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秀英
摘要:云時代背景下,如何應對財務轉型以適應財務管理會計人員的需求變化成為各大高校關注的焦點。要培養出產業急需的會計人才,產教協同培養人才,校企專業共建進行深度合作是必由之路。因此,為緊跟“云時代”潮流,本文提出需建立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和國際化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設置符合“云財務”供給側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課程改革和課堂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其會計信息化知識和處理能力,從而為社會各產業輸送所急需的會計人才。
關鍵詞:云財務? 產教協同? 人才培養? 課程超市
一、背景
這是一個創新的科技時代。人工智能A(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區塊鏈技術B(Block Chain)、云計算C(CloudComputing )和大數據D(Big Data)等新技術正加速向各個領域滲透,新經濟正以新的產業、新的業態、新的商業范式蓬勃發展,新生代企業要想在這個科技時代很好的生存并發展,必須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企業財務也處在了一個轉型變革的關口,因此共謀財務管理與商業模式的變革創新成了發展的必由之路。云時代背景下,會計領域的發展呈現管理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服務化的趨勢,而共享服務中心的核算模式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企業會計人員也要從部門級走向企業級,進而走向社會級。既新時代的企業會計人員,業務面不僅僅涉及企業內部,還要延伸向社會。那么,要如何培養出創新時代產業所急需的會計人才,如何應對財務轉型以適應財務管理會計人員的需求變化成為我們目前高校關注的重點,校企專業共建、深度協同育人是必由之路。
二、現有人才培養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產教深度協同機制乏力
當前,學校與企業的產教深度協同機制乏力,合作尚缺乏深度協同的雙向互惠機制,在人才培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供需同步等深層領域涉及較少,人才培養的協同性亟待提升。這很難從根本上解決“云財務”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導致高校會計人才培養跟不上企業和社會發展的腳步,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結構不能及時滿足當前行業發展的需求,嚴重制約了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升,致使會計人才供需的結構性失衡加劇。
(二)現有培養模式內向協同性不足
培養基于“云財務”的高素質管理型會計人才是經濟新常態下國家實施“會計強國戰略”和加速會計轉型的必然要求。然而,現有的產教協同培養模式內向協同性不足,阻礙了專業學科與教學科研間的互相促進發展,限制了師生間的雙向互動,阻礙了雙方的深度協同,致使會計人才培養呈現“重核算、輕管理” 的失衡結構,不符合國家培養管理型會計人才的人才戰略結構性要求。
(三)管理型綜合能力偏弱
基于傳統“重核算、輕管理”的會計人才教育教學理念,學校設置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培養模式,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及課堂教學中都強調培養會計人員的財務核算能力,忽略了學生管理型會計思維的開發,弱化學生分析決策能力的培養,不注重學生知識信息化的開拓,影響了會計人才管理型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構建“云財務”產教協同人才培養機制的具體措施
針對“云時代”背景,學校以教育部大力倡導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契機,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強化應用型人才的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開展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延伸課堂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活動,力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提升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從而為社會各產業輸送所急需的會計人才。
(一)產教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養的協同性
在大數據快速發展和財務轉型背景下,要尋求校企雙方利益的訴求點,在人才培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供需同步等深層領域進一步協同,建立雙方合作共贏的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引進用友新道等公司的線上實訓實習平臺,通過對“云財務”的技術開發,對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進行改革,形成“互聯網+財務”條件下的課程體系,實現校企共贏情況下深度合作機制的構建,促進人才培養資源整合,促進“云財務”人才培養機制的深度協同應用,提升人才培養的協同性。
通過引進的線上實訓實習平臺,全面開展互聯網+模式的實踐活動,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實訓部分都通過線上操作和完成。上理論課的同時可以延伸到線上的實訓平臺進行實訓內容的講解,使理論和實踐一體化,課下布置實訓內容,要求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在線上跟老師進行溝通。畢業實習階段的實習工作除了線下的實踐實習外,還需要學生完成線上的全新仿真“云財務”實習活動。這樣既能使學生親身體會和學習“云財務”的活動過程,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處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從而達到滿足企事業單位迫切需要適應“互聯網+財務”模式的云財務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制定適應“云財務”的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的結構性
通過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緊跟“云時代”潮流,為實現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和國際化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制定符合“云財務”供給側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適應“云財務”的培養模式,改變原本重理論、輕實踐,重核算、輕管理的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方案中植入能充分利用“云財務”資源的課程體系與課程結構,促進學科專業、教學科研以及師生間的雙向互動和深度協同,實現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三)提高管理型綜合能力,強化人才培養的全面性
通過課堂教學改革與課程開發,把線上實習平臺與課堂教學緊密銜接起來,將主干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等在課程建設中與 “云財務”的結合進行進一步深化改革,使學生在學習每一門課程的過程中就能接觸并使用云財務,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其信息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