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要正確地把握數學教育的特點,積極地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地建設開放而具有活力的數學課堂教學,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達到能主動地對數學學科進行探究學習,并且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數學技能。作為一門美的藝術的數學教學,就應該以和諧為本,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到數學的美,欣賞到數學的美,從而可以創造出數學的美。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有著更和諧的教學結構。讓整個小學數學課堂有著寬松、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構建出理想和諧的數學課堂,才可以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師生達成共識,增強數學的教學效果,促進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理想和諧課堂,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構建;理想和諧教堂
小學數學的教學需要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在課堂上要有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創新意識,促進小學生數學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一、 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最基礎的課程,通過小學數學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小學生的智力得到發展,讓其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良好的教學模式及手段是增強小學生學習的最好的基礎,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活躍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這就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展,讓他們在未來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或接班人。所以數學的教學效果就十分的重要。數學教師就需要改善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優化課堂的教學結構,注重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從而為理想和諧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現狀
現如今我們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大多都還是落實在使用多媒體上面,覺得使用多媒體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使用探究學習,認為學生自主越多或者合作越多、探究越多就是一節好課。這樣的認知錯誤教師必須要更改,并不是用多了多媒體或者學生自主合作就是真的高效或者好的課。實際上對于多媒體的濫用讓教師在多媒體上下了很大功夫卻忽略了文本的探索。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濫用也讓課堂遠遠達不到實際教學的預期效果。所以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地位,正確地解讀數學文本并且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課堂,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讓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并且把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實現知識的具體化,使學生智力得到創新發展。與此同時更要刪除無效的教學環節,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從構建出理想和諧課堂,讓學生全方面地發展。
三、 構建小學數學理想和諧課堂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都具有著其各自獨立的人格價值,所以他們應該是平等的。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中的教學互動進而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在師生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情況下進行真誠交流的一種師生互動。這是一種教學的行為,更是一種教學的境界及精神氛圍。在這種師生學習共同體中,圍繞著學生為中心,讓新課改理念得到充分的運用,學生的這種“主體”地位的體現也能使其的個性得到釋放,進而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理想和諧的境界。對于新課改關于數學教學的師生互動的學習共同體方面的意思就是指數學教學過程是由學生、文本和教師之間的對話的過程。更應該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來進行實際的學習實踐,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師生的平等過程中來讓學生得到啟發。
數學的學習是學生與文本的作者、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其不同的思維模式、思維技巧、求異思維等。并且還要善于利用教材,創設出和諧的師生學習共同體,用自己的情感來調動學生的情感并且指導著學生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情感與課文交融在一起,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受到審美的教學。
(二)豐富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不僅要接受到數學的知識和信息,更要培養其表達自己的實踐能力,讓他們用心去感悟用腦去思考。作為一門帶著濃郁情感色彩的學科,最重要的是學生情感的體驗和心靈的溝通。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和諧性、豐富性,從而達到滿足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渴望,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帶著問題意識,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趣味和諧的境界,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人文精神天地。
豐富的教學內容,讓課堂的容量增加,并且也增大了其密度,更能很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興趣。并且在課堂上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不光能活躍氣氛更能讓學生在如詩畫一般意境中享受到數學帶來的美妙體會,并且還能享受到數學課堂帶來的樂趣。教師在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的時候還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保持學習對象間的聯系,保持其結構的一致,才能讓增加的內容與課堂內容達到互相輝映的和諧狀態。讓學生把所學習到的內容應用到類似的新的學習情景中去,由課內到課外,達到促使學生所學知識的進一步享受及鞏固的同時,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能力重組及擴大,進而可以培養出學生分析、判斷、類推等能力。因此理想和諧的數學教學只有學習內容豐富才能讓學生享受到更多的燦爛的人文精神。比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很多數學知識是可以用的,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周髀算經、勾股定理等,這些內容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又有趣味性,所以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反復探究,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內容。從中能夠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奇妙,形成對數學的喜愛之情。
(三)開放的課堂氛圍
新課改教育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是應該要有著一種開放的教學環境,通過學生自主的參與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擴展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技能,完善其結構,進而提升生活經驗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努力地創設各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大膽地質疑,獨立地思考,表現出其個性,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及其獨特的見解,尊重學生的發展,激發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讓數學課堂成為一個學生成長的樂園,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發展的充滿活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