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猛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綜述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學生課堂出勤率低、作業抄襲、考試作弊、騙取助貸學金、簡歷造假、論文抄襲等不誠信現象及其產生原因。從“兩課”中加強誠信教育、完善誠信教育機制、建立誠信檔案和宣傳大學生誠信榜樣四個方面進行提升大學生誠信教育對策研究。
[關鍵詞] 大學生;誠信;誠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4-0010-02
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誠信建設經驗和教訓。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1]。誠信建設由教育轉向制度建設。然而,當前許多高校疏于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出現了課堂出勤率低、作業抄襲、考試作弊、騙取助貸學金、簡歷造假、論文抄襲等不良現象,給社會、學校和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人才的培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 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及原因分析
(一)出勤率低、課堂紀律差
在“知識無用論”“拜金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影響下,課堂紀律差,學生出勤率低,成為國內高校一個普遍現象,已經對教學質量產生非常大的不良影響。實際上存在過半的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講話、遲到、曠課現象也比較普遍。
很多大學生認為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在將來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即便是用上的知識所占比例也是微乎其微。有些教師科研水平很高,但是教學水品相比科研則存在一段差距,成為“茶壺里煮餃子”。還有部分教師存在懶惰心理,認為自己已經掌握所授課程的所有問題,對付乳臭未干的大學生是綽綽有余,在內心深處輕視教學,低估了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課前不備課,課堂上跟著感覺隨便講,導致課堂效果很差。要不就是照本宣科,致使教學質量每況愈下。
(二)作業抄襲、考試作弊
由于大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堂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復習,作業抄襲,導致考試不會,作弊自然而然就出現了。近些年,大學生考試作弊比較常見,手法也越來越高明,已經成為一個頑疾。楊光在《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與高校誠信教育建設探析》一文中提到:“一份對892名大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其中有83%的大學生曾有過作弊的行為(包括幫助同學作弊者占9%),而且學生成績中等以上者占81%”[2]。
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一些假、惡、丑不良社會之風也乘虛而入,間接侵蝕著大學這片凈土。家長在孩子面前說一套,做一套,忽視了身教重于言教這個道理。大學在校紀校規中都明確規定不允許考試作弊,對作弊學生處罰輕則警告處分,重則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正因為處罰較為嚴厲,使得監考教師、任課教師往往對作弊考生存在同情心。無形中助長了大學生不誠信氣焰,養成不誠信和投機取巧的壞習慣。
(三)騙取助貸學金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開放程度的加深,區域、城鄉貧富差距較大。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后,很多貧困家庭孩子進入高校,使得高校貧困生人數急速攀升。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政府對高校的投入逐年增加,無償獎助學金額度也越來越大,有的甚至達到上萬。導致部分學生存在投機心理,不惜弄虛造假來騙取獎助學金。新聞屢屢報道,有獲得國家貧困補助的大學生父母竟然雙雙是公務員。甚至有些通過助學貸款的大學生畢業之后,助學貸款到期遲遲不還。
由于國家對大學生無償資助額度較大,權利義務不對等,使得部分家長唯利是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幫助孩子造假,違背倫理道德。另一方面,在助學金評選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高校在貧困生評選中,僅僅憑借大學生所在地縣級以上相關部門的印章及一份申請書,很難去具體了解大學生的家庭實際情況。
(四)簡歷造假
有些大學生為了能夠進入面試環節,寧可背棄這種美德,選擇不計后果、不擇手段、胡編亂造去豐富簡歷的內容,把一些不是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不具備的能力都寫在簡歷上面,將自己吹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全才。《上海大學生求職路徑調查》數據顯示,42.4%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有過違背誠信的行為。其中13.3%在面試時夸大自己的能力,還有11.1%曾在簡歷上作假[3]。
一方面,由于用人單位近乎苛刻的條件,遠超出應屆畢業生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過分追求高就業率,給學生提供便利,無形中縱容學生去造假。在學生中流傳這樣一句話“簡歷不作假,典型一大傻”,很多學生如果實事求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無形地將自己處于被動局面。內心深處容易產生不平衡,寒窗苦讀十幾年,簡歷不慎一朝空。懲戒機制缺失,作假的人沒受到懲處,而誠信的簡歷往往“石城大海”。
