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包括了自我評價、組內評價、班級評價以及教師評價,教師要分析出每一種評價方式的優勢,找尋到評價方式應用的適宜時間和位置,靈活地采用合作學習評價手段,力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針對合作學習評價,學生通過評價正確地認識自己,找尋到最適宜的發展位置,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掌握到更為夯實的英語基礎文化。
關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教學策略
評價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只有做到合理的評價,才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改正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全面化促進學生對文化知識接受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教師將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的重要性,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當中,為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不僅發現了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更開展多樣化的合作評價方式,利用自評、師評等方式,合理評價了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促進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當中,保障了小組合作的順利開展。
一、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實施的基本內涵及應用特征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實施的基本內涵
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關系到學生文化接受程度的提高。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需要選定出一個小組組長,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分工,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承擔一定的責任,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發揮小組合作的最大效用,每一個人都發表出不同的意見,結合不同的意見組織開展學習,展現出集體的智慧,形成團結協作的能力。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增加了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性,將各個成員聯系在一起,讓每一個成員都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到小組合作過程當中,能夠相互交流與探索,達到最大的合作效率。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展現出的應用特征
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了多種多樣的應用特征,一方面表現出了探究性的特點,通過問題引領小組合作,讓小組成員共同探討同一問題,探究問題的本質,找尋到問題背后蘊含的英語文化內涵,共同交流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出問題解決的方案。另一方面,合作學習展現出了針對性的教學特點,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開展不一樣的小組交流形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空間,凸顯出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促進他們個性化能力的發展。
二、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實施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未能掌握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無法凸顯出學生的個人能力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研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卻存在眾多的問題,未能掌握每一個學生所具有的性格特點,無法掌握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仍舊采用相同的小組分配方式,在三、四、五年級教育過程中都是采用相同的小組分配方式,這就會造成小組分配不均,出現嚴重的分配錯誤,影響學生對于英語內容的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往往無法在小組中發揮出自身的個人能力,未能展現出自己的認知水平,理解不了小學英語的實質內容,在小組討論中只是聽取他人的意見,甚至無話可說,不知道自己可以表達什么想法,限制了他們個人能力的展現。
(二)小組活動安排不完整,過于流于表面形式
教師沒有合理安排小組活動,設計出的小組活動并不完整,無法體現出完善的活動形式,在安排不當的小組活動中,學生就無法真正參與進來,沒有真正融合到小組當中,針對一些問題的研究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甚至可能出現錯誤的研究成果。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只是為了完成教師預留的任務,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將小組活動教學流于表面形式,沒有形成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很難真正找尋到有效的資料,被動地參與小組合作活動當中,這大大限制了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
(三)評價方式較為單一,未能展現出合理的評價方案
評價成為小組合作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不僅要做到自我評價,更要做到組內之間的評價,獲得教師的評價。但是,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只采用了小組整體評價手段,關注到一個小組的整體發展,將一個小組內的綜合成績作為每一個成員的成績,這就過于片面地評價了學生,沒有凸顯出每一個學生的自我評價,沒有展示出小組成員之間評價的差異性,這會影響小組工作的整體效率,逐漸促使積極的同學喪失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不愿意主動付出精力和時間。
三、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的具體評價方式
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評價問題,我們進行以下討論,找尋到最為合適的評價方式,開展多種多樣的評價形式,力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吸收與理解。
(一)做到小組成員自我評價,自我找尋到問題的關鍵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在小組中做出的奉獻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去思考這一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中,學生要采用自我評價的方式,自己做自己的主考官,分析自己在小組中承擔的角色,認識到任務完成的程度,針對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同時,也要發現獲得的收獲,明確自己掌握到多少語言知識,了解到多少種語法或者單詞。學生在自我評價表中對自己進行評分,針對參與情況、合作交流以及情緒狀態進行評價,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地對自己評價,分析出本節課的自我表現,同時這個自我評價還可以促進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其中,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例如,在學習“Fish and birds”時,學生針對“Fish and birds”的基本特征展開激烈的討論,其中有的小組成員積極發表意見,說明了“Fish”有鰓、有鱗片,發現“birds”有羽毛、有翅膀,有的同學會認真聽取他人意見,則很少發表意見,這在自我評價時就會出現差異,積極發表意見的學生就會給自己在參與情況、合作交流甚至是情緒上都評價出極高的分數,然而另一類同學就會對評價給出較低的分數,沒有達到小組合作的真正作用。
(二)開展組內互評,增加學生在小組參與度
組內互評是最為公平公正的評價方式,也是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的一種手段,只有應用組內互評,教師才能真正掌握到學生在小組中的參與程度,利用組內互評,達到監督的效果,優秀的學生會得到賞識和表揚,參與程度較低的學生也會得到及時的反饋,引導他們改進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參與到小組活動當中。在小組中,學生進行組內互評,站在較為客觀的角度對他人進行評價,學會理解他人,懂得他人的想法和思想,針對工作認真、合作友好、參與程度、意見提出等作出評價,找尋到小組其他成員的優缺點,同時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自勉,及時改正自己的問題,獲得他人中肯的建議。例如,在學習“Near and far”時,教師引導學生針對“Is the place near or far away? ”這一觀點進行討論,將學校建筑物的相對距離展現在多媒體上,讓學生針對圖片上建筑物的位置進行討論,在討論后,進行組內互評。在互評時,有的學生認為某一個成員說出了“There is no real definition of near or far,but only the relative position.”發表出的建議更具創新性,就會給他一個好評,或者認為某一個成員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也會給他一個好評,針對一些不愛說話的學生就會給予一定的建議,或者指出他存在問題的地方,促使小組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做到班級整體的評價,客觀地評價其他小組
班級評價是全班同學針對某一小組進行評價,開展了整體評價的方式,評價的是小組討論、活動的過程,強調的是小組匯報時表演的形式或者是合作的成果。在班級評價中,小組之間進行相互的評價,不僅局限于組間評價當中,更是在評價的同時從其他小組吸取教訓,懂得接受他們的優點,共享自己的小組的研究成果,拓展出全新的探究思路,創新英語對話和英語活動,實現英語交流最有效的成就。例如,在學習“Where are they?”時,班級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互評,每一個小組或展示對話:“Where are they?”“They are in school.”等,或展示情節表演,或展示朗誦,其他小組針對這一小組的展示進行評價,發現他們存在的對話問題、表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補充說明,幫助這一小組更好地完成展示。
(四)開展教師評價方式,指導小組合作更進一步提升
教師對學生有著整體的把握,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管理者和最終評判者,在小組表演、討論過程中能夠適當地介入,及時糾正小組中出現的錯誤,對每一個小組成員做出最忠實的評價,也會對本節課小組學習情況做出總結,能夠分析出小組之間存在的差距,站在最客觀的角度上分析問題,給予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組有效的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積極開展師評,制作出五角星、小紅花等獎勵,并以分數記錄每一個學生在小組中的參與程度,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當中,參與到小組表演當中,達到最好的小組展示效果,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加他們對成功的感受,提升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
四、 結語
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形式,教師發現自我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及師評各自的優缺點,在適應的時間采用適宜的評價方式,改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教學措施。小學英語教師積極創建出有效的改革教學措施,做到合理分組,科學安排小組任務,組織學生進行調查活動、表演活動等,針對小組完成程度、成員參與程度、情緒狀態進行評價,靈活地應用評價方式,實行合理的評價標準,促進合作學習評價合理性、科學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小娟.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9):27-30.
[2]郭福祥.小學英語教學中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7(18).
[3]單麗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8(10).
作者簡介:高有惠,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平堡鎮金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