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會民 馮冬梅 代娟 梁頌游



[摘要]目的 探究認知行為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抑郁癥患者,將2018年1~9月入院的患者設為對照組(n=44,應用單一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而2018年10月~2019年5月入院的患者設為聯合組(n=44,應用認知行為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臨床療效總體量表之病情嚴重程度(CGI-SI)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情況。結果 在治療的第2、4及8周,聯合組患者的CGI-SI、HAMD以及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第2、4及8周的CGI-SI、HAMD以及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聯合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抑郁癥患者采用認知行為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方式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病情嚴重程度,改善抑郁及焦慮情緒,對臨床治療抑郁癥具有指導價值。
[關鍵詞]抑郁癥;認知行為;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9.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3(c)-0061-04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combin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ZHENG Hui-min? ?FENG Dong-mei? ?DAI Juan? ?LIANG Song-yo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combin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n=44,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while patients admitted from October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t as combination group (n=44,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the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 (CGI-SI),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t 2, 4 and 8 weeks treatment, the CGI-SI,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 4 and 8 weeks treatment, the CGI-SI,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 combin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on and improv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hich has guidance valu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Key words] Depression; Cognitive behavior; Escitalopram Oxalate; Treatment effect
抑郁癥是目前常見的精神疾病,隨著近年來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加,該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1]。抑郁癥的治療周期較長,且易于復發,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公共安全造成巨大隱患[2]。常規的單一抗抑郁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特異性高效抑制劑,具有安全可靠、起效快以及副作用少等優點[3]。認知行為干預通過改善認知錯誤,進而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既往研究表明[4],認知行為干預對解決心理問題具有良好效果。因此,本研究將探究認知行為治療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88例,將2018年1~9月入院的患者設為對照組(n=44),而2018年10月~2019年5月入院的患者設為聯合組(n=44)。對照組中,男15例,女29例;平均年齡(43.82±14.11)歲;平均病程(5.37±1.63)個月。聯合組中,男17例,女27例;平均年齡(44.16±15.09)歲;平均病程(5.73±1.79)個月。以上所有抑郁癥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可以配合完成認知治療及心理測試者;②符合《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5]中抑郁癥的相關診斷者;③患者的病程均大于2周。排除標準[6]:①患有嚴重軀體疾病者;②伴有雙相障礙、智力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癥者;③正處于妊娠或哺乳期者。本研究開始前告知所有抑郁癥患者及其家屬研究內容及目的,同時讓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該研究方案經由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授權后實施。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單一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48;生產批號:1809 219)治療,每日1次,一次10 mg,療程為8周。
1.2.2聯合組? 應用認知行為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用量用法與對照組一致。認知行為治療采用“1對1”的方式進行,每周2次,每次50~60 min,療程為8周,具體步驟如下[7]。①初始階段:建立互信的治療關系是治療過程的第一步,同時應完成治療設計、患者的心理評估、發現問題并做好相關對策,為患者介紹認知模式、樹立治愈的信心以及了解自身障礙,最后為患者講解認知重建技術,適當制定課后任務。②中間階段:指導患者確認自身情緒,準確識別并評價自動思維,同時心理師應幫助患者對自動思維的變化做出有效反映,矯正錯誤的中間及核心信念,識別正確的中間及核心信念。③鞏固階段:作為整個療程的核心階段,主要是鞏固前兩階段的所學知識,鼓勵患者嘗試治療師的角色,為自身疾病進行判斷并簡單設計療程,確保治療結束后,患者仍然可以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自身問題。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臨床療效:兩組抑郁癥患者均在8周末進行臨床療效總體量表之病情嚴重程度評分(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評分,其中HAMA減分率超過25%表示有效。②HAMD包括24條項目,共計77分,>35分為重度抑郁,20~35分表示肯定存在抑郁,8~19分表示可能存在抑郁,<8分表示無抑郁。分數越高代表已與情況越嚴重。CGI-SI是根據具體患者的病情與同一研究的其他同類患者比較,作出評定,分為8個評分級別,從0~7分,從小到大分別表示無病、基本無病、極輕、輕度、中度、偏重、重度、極重。HAMA包括14條項目,共計56分,≥29分為重度焦慮,21~28分表示中度焦慮,14~20分表示輕度焦慮,7~13分表示可能存在焦慮,<7分表示無焦慮。分數越高代表已與情況越嚴重。③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患者治療過中的不良反應類型(如失眠、惡心、嗜睡以及食欲減退)及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GI-SI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GI-S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第2、4及8周,聯合組的CGI-SI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第2、4及8周的CGI-S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第2、4及8周,聯合組的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第2、4及8周的HAMD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第2、4及8周,聯合組的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第2、4及8周的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的比較
