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鋼
摘? 要:大學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強健體魄和良好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伴隨高等教育不斷發展,其學校的設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大學體育教育目標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創新傳統教學理念、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完善體育考核評價方式,師生之間處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參與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此,本文基于當代大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提出有效的教學改革策略,是推動當代大學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當代大學? 體育教學改革?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a)-0247-02
1? 當代大學體育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體育教師仍然運用傳統教育理念開展教學,教師為教學的主導,并且過于側重理論知識教學,導致學生無法做到學以致用,缺少參與體育實踐活動的機會,阻礙了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步掌握,影響了大學體育的教學效果。大學體育教學通常是一個教師帶領2個班級共同開展教學,面對龐大的學生數量教師無法真正顧及每個人,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與此同時,大學體育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相對滯后,給予學生大量自由活動時間,并且無論是體育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活動,均選擇在戶外開展。在這樣的環境中通常會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課堂教學有效性大大降低。此外,考核評價是當前體育教師判斷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技能的唯一標準,采取統一標準的考核方式,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會使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產生挫敗感,甚至放棄體育學習。
2? 當代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
2.1 教育目標多元化
體育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體育課時安排還是體育教學考核評價,均是從教學目標出發而制定,同時教學目標直接決定了教學內容,是重要的方向引導。伴隨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改革,逐漸開始重視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而共同創設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體育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樹立體育學習觀念,不斷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是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發展趨勢。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師生之間處于平等的地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靈感,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2 運動方式多樣化
大學體育課程安排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選取體育課形式。大學體育教學的類型,是學校體育設施、體育師資、教學理念的映射,伴隨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大學體育教學也會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大部分院校的體育教學,均是根據院校實際體育設施、場地條件等進行體育課程開設,對于無法參加劇烈體育運動的學生,學校會開設瑜伽、保健等課程,學生具有較多的選擇性。這種給予學生自主選擇體育課程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課堂參與積極性,有利于實現大學體育的教學目標。伴隨高等教育不斷發展,其學校的設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因此,運動方式多元化必將是大學體育教學未來的發展趨勢。
2.3 目標人數逐漸增長
基于當前高等教育的形式而言,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生源均不斷上升,在校大學生數量會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因此,大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人數也會隨之增長,同時也會迎來諸多新的挑戰。伴隨大學體育教學發展,其教學方式將由傳統大班教學逐漸轉化為小班授課,雖然當前高等院校無論從教學場地還是教學設施來說,均沒有達到小班授課的要求,同時大學體育教師人數也無法滿足小班授課要求,但小班授課將成為未來體育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
3? 基于發展趨勢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3.1 創新教育理念
面對當前大學體育的教學現狀,創新教育理念是改革的重要內容,只有創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首先,體育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為體育鍛煉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其次,體育教師應注重給予學生人文關懷,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使學生將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再次,體育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正確認知自己,充分了解自身身體素質情況。在身體素質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挑戰體育項目,在不斷探究中選取適合的鍛煉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自身健康出現問題。最后,體育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展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滲透體育精神,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3.2 改革教學方法
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方法是學生體育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良好的教學方法離不開體育教師的積極探索和努力,在實踐中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總結和歸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繼而選取適合學生學習,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積極外出參與培訓,或參與其他的學習方式,深入了解當前新興體育項目,并分析該體育項目是否適用于大學體育教學中,選取具有教育價值的項目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并將其適當引入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積極性,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大學體育教師應勇于創新和探索,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設置小游戲環節,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充分調動課堂教學氛圍,進而為后續體育知識講解,以及體育活動參與提供良好前提。
3.3 完善評價體系
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來有效評估教學質量,轉換傳統的考核評價思維和方式,針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體育活動進行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保證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大學體育教師應將體育教學活動作為一項靈活的教學,不斷豐富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應注意的是,大學體育的根本教學目標,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而是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鍛煉意識,逐漸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體育精神,始終堅持體育鍛煉獲得健康身體素質,這才是大學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過程中,若將體育成績或學生身體素質作為評價標準,考核的結果定將有失偏頗,由于每個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過大,也直接影響了體育成績。因此,也應綜合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優勢和弱勢,注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通過考核評價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
4?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創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完善評價體系,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課堂氛圍。有效的課堂互動,以及學生較高的參與積極性,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永興.淺談戶外運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0-31.
[2] 葉冬清,屈子路,祝振軍.探析“課內外一體化”視閾下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5):124-125.
[3] 鄒翔.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發展趨勢探析[J]. 當代體育科技,2015,5(3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