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包含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初中必學的一門重要課程。近年來,國家提出實施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初中生物突出強調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初中生物教學不僅包含自然與社會的發展規律,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本文就分析初中生物的核心素養教學策略,簡單闡述對初中生物的核心素養教學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生物? 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初中時期是小學到高中的過渡時期,學生不能像小學時期一樣懶散,但也沒有高中時期那樣緊迫。是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在這教學的黃金時期,初中生物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掌握生物學科的本質以及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實踐創新等素養。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和社會性。通過生物實驗,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反應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
一、創設教學情境,樹立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生物學核心素養觀念之一,一般指人們通過肉眼或實驗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進行研究和解釋后對生命整體得出的認識和看法。它不僅包含了人們對生死觀的認識,還包括社會對生命觀的認識。初中生物教師想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就必須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生物學的概念性知識,并且可以運用生命觀念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結合社會上與生命觀念有關,并且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為學生呈現生動的生命世界,在理解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構建學生的生命觀念。
二、精心設計實驗,開展科學探究
生物學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發展出的一門自然學科,現代生物學常常利用實驗開展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指通過科學活動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生物學常識,并且針對一些典型的生物學現象開展觀察實驗,通過學習討論得出結果的過程。使用科學探究的方式開展初中生物教學,可以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此,教師在進行實驗設計的時候,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興趣,用心設計適合學生的生物實驗,在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機會的同時,在實驗在學習課本上學不到的小知識。并且,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適的日常觀察活動來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生物學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例如,自制果酒、果醋,自發豆芽等生物實驗,學生通過開展這些有趣的實驗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動手能力,還可以通過觀察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三、精心設疑啟思,培養理性思維
生物學的思維方式一般使用理性思維,一個學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它的學習效率和效果,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確定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理性思維是指在明確思維方向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思維依據支持,能夠對生物現象進行觀察、推理、分析、總結、討論、對比、論證等的一種邏輯推理思維方式。生物是一門開放的學科,需要學生的思維也長期保持開放性的特點。因為人的思維一旦出現格式化、固定化,就不會具備有創新創造能力,能力的后期發展也就不存在了。因為初中學生目前處于感性大于理性的階段,學習興趣才是決定學生態度的關鍵。對此,教師在開展初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本內容設置有趣的生物問題,讓學生根據目前掌握的生物學知識和得到的必備條件,開展科學的分析探究,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理性思維。
四、聯系生活實際,加強社會責任
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加強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生物學的社會責任素養培育,要求學生通過生物學知識認識自我和社會,不斷加強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參與解決社會上的各種生物學問題。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社會責任感融入教學活動,在傳授學生各種生物知識的同時進行核心素養的教育,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常見的問題,發現其中蘊含的生物學現象,將所學的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已經掌握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結合運用,最后依靠自己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進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4]。例如,教師在進行人體激素調節的相關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對家人進行一次關于“激素調節的重要作用”的知識宣傳,通過課后再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同時通過學生與家人的溝通和關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
五、結語
生物學的核心素養包含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理性思維、社會責任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互相促進,密不可分,體現了生物學對科學、自然與社會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項漫長且艱巨的任務,需要初中生物教師不斷的努力,將生物學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日常的教學生活中,讓學生在學習初中生物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核心素養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最后,達到無痕培養核心素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春紅.核心素養下的生物實驗教學[J].求知導刊,2017,(29):104-104.
[2]王永甫.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8(8):152-154.
[3]李運書.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8(18):138-139.
[4]趙曉潘.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J].中學生物學,2018(6):14-15.
作者簡介:劉良勇(1978-),男,江西吉安人,學歷:研究生,單位:中山市華僑中學,職稱:中一,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學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