聯合組的有效率為50.0%(22/44),高于對照組的22.7%(10/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072,P=0.008)。
2.5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聯合組中失眠2例、惡心3例、嗜睡1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3.63%(6/44);對照組中失眠3例、惡心2例、嗜睡2例、食欲減退2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0.45%(9/44),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24,P=0.395)。兩組在改變劑量或用餐服藥順序后,以上癥狀逐漸緩解耐受。
3討論
治療抑郁癥的最終目的是長期有效且避免復發,據循證醫學調查顯示,單一抗抑郁藥的臨床療效并不顯著,且常伴有藥物殘留、副作用較多、復發率高以及長期用藥等問題[10-12]。認知因素對引起抑郁情緒具有重要影響,錯誤的認知偏向是導致抑郁癥的核心原因[13]。認識行為理論指出[14],思維決定人的情感和行為,而且可以影響人對外界事物的判斷、認知以及評價,因此,矯正認知缺陷可以較好轉變負面情緒。艾司西普肽蘭作為消旋體西酞普蘭的異構體,可以特異性抑制突觸前膜攝取5-羥色胺,而對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等在攝取幾乎無影響,因此起效快、副作用少、依從性以及耐受性均較好[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的HAMD和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第2、4、8周,聯合組的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在治療的第2、4、8周,聯合組的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在治療的第2、4、8周,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及HAMD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聯合組的治療有效率為50.0%;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22.7%,聯合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為草酸艾司西酞普蘭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再攝取5-羥色胺進而明顯緩解抑郁癥狀,而認知行為治療通過協助患者重建其自我認知,糾正其絕望、自卑及失落心理,樹立直面現實及解決問題的信心,消除悲觀無助、內疚感及罪惡感情緒,以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重新審視人生價值,進而從行為和思維的層面幫助患者轉變自身抑郁焦慮的情緒,避免因抑郁癥而導致過激行為,并且可以減少抑郁癥的復發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第2、4、8周,聯合組的CGI-S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聯合組中發生不良反應者共計6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3.63%;對照組中發生不良反應者共計9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0.4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行為治療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有效避免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劑量過多造成的不良反應,并且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并無增高,因此,此種方法安全有效,可以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對抑郁癥患者采用認知行為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方式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病情嚴重程度,改善抑郁及焦慮情緒,對臨床治療抑郁癥具有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楊翠茹,劉健,劉露等.抑郁癥患者認知融合和經驗性回避與抑郁水平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9,33(3):182-186.
[2]宗哲,劉鑫,張四喜.抗抑郁藥物在綜合性醫院門診中的應用情況及人群特點分析[J].中國醫藥,2019,14(1):112-116.
[3]樊落,桂莉,劉文文.認知-行為療法對有意性急性農藥中毒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1):51-55.
[4]陳巧平,朱艷橋,麥思資等.舍曲林聯合家庭認知治療對重度抑郁癥患者攻擊行為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9,40(1):136-139,143.
[5]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87.
[6]劉燕朋,周進濤,連俊紅.米氮平對抑郁癥伴睡眠障礙患者抑郁癥狀、PSQI評分及睡眠結構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8,21(12):1398-1401.
[7]周立平,鄒文霞,潘繼紅,等.基于認知行為和母嬰關系療法的圍產期抑郁預防干預路徑及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3):373-379.
[8]Baucom DH,Fischer MS,Worrell M,et al.Couple-based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An effectiveness study in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 England[J].Fam Process,2018,57(2): 275-292.
[9]劉力,孫清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乳腺癌伴抑郁癥患者的效果[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8,47(11):1021-1024.
[10]馮治文.艾司西酞普蘭聯合唑吡坦治療抑郁癥伴失眠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9,32(3):621-623.
[11]張迎黎,馮飛,梁煒,等.認知行為治療對自殺癥狀療效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9,33(1):8-14.
[12]趙春艷,嚴保平,曹小會,等.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的效果[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5):623-626.
[13]張巖,曹江,徐偉杰,等.老年首發抑郁癥患者臨床特點及認知功能受損程度與性激素水平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8):1894-1896.
[14]朱培俊,唐琳,楊國平.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小劑量奧氮平治療抑郁癥的療效與安全性觀察[J].貴州醫藥,2018,42(8):987-988.
[15]張卓,閆金梅,臧明翠,等.產后抑郁社會心理因素分析及團體干預效果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8, 33(14):3185-3187.
(收稿日期:2019-08-27? 本文編輯:陳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