觀察類、農牧場類、博物場館類、公園游客中心與保護區類,即可分為公益類和營利類。行業從業機構復雜,各自為政,符合大眾需求的自然教育良性循環發展體制機制尚未建立。
2.區域自然條件導致項目發展受限
由于上游己修建大中水庫10座及眾多小型水庫、塘壩,加上歷年的氣候變化,致使濾沱河市區段長年干涸,兩岸已有林帶相對單一,景觀性較差,為適應休閑旅游需求,需要做大量的綠化美化工作。同時,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位于滹沱河防洪治導線以內,面臨周期性洪水的威脅,考慮到河道的行洪安全,園內旅游項目類型受限。
四、促進公園優化升級的有效策略——開發自然教育項目
(一)開拓兒童自然教育基地
2016年教育部提出“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要求“有針對性地開發自然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活動課程”“加強研學基地建設”等政策與意見。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應與石家莊當地的中小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立定點自然教育基地作為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單位,結合園區的自然資源開發出不同形式的自然課程,打造特色自然教育品牌。整合滹沱河周邊的旅游資源,合力打造自然教育產業鏈,增加活動參與者的獲得感,提升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自然教育的整體實力。
(二)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特點,設計多種活動
自然教育基地的主要受眾是各個年齡段的兒童,通過兒童友好環境的設計和持續的活動策劃,吸引兒童與家庭的參與,協助社區共建。此次調研在統計調查問卷和個人訪談結果的基礎上,綜合京津冀以及江蘇、云南、廣東等地區20余個城市公園的調研、考察,并參考國外優秀自然教育實踐基地的經典課程案例,設計出一份自然教育活動體系,詳見文章附件。
(三)細分消費人群市場,為工作日開辟門路
在節假日,主題樂園的消費人群廣泛,包括青年、學生、白領上班族、親子家庭等。而在非節假日,適合隔代親子游以及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國內學齡前孩童在正常工作日時普遍由隔代長親照看,而具有自然教育功能的主題公園使之能夠與小孫子、孫女共享歡樂時光,實現旅游休閑與學習教育的融合,便成為了公園升級的切入點之一。
(四)加強宣傳工作
信息化時代,適當的廣告宣傳對于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的發展是極為必要的。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必須充分借助傳統電視、廣播媒體和新媒體,通過廣告宣傳的方式讓人們了解到公園的特色風景。運營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出版與活動內容相關的科普讀物,制作宣傳專題片,開發“趣那”形象文創產品等措施,都能凸顯公園品牌形象,擴大自然教育的影響力。與此同時,還要做好與學校和旅行社的宣傳合作,通過打造游學套餐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
(五)加強管理,增進合作
要想發展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的自然教育功能,需要確保當地各部門的有效配合,諸如林業部門、城建部門、環保部門、交通部門、教育部門等等,都要堅持發展公園的統一目標,并且為了完成該項目標共同協作。結合市場運作機制,協調資金分配,并接受社會資金贊助,提高自然教育從業者的福利待遇,建立相對固定的運作團隊。此外,還要加強與自然教育機構、科研院所和專家學者的合作交流,引進先進理念和技術。在森林河趣那主題公園內部,更要建立起切實可行的管理機制。
(六)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要完善現有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并且制定出科學的獎懲措施,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自然教育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專業性強,需要著手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或外聘有經驗的從業者。其次,通過良好的薪資福利招聘優秀的自然教育相關人才,做好入職培訓工作和定期培訓工作,并鼓勵從業者參加自然教育行業的交流培訓。還可以與當地高校師生組建課程研究團隊,并招募兼職、義工的大學生以降低運營成本。
參考文獻:
[1]馮科,謝漢賓.陜西長青自然保護區開展自然教育的SWOT分析[J].林業建設,2018(01):27-30.
[2]苗曼.盧梭教育思想的實踐形態:英國夏山學校[J].外國教育研究,2018,45(12):20-32.
[3]王燕琴,林恩文,王慧,劉理明.城郊森林公園建設評價體系構建研究——基于鷲峰國家森林公園的實證檢驗[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9,39(03):126-130.
[4]劉鈺瑩,翁殊斐,冼麗鏵,馮志堅.廣州市兒童公園自然教育內容與形式初探[J/OL].中國城市林業:1-6[2019-04-29].
[5]安玉姝.中國自然教育商業模式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8.
[6]田志強.產業轉型文化傳承——石家莊滹沱河北岸地區規劃建設研究[J].城鄉建設,2018(22):34-36.
[7]侯經河.分析濱江公園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管理[J].低碳世界,2018(10):194-195.
[8]李濟.論公園管理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低碳世界,2018(03):374-375.
[9]劉鳳梅.幼兒園“親自然”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8.
[10]李鑫,虞依娜.國內外自然教育實踐研究[J].林業經濟,2017,39(11):12-18+23.
基金項目:名稱:河北經貿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9118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