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利
【摘要】伴隨著新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的教學方法變得多種多樣。中職是一個特殊的教學場所,很多學生由于中考成績不理想退而求其次來到院校學習。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拓展中職學生知識面,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文章對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作出了具體敘述,希望可以對日后相關工作者的教育活動有所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 中職數學教學? 應用策略
一、信息技術在優化中職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有機的融合進去,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參與,并且做到全身心的投入的學習中。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最終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減輕教學負擔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大量的時間準備備課,搜集資料。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有效減少了備課時間,資料的搜集也變得輕松,同時還能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隨時去查詢,方便快捷,減輕了教學壓力。
二、信息技術在優化中職數學教學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
傳統教學中,課堂內容的準備繁雜且時間長,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減少大半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材的內容,科學合理的有機結合起來。教師要全面的掌握教學內容,知道有哪些教學重點和難點,有機的融入到課件中,同時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最大化的突出知識點。教師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去使用,有進行有機的結合。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難懂,多媒體的出現可以將數學知識通過視頻、音頻等形式生動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直觀的展示圖形和數據,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情景,提升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景教學
伴隨國家綜合實力的發展,職業化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學生學院也在不斷的擴大著招生的規模。中職院校的學生在成績水平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大部分學生都是由于中考成績不理想退而求其次進入到中職院校,學習一門技術之后進入社會。這部分學生普遍知識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中職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想辦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創建良好教學情景。
例如在學習“集合的基本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某個汽車廠所有生產的汽車。圖像的展示可以讓學生很好的了解,我們所研究的物體對象就是元素,生產的小汽車就是元素,元素組成的總體叫集合,學生看到的汽車廠就是集合。這樣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到集合的概念。此時還可以呈現其他案例,讓學生找出1~20之間所有的質數,或者讓學生查看在1999年~2019年所有發射過得人造衛星等,學生都可以在案例中找到元素和集合的影子,從而深化了數學課程中的知識點,將數學課堂變得生活化,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有了興趣,才會在教師不在身邊的情況下自己主動的去學習,遇到困難也愿意去克服和解決。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了興趣,接下來的不管是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會順利很多,并且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圓與直線位置關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找出清晨海平面上太陽上升的視頻,讓學生去觀察了解。通過觀察看到太陽在水平線上剛剛露出小圓,逐漸露出水面,最后離開水平線上升到天空的變化過程。根據這些變化讓學生總結太陽和水平線有哪些關系的變化。教師進行正確的關鍵性的引導,從而導入學生進入到“圓與直線位置關系”的學習中。將知識點和剛才的觀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明白圓與直線相交、相切、相離的三種關系。教師將知識點和生活常識巧妙的結合起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視覺和想象力,感受數學知識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原理,更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在此期間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無限奧秘。
(四)利用信息技術增添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已經覆蓋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接受和選擇也變得容易許多,不僅是教師,學生也可以自己在網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對平時沒有理解或者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補充,還可以對自己喜歡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找到更多的教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數列”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明白通項公式的意義,了解遞推公式是一種方法,學生通過遞推公式寫出前面的幾項。教師更多的是講知識點,學生沒辦法清晰的了解到底什么是數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教學素材,可以給學生播放“田忌賽馬”的動畫視頻,讓學生觀看是怎樣在只調換一匹馬的情況下贏得比賽。又或者在“區間”學習中,給學生播放這幾年間我國列車運行速度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下速度由慢變快的變化。讓學生了解到最初我國列車最低時速為200公里,最新列車的時速在200公里到350公里之間。學生既學到了區間的概念,又能在學習中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三、結語
在中職的數學教學中,和信息技術良好的結合起來,是數學教學模式的一個改進。教育工作者對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設計,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還能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全面的看到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在知識點學習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鐵俊杰.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134-135.
[2]陳麗.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10):48.
[3]丁維敏.淺談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1):48-49.
[4]黃智科,王秋閣.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8(Z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