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標,要求教師關注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其也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主要教學內容。本文主要說明了核心素養在閱讀教學中展現出的基本內容,指出了一系列強化學生閱讀核心素養的實施策略,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推動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實施策略
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包含閱讀、寫作等多方面的內容,關系到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近年來,教師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強化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識,創設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將語言情境、生活實例等引入到閱讀課堂,探索出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間,讓學生在掌握到文化知識的同時,懂得對語言的把握,在閱讀中積累下大量優美的語言,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語言運用的實質。
一、 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展現出的基本內容
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將成為閱讀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閱讀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來源,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樹立合理的教學要求,增加學生對語言的運用,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策略,強化他們的核心素養。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發現優美的詞句,通過拼音、識字等方式強化學生對語言的認識,讓學生明確組詞的重要意義,認識到語言造句的基本形式,可以將詞句應用到語言表達上,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熟練地與人進行交流,做到靈活地運用語言。
(二)語文閱讀內容繼承和傳揚了我國的文化內容,將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展現出來,更為直觀地表現出文化的魅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加學生對文化的感受能力,將文化作為主要的內容,引導學生感受文化之美,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的基本內涵,可以察覺到外來文化的精華,在學習文化時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增加對文化的感知能力。
(三)思維能力是核心素養的主要構成內容,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良好品質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故事之間的人物關系,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增加他們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同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形成批判性意識,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對一些文章內容形成獨立的見解。
(四)審美能力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不僅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學科也展現出了巨大的魅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蘊含著豐富多彩的精彩內容,展現出了許多美好的事物,其中的內容讓人回味無窮,讓學生想要一讀再讀,深深品味其中的內容,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思想,能夠欣賞每一個語句的文化內涵,形成較高的審美能力。
二、 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實施的基本策略
(一)提供更多的閱讀教材,增加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閱讀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受到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集體關注。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引進更多的閱讀材料,將大量課外閱讀引進課堂,展示給學生豐富的材料內容,夯實他們的文化基礎,增加他們對語言的積累與掌握。在大量材料下,學生能夠閱讀到更多的語文相關知識,積累到大量的優美語句,掌握到文章的表達技巧,認識到優美語段的描寫方式,將這些內容都轉化為自己的寫作方式,轉變為自己的語言交流形式,由淺入深地掌握語言的運用方式,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聯系實際生活事例,增加學生的真實感受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對知識的感受和體驗,是強化他們對文化知識的認識與理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師應當注重新型的閱讀教學方法,將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將生活事例引入到閱讀課堂教學當中,結合現實生活講解文章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生聯系生活事例,利用生活經驗學習閱讀內容,將文章的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生活解讀文章內容,真正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實感受到文章故事的情節發展變化,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三)給予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更是促進他們智力發展的主要因素。在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文章內容,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保證他們思維的活躍性和跳躍性,激發他們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性思維能力。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閱讀知識內容,思考文章人物之間的關系,分析故事情節的發展方向,更深層次地思考作者表達的感情,形成完善的思維能力。
(四)做到閱讀教學的細細品味,增加學生對“美”的認識
閱讀材料中包含著許多的“美”的元素,展現出了不一樣的世界,展示給學生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閱讀教學需要做到細細品味,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文章內容,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材料知識文化情感,讓學生能夠在文章中有著豐富的情感體驗,細細回味這篇文章中所蘊含的魅力,對于這一節課的內容有著較深的認識與理解。學生利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文章內容,能夠發現更多美麗的地方,認識到更多文章中的美,增加對“美”的認識,形成較高的審美能力。
三、 結束語
小學語文越來越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將閱讀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夯實他們的文化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創設出新型的教學方式,布置更多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利用生活實例、課堂情境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等,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盧碧云.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7):42-43.
[2]季燕華.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7(12):60.
[3]肖明英.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課外語文,2019(2).
[4]張彩霞.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7).
作者簡介:
駱弟梅,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旺草鎮蘿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