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亞 李維春

【摘 要】目的:探討 B型鈉脲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價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內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作為實驗組。同時,收集健康檢查者58例,作為對照研究,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漿中BNP、HCY濃度分別為471.92±382.69、23.33±13.38,高于對照組的168.26±28.56、16.91±6.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P<0.05)。結論:B型鈉脲肽、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B型鈉脲肽;同型半胱氨酸;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冠狀動脈的急性、持續缺血、缺氧造成心肌壞死,即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資料顯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1-2],而B型鈉脲肽可能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發展相關[3]。本文通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鈉脲肽的檢測,以探討其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 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心血管內科收住的、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為急性心肌梗死的36例病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 23例,女13例,平均66歲;同時,收集健康體檢者58例作為對照組研究,其中,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齡62歲。
標本采集 清晨空腹采集實驗組及對照組血液標本,立即分離血漿,冷藏備用。
檢測方法 BNP檢測采用的是化學發光法,使用儀器與試劑為貝克曼DXI800化學發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使用貝克曼AU680生化分析儀檢測HCY水平,試劑盒由浙江伊利康公司供應。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選獨立樣本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與58例健康對照組血漿BNP、HCY水平結果比較? 實驗組的BNP、HCY水平分別為471.92±382.69、23.33±13.38,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系冠狀動脈的急性閉塞、血流中斷,引起心肌缺血壞死,常表現為持久的胸骨疼痛、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迄今為止,冠狀動脈造影仍然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標準”,但由于其為有創性操作,必須嚴格掌握好禁忌癥和控制并發癥。而包括BNP、HCY在內的生物學標志物備受關注,并逐漸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HCY是含硫基的氨基酸變種,又稱同半胱氨酸或高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可能參與了血管內皮的損傷、促進脂質斑塊的形成、促進PLT的黏附與聚集引起血栓形成等。黃俊達報道[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HCY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薛焱等報道[5],高水平HCY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生遠期心血管事件顯著高于低水平HCY的患者,且前者的左心室功能相對降低。同時,有研究顯示,血漿HCY濃度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程度呈正相關,可用于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6]。本文研究顯示,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CY水平顯著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HCY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
BNP是由心室肌細胞合成、分泌的神經激素,正常生理條件下含量很低,隨著心室壓力負荷的增加,BNP從心室肌細胞中大量的分泌而進入血液中。王淑娟等報道[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與HCY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BNP與HCY水平顯著高于未發生心血管事件者,且在治療后開始下降。本文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水平顯著增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BNP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趙立新等[8]報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漿BNP水平不僅高于健康對照組,還高于穩定性心絞痛與不穩定性心絞痛,提示:BNP還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鑒別診斷。
綜上所述,B型鈉脲肽、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Blom HJ,Smulders Y.Overview of homocysteine and folate metabol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neurai tubedefects[J].J Inherit Metab Dis,2011,34(1):75-81.
[2] 陳湘桂.冠心病患者不同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9,25(8):1056-1057.
[3] 樂萍,史琳琳.BNP、HCY、cTnI聯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鄉村醫藥,2018,25(4):58-59.
[4] 黃俊達.血漿BNP、CRP和HCY檢測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臨床研究 [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4):740-741.
[5] 薛焱,劉海潤,楊子聰,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31):4342-4347.
[6] 沈永照,劉秀紅,杜亞軍,等.血漿腦鈉尿肽、超敏C反應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變化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安徽醫學,2016,20(6):1151-1153.
[7] 王淑娟,寧保紅.Hcy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8):1635-1637.
[8] 趙立新,胡樹培,黃慶峰.血漿腦鈉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學,2016,36(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