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在如今的中高職院校中,教育方式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在傳統的高職兒科護理學課堂上,教學方式十分單一且枯燥,這會導致教學的質量較差。對口生已經進行過中職階段的專業學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翻轉課堂”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能夠通過現代化的手段,在課外時間完成教學,這可以大大提高兒科護理學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翻轉課堂”在高職對口生“兒科護理學”課程中的作用及應用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職;對口生;教學改革;兒科護理學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前言: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是護理專業所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這門課程需要學生能夠做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因此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視,必須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從事兒科臨床工作。而翻轉課堂就是一個有效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因此必須要大力推動中高職學校應用,實現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簽的方式,將河南護理職業學院高職護理17級教改班學生其中一個班級60名學生作為干預組,在“兒科護理學”這門課程中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另外一個班級的6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在“兒科護理學”這門課程中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這兩個班級的學生均為同一年對口升學的大專生,都是護理學專業,都在2017年9月入學,并且均已取得護士資格證,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并且排除一年級學習成績未達標者、不愿意從事護理職業者、長期請假超過一個月者、問卷填寫不標準者,年齡、成績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這些學生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但是文化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不足,缺乏一定自制力[1]。
1.2方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安排
兒科護理學課程本學年共有60學時,其中有48學時是理論課。其中,對照組的學生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由教師進行授課,學生聽課這種模式進行教學。而干預組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充分的分析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特征,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選擇其中的幾個內容作為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
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
首先,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于高職院校的護理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一般,在學習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倦怠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同時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普遍較差[2];接下來根據對于學生的分析,編寫課堂教學的案例。在進行教學案例編寫的過程中,設置一些比較真實的案例,這樣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提前了解到未來工作可能遇到的實際情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而且為了使案例的編寫符合實際情況,還能體現學科要求,我們組織多個教師共同進行編寫,這就能夠將所有教師的經驗都融合到案例之中,有利于對學生的培養;然后進行課前的學習指導,在正式上課以前,通過QQ群,職教云課堂等方式,為學生推送教學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使學生獨自完成課前的小測試;等到正式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主題演講、情景演練或是病例討論,學生之間小組合作,通過討論不斷加深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并且還要進行隨堂的測試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實現教學任務[3];學習任務結束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學生能夠自己尋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在課堂結束以后,教師通過QQ群,職教云課堂等方式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以后上交,教師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
1.3評價指標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
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設計兒科護理學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調查問卷,在所有課程結束以后對干預組60名學生發放,收集學生對于翻轉課堂教學的看法與建議,60份問卷全部收回。
理論學習成績評價
干預組與對照組所有課程結束以后,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從題庫之中隨機抽取試題,兩組學生所使用的試題完全相同。
自主學習能力評價
通過《護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來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并且與我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其進行合理的修改。量表主要有四個維度,分別是學習動機、計劃和實施、自我管理和人際溝通。其中這四個維度的分數分別是學習動機6-30分,計劃和實施6-30分,自我管理4-20分,人際溝通4-20分,分數越高,自主學習能力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原始數據均采用雙人錄入、交叉審核的方式,錄入到 Excel 2007 中。在數據核對無誤后,將數據導入到 SPSS21.0 中,進行后續統計分析。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得分采用(均數±標準差)(x±s)。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與傳統教學的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問卷主要分為課前學習情況調查、課上學習情況調查、總體情況調查3個部分,對學生填的問卷進行分析,從表1可以得出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較好。
另外將干預組與對照組的考試成績進行比較,由表2可知,干預組的成績與對照組的成績相當,沒有明顯差異(P>0.05)。
2.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由表3可以看出,干預組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與傳統教學的教學效果
根據干預組學生填寫的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對于翻轉課堂教學十分的滿意,認為這種方式的教學效率比較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溝通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兒科護理學的相關知識。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先學后教”的一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借助各種信息化手段來實現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并且在課堂上根據自己學習時遇到的問題與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這種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從被動學習知識轉變為自己主動學習、主動建構知識,這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提供的優質教學資源,還有布置的習題等,都有利于學生自己充分的吸收理解教學內容,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但是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學生,雖然理論成績與干預班沒有明顯差異,可能跟兩個班學生均取得過護士資格證,中職階段理論知識掌握牢固有關。但是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因為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一種被動的接受,這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同時學生自制力也不足,上課時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些都會大大影響到教學的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2“翻轉課堂”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兒科護理專業發展。因為兒科的護理課程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實用性,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翻轉課堂可以設計真實的案例,有效的融入了實踐工作,這就可以有利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的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教育成本也更低,學生也有更加自由的時間,能夠提前讓學生感受到護理工作,不斷推動兒科護理專業的發展[4]。其次還有利于提升兒科護理課堂質量。兒科護理作為臨床護理中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也一直在不斷的發展進步,由于護理專業教學需要有臨床情景體驗感,對于遠離臨床的課堂教學,學生難以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所以教學難度相對有所增加。但是翻轉課堂就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因為高職院校的傳統教學主要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十分看重。但是護理專業不只要求學生有足夠的理論知識,也需要有足夠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必須尋找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加強學生操作能力培養的。而翻轉課堂就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使學生更加適應專業的要求[5]。
結論:兒科護理作為護理專業的重要部分,在臨床護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中高職院校作為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必須要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兒科護理人才,才能滿足當前工作的需要[6]。通過翻轉課堂來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同時還可以實現較好的教學質量,可以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卓,宮建美,張磊,王紅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03):477-479.
[2] 丁建云,王麗華,王程.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4):100-101,102.
[3] 張利峰,張美芬,劉可,卜秀青,謝文,林細吟,譚堅玲,王曉丹.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04):493-497.
[4] 丁寧,劉蕾,王茜.學習金字塔理論在兒科護理學翻轉課堂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10):1252-1254.
[5] 王茜,王松,李娜, 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J].沈陽醫學院學報,2017,19(6):537-540.
[6] 王曉令.高職兒科護理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