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幫助,對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內涵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思維內涵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所涉及的問題極為廣泛的一門教學。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下面談談我對語文閱讀教學的一些看法。
一、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設合適的情境、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愿望。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著閱讀的期待、思考和探索,始終保持著閱讀興趣,閱讀成為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 重視朗讀在教學中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知道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此外,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楚等。朗讀可以使學生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素材,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新課程標準中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為: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精讀課文——學習重點段;品讀課文——走出課文,擴展視野。從中看出“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的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言語文字的優美
三、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專心的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閱讀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閱讀,既在主動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堅持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
四、 注重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他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是個互補的過程。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和升華。這里說的寫,并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的、持之以恒的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于動手,勤于練筆的習慣,動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優美的語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做出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讀后感。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例如在教完老舍的《貓》這篇課文時,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收獲,他們說“作者認真觀察、用詞生動巧妙、作者非常喜歡貓……”一石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受。借此機會我布置學生回家也觀察一種你喜歡的動物,抓住動物的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所以,教師善用文本資源,充分利用教材及學生的課外閱讀,挖掘讀寫結合的切合點,設計形式多樣的小練筆,從讀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把讀寫訓練有機的擰在一起,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五、 重視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除了能夠使學生增長知識、培養美德、提高能力,還能夠促進他們智力的開發。這是因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一樣,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動和行為構成的,同時還有閱讀需要、動機、興趣、態度等各種意向因素的滲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而且有益于學生智力的開發。而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對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幫助,對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內涵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從多角度啟發學生進行閱讀是尤為重要的。
作者簡介:
馬云榮,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縣新鎮鎮南舍興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