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晶
【摘 要】消費主義是指人們一種毫無顧忌、毫無節制地消耗物質財富和自然資源,并把消費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商業攝影的本質是一種商業行為,以攝影傳達企業商業廣告信息為目的,用來服務于企業。功能主要是從視覺上美化商品的一種廣告形式。現如今,商業攝影顯然不再是簡單的商業行為,我們已經了解商業攝影因其本身的特點,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并得到了美化。但是這同樣是把雙刃劍,商業攝影是商業活動的強有力的推動力,對世界的物質生產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正確地對待商業攝影,無論是對于大眾還是商業攝影本身都是具有積極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分清什么是現實什么是夢幻,在欲望與真實的區間內找到那個平衡點,成為真正成熟的消費者。
【關鍵詞】商業攝影,消費主義,審美
中圖分類號:J40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198-02
一、商業攝影
距離攝影術的誕生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1839年,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銀版攝影術”之后,由于攝影比繪畫具有更簡單更高效的特點,因此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普及。在本文展開討論之前需要先明確商業攝影的概念:商業攝影的本質是一種商業行為,以攝影傳達企業商業廣告信息為目的,用來服務于企業。功能主要是從視覺上美化商品的一種廣告形式。文本所論述的商業攝影,是指應用于各種商業廣告、平面廣告、網絡廣告和招貼海報等商業活動中的影像。而商業攝影具有宣傳性和審美性,根本的原則是為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技術和各類圖形后期軟件又極大地豐富了攝影的表現手段和視覺形式,人們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對攝影素材進行各種后期軟件處理,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本身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已經非常豐富了,而商業攝影借助這些技術,通過某種藝術形式不僅改變著消費的形式和內容,同時也改變著大眾文化,故而在傳達商品信息的同時,也造就了消費文化、審美無意識、時尚表征之間的復雜關系。
二、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是指人們一種毫無顧忌、毫無節制地消耗物質財富和自然資源,并把消費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消費主義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極為先進,生產高度發達的結果。當然消費主義的存在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這點毋庸置疑。消費主義同時也是現代化社會科學技術更為先進和生產水平發展提高的根本性的推動力量。而近幾十年來,消費主義已經植根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階層,甚至成了一種習以為常的價值觀念,這些都極大地影響著當代人的生活方式。消費主義是以消費至上為主要特征,并把對物欲滿足和感官享受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和主要目標。歸根到底,我們其實是在追求類似符號的那種象征意義。所以在消費主義的語境下,人們的審美又具有大眾化、商業化和欲望化的特點。
三、商業攝影與消費主義的關系
當消費成為現代社會無可回避的話題時,在這消費時代的浪潮之中,緊跟而來的視覺文化也如雨后春筍般生長流行,同時,視覺文化的流行也更大地促進了消費主義的發展。商業攝影作為視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消費主義也有著緊密的關系:首先,在現代社會中,城市居民的消費行為是他們賴以生活的基礎,幾乎是不能避免的。只要生活在物欲社會里,就肯定會有部分人,通過對物質的消費來表達自己在某些領域的價值取向,以求得群體認同感等。其次,當下的我們正處在一個被海量圖像、影像資源所包圍的時代,通過使用身邊的電子設備,應用商店里的App幾乎都有大量的圖片和視頻供人瀏覽,這種包含豐富視覺信息的圖像已經不再是對文字的補充說明,而是具有了屬于自己相對獨立的視覺語言。再次,商業攝影在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無形之中構建了一座橋梁,同樣商業攝影這個門類在各類商業活動中的功能也會被大量使用。最后,科技的發展和創新不斷地給攝影術帶來了新的變化,使攝影與別的藝術表現方式相互融合。由此可見,諸多因素均對攝影的視覺形式和意義表達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現如今,商業攝影顯然不再是簡單的商業行為,它在商業社會中,作為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媒介有其獨特的魅力,當消費作為現今的一種文化現象并成為一個時代的特征時,也會對商業攝影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理解、觀念和表現形式。所以商業攝影成為這個時代背景下具有明顯特征的視覺藝術活動之一也不足為奇,自是有它的特殊性以及必然性,并且同時具有審美性和實用性的雙重價值。
四、以張家誠拍101火箭少女為例,思考消費主義時代下對商業攝影的反思
關于整件事件的經過:2018年8月,知名的時尚攝影師張家誠為當時一個選秀節目中出道的限定女團,即火箭少女101的11位成員拍攝了一組以“1920-2000年的中國年代裝”為主題的照片,照片刊登出來之后,該女團粉絲們表示把女團成員拍攝得太丑而無法接受。因為該女子組合是憑借綜藝節目——《創造101》而成功出道的,所以在出道2年便收獲了超高的人氣、話題量與關注度,可以說是當時最受觀眾喜愛的女團之一。可是在火箭少女十一人顛覆造型,由張家誠拍攝了這組雜志的照片之后,卻遭到全網嘲笑造型違和,更是有粉絲直接跑到本次雜志攝影師張家誠的微博下開罵,罵攝影師把自己家愛豆拍丑了,言語不堪入目。
