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的教育理念進行了系統的更新,因此,教師的教學模式也需要進一步的改變。幫助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方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共同協作,互相交流的意識,能夠使學生的個人潛力得到全面的挖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形成互補,完善學生的人格發展,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
一、 前言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教學目標從原來的培養學生成為專業型人才轉變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這一過程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進行轉變。小組合作式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也能營造出濃烈的學習氛圍,因此,小組合作式學習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但是現階段,小組合作式學習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師在實際操作時存在著誤區,導致小組合作式學習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教師往往只是預設一個問題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交流。這樣的形式具有表演性,很多學生在交流中容易跑題,或者干脆就是聊天,看起來很熱鬧卻沒有實質的內容。因此,如何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有效的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就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內容。
二、 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在合作中進行自主探究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預設一些有合作交流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展現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教師需要明白,并不是教學中所有的內容都適用于小組討論的方式,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自己解決,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一些比較難以理解,比較復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小組合作的意義就可以體現出來了。一個人的思維總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思維碰撞就會產生無限的可能性。因此,教師在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就要鼓勵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在小組成員之間積極開展交流,參與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給小組成員之間分配任務,做到人人有職務,學生之間可以互相監督,相互制約,確保學生是真的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浪費課堂時間。例如,在學習“量一量,測一測”時,需要讓學生測量教室的周長和面積,從而推導出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小組成員自己劃分角色,規定好誰負責測量,誰負責記錄,誰負責運算,最后一起討論出教室的長度、寬度,再由教師引導,推導出周長和面積的公式,經過推導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再次自己推導桌子的面積和周長。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自主探究。
三、 明確合作目標,在合作中解決數學問題
學生有效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部分教師時常忽略這個部分,所以,經常會出現教師在課程設計環節預設的問題,學生語法解答,教師索性就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但是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小學生的年齡太小,正是思維邏輯養成的時期,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思考時,需要先進行引導和規則的建立。提供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方向,再由學生自己思考摸索進行總結。例如,在學習“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時,教師就需要進行嚴格的規則制定,并且引導學生如何公平地進行游戲。比如,在這一章節的學習后通常有一個小游戲,就是摸乒乓球計數游戲。教師需要在一個封閉的箱子內準備兩種顏色的乒乓球各十個,然后混在箱子中。每次兩組進行比賽,一組需要有五個人。五個人分別有各自的職責,一個負責拿球,一個負責傳球,一個負責記數,一個負責大聲報出顏色,最后一人負責監督整個游戲流程,防止作弊。通過這樣的合作游戲方式,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游戲的公平性是多么重要,這樣就達到了教學目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幫助學生更好了解數學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在合作中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 整合知識,在合作中進行知識分享
一個濃烈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小組合作式學習具有多樣性,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展現個人特色,在明確的職責下,學生可以發揮各自的長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一個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可以互相進步,學習他人的優點彌補自身的不足,實現共贏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時候會出現效果差強人意的時候。其根本原因是教師無法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味地將知識要點和重點灌輸給學生,學生忙于記筆記,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思考和交流,所以,學生也不愿意將精力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因此,教師必須做出一定的轉變,來改變這個問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比如,在學習過一些知識點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進行知識探索,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搜索相關知識,在組內進行交流討論,然后由學生進行整合,將一個大的知識點分解成幾個小的知識點,由各組組員自己理解并組織講解,將知識點分析透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課件,讓每一組的成員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組內討論的結果進行講解、分析,教師在一旁協助即可,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通過這個方式,可以鍛煉學生在聽到他人發言時認真聽講,并且自主分析的能力。學生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對他人的觀點進行補充和修改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觀點。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會進行思考和分析,既保證了學習資源的共享,又鍛煉了學生的合作的能力。
五、 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融入小組合作式學習,不僅可以營造出濃烈的學習氛圍,還可以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幫助學生維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數學的心態,滿足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愿望,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他人的認同,感受到被人贊譽的快感,滿足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殷允會.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70+72.
[2]寧大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8):68.
[3]黃恩澤.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273.
作者簡介:
劉開泰,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九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