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受到教師與學生的廣泛關注,此種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扭轉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知識理解情況,有效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與同學交流溝通過程中增強知識探究欲望,樹立主人翁意識,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提出具體的合作學習應用與評價機制,旨在進一步促進初中物理合作學習工作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應用;評價機制
一、 引言
初中物理屬于應用型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在一線教學過程中得以有效應用。
二、 小組合作學習概念及教學流程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入挖掘學生潛能,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任務指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合作學習模式優勢十分顯著,在此過程中教師扮演引導者以及調控者的作用,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弊端。
合作學習流程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在背景講解,教師在講解文本內容之前先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布置簡單的任務,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自主尋找問題答案。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交流,能夠使學生將不懂的問題拿出來與其他同學分享,采用小組協作的方式能夠找到問題的解決技巧。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出幾名學生進行代表發言,能夠分析學生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之處,考查學生的答案準確與否。經過探討交流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答案以及表現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提高教學指導效率。
三、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一定的教學問題,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利用單一的教育手段進行教學,難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文本探究能力。教師通過傳統性的教學手段,嚴重制約學生的發展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良好探究能力并沒有得到教師的科學引導和幫助,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充分地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和成績,通過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幫助,將學習與學生的升學進行聯系,會嚴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投入意識,所以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動力都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完善,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
四、 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當中,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教育的引導,使初中學生在合作當中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所創設的氛圍當中,對于教師而言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由于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學生在團隊協作當中能夠積極的根據自己所對物理知識的了解進行互相的探討,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深入性的探究物理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教育教學當中,向學生講述著名的物理學家物理學習以及發現當中的故事,通過端正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動力,使學生通過物理的學習和探索,以物理學家作為自身的榜樣,進行積極的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教師要使初中學生在物理學習時能夠動手進行物理實驗的操作和探索,通過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和探究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學生在物理探究中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學生的學習素養,使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夠得到逐步的創新。
五、 小組合作學習法目前的不足
(一)分組不合理
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當中,給予學生過多的自由空間,導致學生自身由于自控能力較弱,在小組內并不能夠積極地進行互動和交流,很多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容易走神,所以很難抓住重點性的內容進行學習和思考。教師通過在教學當中利用分組的形式進行隨機的引導,學生需要根據自己與其他同學的關系進行自行的互動和交流,導致分組教學存在一定的弊端,學生的想象力和交流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會受到一定的抑制。
(二)紀律管理存在問題
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當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思路,但是由于當前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經常會出現紀律混亂的狀況,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保持一定的課堂秩序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當中,并不能夠很好地進行互動和探究,所以學生的課堂學習紀律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思維也會受到一定的波及。
(三)缺乏績效考核
由于考核是對學生在近期物理知識掌握狀況的判斷和了解,所以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當中,通過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思維,利用后進生與優等生進行互動,使優等生帶動后進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索。但是由于效果不夠明顯,學生在參加考試時的物理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所以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當中的物理學習思維不夠完善。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所以學生在考試時,對于考試有種厭倦的心理,作為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不能夠單單靠考試而進行體現,導致學習效果差強人意。
六、 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
(一)進行科學合理的學習小組規劃,實現小組團結互助
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當中,要通過對小組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教師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搭配,使小組成員能夠對物理課堂進行積極的融入,由于大部分學校班級當中采用小組劃分形式是前后位置4個人或6個人為一個小組,如果教師采用此類的小組劃分方式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積極的了解,使學生能夠進行互相配合,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合理性的搭配,對小組進行改善,使小組成員能夠通過互相搭配,優等生帶動學困生,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互動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當中進行互動和交流。教師也要向學生傳遞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生能夠充分地重視在小組內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主動學習觀念,使學生在小組內互幫互助、團結協作。
(二)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教師要不斷地增強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知識點的創新整理,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涉及教學環節,在教育實踐當中,根據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和幫助,使教學中的各個細節都能夠完善學生的學習思想。教師也可以通過潛在的問題進行教育教學的分析,幫助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當中真正的掃清障礙,理清學生的個人學習思路,讓學生在探究當中,逐步的解決潛在的各項問題。例如當學生在學習“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物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要想引導學生清楚地了解課程的核心內容,就要增強學生對于目標感的認知程度,并且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教學的拓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讓學生在探究中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逐步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熱情和動力。
(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創設合作學習題目,引導學生思考交流。例如:引導學生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講解北宋時期著名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士兵睡覺時會枕著牛皮質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夠聽到夜間偷襲敵人的馬蹄聲。根據這一歷史典故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在課后積極踴躍的搜集資料,然后可以讓學生將耳朵貼在桌子上或者是地上感受聲音傳播,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夠了解到聲音在地下與固體的傳播速度,相比較空氣而言傳播較快。并且這個物理現象也能夠表明聲音在地下傳播時散射較少,能夠較快、清晰的傳播。通過實踐教學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物理學習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科學知識,同時顯著提高教學水平。
七、 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評價機制
在小組考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確保師生之間進行問題交流與探討,通過共同完成項目進行針對性與綜合性的講解與點評,使學生有效了解相關知識點。通過重新設置課程考核方式,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優化課程考核與成績評價體系,有效實現考試與實踐教學環節的結合,在具體的考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平時考核與項目考核、期末考核。根據不同的考核成績劃分不同的比重,平時考核為20%,項目考核為50%,期末考核為30%。通過劃分考核比重,能夠使學生加強日常學習與項目探究,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以及應用能力。在考核實施過程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具體成果,根據實踐完成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評價,及時糾正并檢查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加強師生之間的共同評價與交流,采用學生自評與互評的方式,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程度。
八、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當前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發展優化創新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育學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之中,存在一定的教學弊端,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活躍教學氛圍,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距離,為學生后期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所以教師必須要有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深入開展物理知識探討,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使學生發揮學習主觀能動性,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有效融合,切實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孫傳香.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175-177.
[2]張帆.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與評價機制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5):265.
[3]汪直學.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與評價機制的研究[J].才智,2017(23):59-61.
[4]周源通,趙睿哲.淺析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17(5):134-138.
作者簡介:馬步霄,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什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