但是實際的情況又是怎樣?自由攝影師張家誠自2012年開始拍攝以來,他極具個人風格的復古人像作品總能瞬間把觀者帶回時間的對岸。作為圈內有名的攝影師,他的風格獨一無二,他的作品永遠是敏感和寂靜的,像所有人在青春期某個特定時段一定會經歷的情緒、幻想和真實的感受力交相出現。我們再看他以往的作品不難發現,這是一位有著自己獨特審美的攝影師,看他以往為眾女星拍攝的時尚雜志照片可知,他能完美地把女星們屬于自己的特質完全地展現出來。呈現的照片又不同于西方式精修圖的超現實般的精致感,而是透出一股濃厚的中國風,熟悉他的人對這種飽含東方意蘊和膠片懷舊感合并的風格往往能一眼認出。
既然是一位創作風格已經相當成熟,本身又十分優秀的時尚攝影師,為什么又會拍出一組引發網上罵仗的作品。要解開這個疑問,就需要了解在之前有提到過商業攝影的一些特點,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處于一個“娛樂至上”的環境中。在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時代,消費已經不單單只是為了生存和生活,更多的是一種滿足欲望的需求。又由于商業攝影本身相對而言比別的藝術門類又稍顯特殊,其主要是為了傳遞商品的信息。身處其中的人們,就容易被消費社會下的商業審美觀所影響,尤其是這些年輕一代,他們的審美容易在這種商業氛圍的渲染下被定性,更容易被商業攝影中那些低俗、混亂的信息影響而形成異化的審美。
雖然商業攝影因其本身的特點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但是這同樣是把雙刃劍,過度商業化的發展,一味地討好和滿足大眾的喜好,讓人們像上癮一般沉迷其中。在這誘惑視覺沖擊力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讓我們應該引起警醒的價值危機,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現實層面中,消費社會下的主流文化呈現出大眾化的特點,大眾化的特點雖然可以促進文化的發展,但反過來看,審美的非藝術性也是因為視覺文化的泛濫而導致的。身處在互聯網時代洪流之中的人們,當今社會所謂的“流量變現”幾乎已經成為商家或謀利的個人所心照不宣的共識。因此而流行的各種拍照美顏類的App,以及短視頻類的抖音、快手或者其他五花八門的直播App,在電子產品的大幅度普及下,受眾更加廣泛,由此出現了很多為增加下載量和穩定觀眾群體,以達到最大化地獲得流量的商家或者個人制作傳播一些低俗、奇趣、劣趣的視覺形象到市場中,這些完全脫離了作品應該具有的藝術美感和愉悅感,以至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感到視覺美感的匱乏,讓普通大眾漸漸缺乏對藝術品好壞真偽的基本判斷力。當這種只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謂作品有一個或者多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獲取大量的利益之后,根據從眾心理,往往又能很快出現大批量的仿制作品,有些甚至會更低俗或者更有甚者突破道理底線,以致造成惡性循環。
第二,企業或某些個體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商業攝影變得過度功利化。在傳媒業廣告媒介的傳播下,消費者的喜好容易受身處的環境所影響,沉浸在人為刻意構造出來的一種完美的幻想之中。商業攝影通過營銷誘惑人們不斷地購買廣告中的產品,讓人們熱衷于不斷地對手中的產品進行所謂的“升級換代”,而這種購買行為中有很多并非實際的需求,更多的變成了炫耀性消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種非理性的消費的口子一開,很容易就迷失在這種無盡的旋渦之中。
第三,因為對快感的追求是人們正常的一種生理和心理反應,目前社會,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大量商業攝影影像正好滿足了人們對其追求的要求。在現今消費主義占據話語權的時代里,視覺的消費更是激起了人們的感性化,在這“娛樂至上”的社會環境中,文化與娛樂變得等同起來,變得排擠理性,只重感覺,讓生活和文化的界限混淆了。以至于讓商業攝影更是往感性化的邊緣發展。當作品中的藝術功能慢慢削弱,使其失去了原有的藝術文化屬性的內涵。同樣,新的商業攝影的創作也容易受此趨勢的影響,變得過度娛樂化,為了達到商業目的,甚至還會出現不顧作品是否有無審美趣味,只為取悅大眾的這種追求享樂的心理。
五、結語
商業攝影的發展和消費主義的流行是密不可分的,但歸根結底,我們消費的實質是一種情感的消費,一種情感尋求滿足的過程。在了解到其最本質的特點后,我們或許也不必太過悲觀,雖然現今社會存在過度地追求商業價值觀,對大眾的審美以及文化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商業攝影是商業活動強有力的推動力,對世界的物質生產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經濟的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正確地對待商業攝影,無論是對于大眾還是商業攝影本身都是具有積極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分清什么是現實什么是夢幻,在欲望與真實的區間內找到需要的平衡點,成為真正成熟的消費者。這不光需要我們的商業攝影師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更需要整個社會形成一種正確的引導,重視藝術“美商”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法]鮑德里亞.劉成富,全志剛譯,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費瑟斯通.消費主義與后現代主義[M],遠流出版社.
[3]張西蒙.廣告攝影新形象[M],重慶出版社,2001年.
[4]馬謀超,陸躍祥.廣告與消費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