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青
【摘 要】目前,高校研究生普遍存在學術不端、學術失范行為,嚴重破壞了學術的科學性、嚴謹性、權威性。侵染了學術這一神圣、純潔的領地,高校學術環境不再濃厚,更引發了高校學術上的信任危機。對學術失范產生的根源進行分析,從根源杜絕,研究生要重建學術道德,嚴格要求,確立學術誠信原則;高校導師更要重視,凈化學術不正風氣,創建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相關主責部門需改進學術評價體系,完善學術資源分配制度。
【關鍵詞】學術失范;學術不端;研究生;高等學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186-02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學術不端現象開始引起國內的關注[1]。學術不端、學術造假都是學術失范的表現。中國高校中存在很多的學術造假和剽竊案例,每年曝光的不乏來自名校的高材生,也不僅僅包括學生,還有知名教授、導師和學者。近年來,學術界層出不窮的各種科學道德失范現象已經波及到了研究生教育體系[2],研究生學術環境得到破壞。而2019年曝光的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引發了全網討論,不管是普通大眾,還是高校學子,對學術界的關注上升到了新高度,也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更引發了后續一系列的高校研究生、博士論文的自查,而結果令人震驚,這也給我們在讀研究生們敲響了警鐘。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說,教育部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一貫的鮮明的態度就是零容忍。為此,分析高校研究生學術失范的根源、成因,制定合理的相關懲罰措施,改進相關制度,有利于防止類似學術不端現象再次出現,對維護學術研究的嚴謹性,重塑學術權威具有重大意義,而這也是高校加強研究生教育,培養優秀研究生的關鍵所在。
一、學術道德建設的缺失
(一)具體表現
研究生對待科研態度隨意。據觀察、了解身邊在讀研究生們,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在閱讀完文獻后,把作者的核心觀點抄下來用在自己論文中,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觀點,沒有使用引用,也不重視引用,而這是學術道德缺失的一種體現,研究生們并沒有準確的認知。再者,從網上下載,甚至全文從某種期刊上抄錄,這已成為不少學生寫作及發表論文的“訣竅”[3]。這種所謂的“訣竅”使研究生短期獲利,蒙混過關,甚至完成研究生畢業論文,順利獲得學位證書,由此可看到,盡管研究生接受了良好的大學本科教育,但是很多研究生剛進入學習階段,在學術研究上并沒有清晰的認識,沒有真正意識到隨手抄來不加以引用的這些數據或者觀點其實是學術失范的表現。
高校以及老師自身的不重視。許多高校和老師對研究生群體的學術規范教育沒有引起過多重視,沒有把學術規范的教育思想深入到研究生群體之中,形成群體規范[4]。在高校課程設計上,沒有針對學生學術不端行為的課程教育,也缺少相關懲戒制度,沒有具體條例來規范學術不端的行為??梢哉f,如果不是翟天臨事件引發的熱議,那在高校并不會聽到如此多關于學術道德建設方面的講座報告,高校老師也不會著重點出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梢娫诟咝V校瑢W術道德教育的缺失是多么嚴重,至少根據目前中國高校的實際表明,高校并沒有對學生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培養。
二、產生學術失范的根源分析
(一)人性丑陋的一面,研究生個人利益至上作祟
面對利益、誘惑,研究者無法保持初心。目前,中國高校學術資源稀缺,學術經費有限是普遍存在的,僧多粥少的格局,勢必會產生不當競爭。研究生課題的研究經費幾萬、幾十萬不等,幾十個研究生競爭一個項目,而申報課題期間會激化矛盾,引發不當競爭,部分研究生將心思用在如何有效獲得課題經費上,而不再是學術研究。根源在于許多研究生思想上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將學術研究看成是一種獲取金錢的手段,沒有真正把自己當成是一名研究者,重金錢,輕學術;重名利,輕價值;重利益,輕專研。
此外,在目前的學術界,混跡許多非學術研究人員,嚴格意義上他們不算學者。在如今社會,學歷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不少高校、事業單位把學歷作為第一道門檻,碩士學歷、博士學歷對于從商從政的人來說十分重要,關乎升職加薪,面對物質獎勵的誘惑,許多本就對學術研究不感興趣的人員,為了使個人利益達到極大化,偽造學歷,論文造假,以此使自己獲利。在理想和現實的天平上,研究生偏好眼前可觸摸的現實利益。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身為演員的他試圖通過學術上的成就給自己加分,讓大眾更加崇拜他、認可他,喜歡他,這種想法是好的,人人都想成為佼佼者,但他沒有腳踏實地從事學術研究,而是抄襲他人研究成果,學術造假,這種學術不端的行為,最后被曝光,對整個學術界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研究生發表論文,著作只署研究生本人的名字很難發表成功,特別是核心期刊,面對這種情況,為了使論文成功發表,為了個人利益或前途,研究生往往寫上權威導師的名字,以此作為發表論文的籌碼,研究生沒有反思自己論文的缺陷和不足,沒有專研的精神,靠走捷徑,這種情況屢見不鮮,甚至一些導師也縱容自己的學生,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這種將私欲放在第一位的行為不是一個真正研究者該有的。
(二)不當學術評價
造成學術失范或多或少與不當學術評價制度相關。在制定評價標準時,存在鼓勵追求數量的傾向[5]。大學老師評職稱離不開發表論文的數量,同樣對于研究生來說,論文的多少、是否發表在核心期刊上往往跟評優、評獎學金掛鉤。大部分高校研究生畢業要求量化。這些要求對鼓勵學生發表論文,從事學術研究有推動力,能夠促進學生取得一些學術成就,同時,也會出現學術不端的現象。研究生剛踏入專業研究領域,各方面明顯不足,畢業壓力和物質誘惑使得部分研究生對待論文就像可重復的機械工作,一寫論文就不停復制、粘貼等,論文沒有內容,是為了畢業而寫,不是為了學術研究而寫,這些不當的死板的學術評價,反而讓學術不端現象愈演愈烈。
