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所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取新課引入的教學方法,設計出有趣、有效的引入語將會對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對初中物理的新課引入原則和方法展開了探究,并就其相關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新課引入,引入方法和原則
初中階段的同學們才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知識,他們對于物理這一科目還沒有特別完整的認知和了解,他們并不知道其實在日常生活就存在了很多的物理現象,比如燒水時水壺會冒白氣、輕柔的羽毛會漂浮在水面上等,這就使得同學們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比較低,對老師講述的知識內容沒有興趣,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帶領同學們展開物理新課的學習是現如今初中物理教學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一、 使用新課引入的作用
在現如今大多數的初中課表安排中,物理課通常被安排在上午的三四節或者下午,在這個階段同學們的精神和注意力會有所降低,因此物理老師應當準備好合理、有趣的課堂引入語,以此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從而讓同學們能夠在接下來的物理課堂中集中精力、認真聽講。同時新課引入還能起到明確每節課教學目標的作用,讓同學們知道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便于同學們下課后自行評判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習成果。新課引入僅僅是一種輔助老師教學的方式,因此新課的引入內容要個教授的知識點相關聯。新課引入的方式有許多,比如實驗引入、故事引入以及科學史引入等,但任意一種引入方式都應當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鋪墊,要在遵循老師的教的同時,注重同學們的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同學們發散思維和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取得良好、有效的物理教學成果。
二、 引入時要注意的原則
(一)新課的引入要具有趣味性
初中物理老師應當注意在設計的新課引入要具有趣味性,把物理知識內容以有趣、新鮮的方式呈現給同學們,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起同學們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讓同學們更好的接受和學習新內容,避免同學們因興趣不足而出現抵觸心理。老師應當多和同學們接觸、溝通,然后在引入時結合同學們的性格特征和愛好來設計,以此來吸引同學們的眼球和注意力,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可以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習知識。比如初中物理老師在講到物態變化這一內容時,能夠用在“神舟號”飛船表層刷一層特殊的材料,就可以有效防止飛船在高速行駛和空氣相摩擦產生熱量而被燒著,這一內容為課堂開展的引入語,通過這種投其所好的方式來使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二)引入要和教學內容相適應,具有啟發性
新課引入時用到的材料內容應當和要講到的知識點相關聯,不可以和主要講課內容背道而馳,要把其緊密地聯系到一起。同時新課引入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其是否可以對同學們的積極思維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是否可以為同學們帶來思維方面的矛盾,是否可以讓同學們產生新奇的感覺。為此初中物理老師在新課引入時,應當注重對同學們發現問題以及思考問題方面的引導,從而使新課引入能夠發揮出其自身的作用。
三、 常見的新課引入方法
(一)小實驗引入法
實驗是論證物理猜想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初中的物理教學當中是很重要的,初中物理老師可以利用小實驗為新課引入的載體,以有趣的實驗吸引同學們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同學們多對實驗中出現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和思索,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初中的同學們總是有著濃厚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他們對物理的實驗操作十分的感興趣,所以老師要注意這一點,有效的通過物理實驗來對引導同學們對物理這一學科的興趣以及創新思維,同時還能使同學們的整體物理水平得到提升,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以實驗為新課的引入點,讓同學們通過實驗驗證出真理,要比根據教材死記硬背得到的效果要好很多,實驗教學能夠鍛煉和提高同學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會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能夠冷靜、沉穩的思考,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展開靈活的思考,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在以實驗作為新課引入點時要注意選取對比度比較大、現象明顯且理論較單一短小實驗。比如在講到“浮力”這一章節時,物理老師可帶領同學們一起用紙制作熱氣球,熱氣球下端放有酒精棉球,在點燃熱氣球之后,氣球會有所上升,這時同學們的目光就會被氣球的上移而吸引,而老師就可以借機向同學們講解熱氣球上升的原理,以及和“浮力”相關的知識。
(二)用科學小故事來引入新課
初中物理老師在講課時還可以把同學們之前聽過,可是又不太了解其深意的科學小故事當成新課的引入語,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其同學們的積極性,還能夠使同學們對于物理的畏懼心理得到改善。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用同學們生活中以及比較有趣的新聞報道為引入點,以此來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同學們能夠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自然現象引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會有很多物理現象出現,但同學們很少能發現,更別說去思考其中的原理了。為此物理老師在新課引入時可以把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列舉幾個,然后問同學們是否知道其原理,這樣能夠讓同學們自己動腦去思考,尋找真相,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老師在開展新課“蒸發”的時候可以舉這樣幾個例子:①在夏天狗狗喜歡吐舌頭。②受傷涂了酒精后,酒精很快就會不見。③夏天從泳池上岸時總會感覺冷,等等。以上的例子都是在生活中很常見的,物理老師可以以此來詢問同學們是否知道原因。以一種舉例子和提問的引入方式,能夠大大增加同學們的興致,以便于接下來課程的順利開展。
從以上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初中物理新課引入對于同學們的學習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其引入方法多種多樣,還需要老師結合同學們的實力情況和教學內容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禹順龍.初中物理課堂的引入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8(6):225.
[2]劉敦波.初中物理導入新課的藝術[J].現代教育科學,2015(3).
[3]吳志剛.初中物理教學引入新課方法初探[J].考試,2016(11).
作者簡介:
石小金,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松桃民族寄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