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蓉 蔡云晨
摘 要:在高等教育已面向大眾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在注重大學生數量的同時,更加需要注重對大學生創新精神的挖掘和引導。研究發現,當今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創業意識淡薄和缺失、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思政課教師創業知識匱乏和創業教育的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為此,要從提升創業教育主體的觀念認知、豐富和完善創業課程體系、組建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師團隊,以及改革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面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思政視角;大學生;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1-0134-02
當今社會是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黃金時代,國際間的競爭也越發趨向于創新型的競爭。在高等教育已面向大眾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在注重大學生數量的同時,更加需要注重對大學生創新精神的挖掘和引導。當前的大學生就業狀況并不容樂觀,學生成為就業困難戶的現象時有發生[1]。與此同時,大學生的就業意識也在發生變化,對待工作的選擇也更加苛刻。因此,高校教師更加應當大力宣傳創業的相關政策,塑造大學生新型的就業理念和就業目標,探索大學生就業教育的創新模式,以應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壓力。
一、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困境分析
1.創業意識淡薄和缺失。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們可以對幾個重要的因素進行分析。在就業的過程中,家長的意見對于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有一些家長始終抱著相對傳統的觀念,將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業行為視為不務正業的表現,對其大加斥責。并且,部分家長給學生灌輸創業低人一等的觀念,在傳統思想的指導下,更趨向于穩定的工作環境。許多學生在沒有完全弄清楚自己的就業方向的情況下,跟隨父母的意見選擇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等“有面子”的崗位。另一方面,當代的大學生,出生比較優渥的學生往往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勞的品質,不愿意從事風險較大的行業。而相對較為貧困的學生,雖然具備拼搏的勇氣,卻沒有必要的資金和環境支持,空有想法卻因外界條件限制而不能落實。其次,當前高校還停留在以理論課程為主的教學理論和模式中,對待就業培訓的重視程度不足,忽略了就業指導對學生人生發展的重要程度。
2.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目前,高校所設立的就業創業課程基本都已作為選修課或是必修課,并加以考試或考核。如果僅統計課時量,確實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但其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考量。目前,大多數就業課程講授的知識多為一些書面或是較為基礎的概念知識,沒有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完美的融合[2]。我們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重點課程之一,目前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思想政治的教學工程中,依舊缺乏與大學生創業相結合的方向點。經過我們的探究,思想政治對于學生的就業和創業的導向具有鮮明的作用,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能夠促進彼此的發展。
3.思政課教師創業知識匱乏。思想政治課程肩負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完備的就業和創業的素質。這就對任課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好的教師資源才是開展好的教育的基本保障。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教師,能夠結合自身的經歷或是案例,給予學生完善的指導。同時,能充分利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通過開設的實踐環節來構建學生的創業素質。然而,當前高校的相關就業創業課程,多為對應的輔導員來擔任。輔導員往往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的相關知識,但是卻不具備創業和就業的經驗,因此不能夠給予學生有效的就業指導,難以對學生就業起到本質上的幫助作用。
4.創業教育的教學方式單一。當代的大學生,需要在創業和就業課程上獲得基礎的就業和創業的素質,也需要在思想政治課程的熏陶下建立完善的結業觀和就業意識。然而,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思政課程對創業課程的影響力和作用。教師逐漸地將實踐性的課程轉變成了和理論課程相類似的教學方式,考核方式也多以考試為主。教師的課堂內容也逐漸脫離實踐的環節,教學方法也趨于死板。另一方面,每個學生的就業觀念是不同的,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其次,目前高校就業課程所使用的課程多數已相對老舊,以大篇幅的概念為主,缺乏與時俱進的意識,不能引起學生真正的興趣。案例的設立也已經過時,不能結合最新最熱的話題給予學生深切的體會,教學的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
二、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措施
作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堂發揮著顯性教育的作用。同時,高校也要積極探索如何將創新創業內容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其春風細雨般的隱性教育優勢,從而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1.提升創業教育主體的觀念認知。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重點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關鍵問題,由學校主要領導帶頭,各院系積極配合,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個師生共同關注、共同發展“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這便要求高校改變原有的教育理念,重新審視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積極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計劃,深化創業教育改革,根據自身實際制定相應解決方案,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深入到全體師生觀念中,進一步內化為學生的創業動力。另外,高校教師也要轉變教育理念?!皞鞯勒咦约菏紫纫鞯?、信道?!弊鳛閯撔聞摌I教育的主體實施者,高校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學生成長特點的基礎上,豐富創業教育內容的形式,切實提高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2.豐富和完善創業課程體系。完善成熟的課程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和基礎,不言而喻,擺在高校面前的,是首先要構建專業課程與創業課程相交叉的教學體系。高??梢越Y合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國家關于創業教育的政策,豐富相關創業教育學科。例如通過開展通識教育課,解決創業教育中產生的各種問題,也是為了全面總結創業教育過程中獲得的經驗教訓。不同于社會人士兼職任教的模式,高校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選派專職創業教育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兼職,通過企業掛職、實地考察學習、培訓交流等多類形式,既培養了本校創業教育專職教師隊伍,也能夠獲得最真實、最可靠的創業方面的內容,并與本校開展創業教育現狀相結合,出版研究專著或論文,探索具有學校和企業特色的理論與實踐體系。
3.組建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師團隊。不管是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還是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理論知識扎實、富有創新精神的,同時還具有道德修養與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主要引領者[3]。一方面,提高創業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本學科知識同創業理念和創業知識進行結合,完善與更新教師的創業知識結構。定期邀請校外專家學者到學校對全體教師進行創業知識講座,充實教師的創業知識,提升關于創業教學的能力。另一方面,實行雙向互動,引進領域內的教育專家、資深教學骨干、或者是知名企業中的校友等一起去打造一支結構合理且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以保證思政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4.改革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一是改革與創新教學內容。在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方面,高校思政理論課不可以只局限于教材范圍框架之中,要做到把教學內容和現實情況結合起來,在立足專業課程基礎上,激發大學生的專業興趣,以此為切入點,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等內容,積極幫助學生依附自己的學科知識,找尋適合去創業的領域和項目。二是改革教學形式。教師要適當跳脫出課堂上的教學,利用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對學生進行創業實訓、實踐扶持,在社會大課堂中指導創新創業的經驗和技能,開闊他們的思想境界和專業視野,提高團隊合作以及溝通交流能力,進一步為學生步入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不可或缺的途徑,其本質是針對人做好思想工作教育。現如今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目標。只有將二者融合發展,才能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進而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有力推動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彭軍.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教育漫談[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49-51.
[2]? 饒家輝,欒志偉.中美高校創業教育比較及經驗借鑒[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11):34-39.
[3]? 黃志媛,尹建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