(三)學術環境腐敗,懲戒制度缺失
研究生為發表論文而去抄襲觀點、思想或篡改數據,這些行為也與高校的環境和制度存在一定的關系。目前,在高校中,沒有良好的制度加以約束,出現學術不端現象也只是口頭教育,沒有實質上的懲戒,研究生們越來越大膽,鋌而走險。低風險高收益,沒有懲罰制度,讓許多研究生肆無忌憚,隨意抄襲別人觀點,進行學術造假。學術制度的供給不足是造成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重要根源[6]。高校缺少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懲戒,而這往往讓研究生存在僥幸心理。高校需要制度給學術環境提供保障,也需要制度規范學生的學術行為。
三、應對學術失范的對策分析
以上種種將會給自己、給學校甚至給整個社會帶來不好影響。對個人而言,這種學術不端行為若不重視會慢慢變成一種習慣,這種認知態度將對學生往后的人生造成不良影響,嚴重的將會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引發信任危機。對高校而言,學術不端行為若不加以整治,學校整個學術氛圍、環境將會受到波及,產生惡劣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整個學校的學術質量下降,學生不好好進行科學研究,心思不放在正確的研究上,也勢必會讓學校的聲譽受損。社會也將產生不利于學校的風評。因此,要重視學術失范,早發現早處理,不可因一時心軟而原諒學術失范的研究者,要嚴肅處理學術不端的研究者。
(一)確立學術誠信原則,高校加強教育、研究生加強自律
高校教育要引導研究生樹立長遠的學術事業意識。在學術創作中有不道德行為的研究生往往會把畢業后不從事學術研究作為學術冒險的“定心丸”。針對這種投機心理,推行學術誠信的長效監督機制顯得相當必要[7]。高校培養研究生,是為學術界培養人才,而不是培養一群功利主義者,研究生自律不強,認知不夠,思想不深,學校可以進行干預,比如加強研究生學術失范的教育,每周定期開展宣傳,時刻強調學術誠信原則,同時,老師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引導學生走向正道,形成良好的學術環境,研究生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進行培養,如果學校放任,老師逃避,則會使研究生繼續產生學術不端的行為。除了研究生自身,研究生管理部門、任課教師、導師、輔導員需要時刻重視學術道德教育,加以規范。
(二)制定正確的評價制度,完善監督懲罰制度
研究生期間需要論文發表數量,但不可一味追求數量,高校制定評價體系,評價研究生是否符合畢業要求,更應該看重的是論文質量、學生人品等,需制定多維的評價體系,從各個方面考察研究生,用多個指標進行衡量。如果在一開始,作為學者最寶貴的求真尚實精神就被拋棄,其效果無疑于拔苗助長[8]。因此,高??疾斓臉藴?,不僅僅是論文數量,更要對研究生制定多維評價體系,從多方面考察研究生,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粗制濫造的論文,減少以此獲取學位的可能性。
此外,合理進行懲罰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懲戒能夠起到很好的威懾作用。懲罰也是維護制度秩序的最小成本[9]。高校應當完善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監察制度和懲罰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加以約束研究生學術失范的行為,則無法為社會培養真正合格的人才,沒有懲戒手段的制度則無法真正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高校采取必要的懲戒手段,讓學生不可輕易越界犯錯。
四、結語
研究生代表著未來學術界中堅力量,研究生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的興旺發達。優秀的研究生對社會的貢獻十分巨大。研究生的培養需要個人、高校、社會共同努力,共同監督。高校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需要嚴肅處理,更要嚴格教育,時刻讓研究者們保持一顆對學術研究的熱愛之心,不急功近利,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為社會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閻光才.高校學術失范現象的動因與防范機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2).
[2]姜國峰.科學道德建設:破解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學術失范的“體系”力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2).
[3]傅立民,孫中華.當前部分在校研究生學術失范現象的原因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8).
[4]汪蕾,傅文第.高校研究生群體學術失范成因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6(10).
[5]呂淑珍.關于學術道德建設的反思與重構[J].現代情報,2007(1).
[6]王強.近十五年高校研究生學術失范研究述評[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2).
[7]黃國彬.研究生學術創作中不端行為的心態原因及對策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10).
[8]賈德奎.研究生學術失范與道德缺失現象探析[J].探索,2003(5).
[9]戴雪飛.研究生學術失范的根源和學術道德教育機制建設的再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