(五)學位論文弄虛作假
為了順利畢業,很多大學生存在抄襲他人論文、花錢找人代寫畢業論文等行為。在大學生中流傳著“天下文章一大抄,只在會抄不會抄”,學術態度不夠端正。畢業論文是對大學生四年學習綜合素質的一個檢驗,是學會運用專業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如果大學生沒有親自完成這個過程,那么大學生學習生活是有缺陷的,能力鍛煉不足。
第一,由于高校師資跟不上,很多導師帶學生人數達到兩位數,根本沒時間指導學生論文。第二,畢業季節,學生要同時面對畢業論文、考研、就業等壓力,學生時間較為緊張,壓力較大。第三,高校對學位論文降低要求。很多高校本著只要學生提交了畢業論文,本人不存在其他難畢業問題,學校就沒有必要在論文方面卡學生。另外,很多高校擔心學生不能順利畢業,就會影響學校的聲譽,進一步影響學校的招生,于是主動選擇“放水”。
二 提升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一)在“兩課”中加強誠信教育內容
春秋時期孔子就認為誠信教育不是依靠外加強制的,而是依靠自覺努力的。他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還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聯合國發展計劃署教育顧問艾倫說過:“教育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要使學生變得聰明;一個是要使學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們使學生變得聰明,而未使他們具有道德,那么,我們就會為社會創作了危害。”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讓學生循規蹈矩,而且還能讓學生有廉恥之心。在“兩課”中加強誠信教育,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三觀”,最終才能把學生培養成成社會主義新時代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完善誠信教育機制
中國倫理學家羅國杰講道:誠實守信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要求,是建立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石,是一切職業道德的立足點。誠實守信建設,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誠信機制、誠信體系、誠信檔案,加強誠信教育。另外,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二十字,“誠信”赫然位列其中,對“誠信”二字的詮釋是:誠信,誠者,實也,真也;信者,實也。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家庭和學校必須共同努力。借鑒美國與學生簽訂協議,入學初和學生簽訂誠信協議并由家長簽字認可。如果違反協議內容規定逃課、作業抄寫、考試作弊等違約行為,將會受到應有懲罰等做法。
(三)建立誠信檔案
2004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規定“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確立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要營地,高校建立誠信檔案,對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國夢宏偉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可以培養大學生誠信意識、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高校形象和美譽度。
(四)宣傳學習大學生誠信榜樣
大學生榜樣需具備一定的示范性、激勵性和生動性。誠信榜樣應該具備誠信道德形象和高尚的人文情操,具有特色的教育意義值得大學生學習的良好品質。誠信榜樣對大學生具有指引和帶領作用,讓他們在遇到挫折時候能夠克服困難,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挫折[4]。社會大環境誠信缺失,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長期以來,高等教育疏于對大學生品德塑造和誠信教育。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下滑已經成為事實,通過身邊大學生誠信榜樣,引導大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宣傳大學生誠信榜樣,發揮大學生誠信榜樣力量,引領當代大學生誠實守信,積極健康向上,傳播正能量。
三 結語
教育真諦是:“教育學生先成人,其次才是教育學生成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后,高校生源質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大學生存在課堂出勤率低、作業抄襲、考試作弊、騙取助貸學金、簡歷造假、論文抄襲等不誠信現象。本文透過當今大學生不誠信現象,分析其產生原因,從在“兩課”中加強誠信教育、完善誠信教育機制、建立誠信檔案和宣傳大學生誠信榜樣四個方面提升大學生誠信教育對策。
參考文獻:
[1]楊光,鐘麗萍.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與高校誠信教育建設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8(10).
[2]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kj/201012/t201012
15_2853415.html
[3]藍維春.大學生榜樣教育的研究與分析[J].紡織服裝教育,2014(2).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