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
【摘 要】“海陽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是齊魯地區珍貴的舞蹈文化。經歷數年發展和演變,海陽秧歌逐步演變為今時今日所呈現的面貌。本文從海陽秧歌的表演程式、人物角色、服裝道具、動作特點等多角度著手,深入分析海陽秧歌的藝術特征,同時滲透著海陽秧歌背后的文化內涵,對于海陽秧歌的“內容”和藝術“形式”進行多面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海陽秧歌;藝術特征;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J722.21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0-0109-01
言及山東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躍于膠州地區的“膠州秧歌”,生發于商河、惠民地區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陽秧歌”。海陽秧歌活躍于山東海陽地區,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漢族民間舞蹈藝術,在年節、豐收時節或者是值得慶祝的時間節點集中上演。今時,我們常以“古樸”“粗獷”“靈活自如”等詞匯來描述海陽秧歌所呈現的特點,然而在多種多樣的民族舞蹈藝術種類當中,“海陽秧歌”當屬佼佼者之一。
一、海陽秧歌的基本構成
通常人們提到秧歌,便是活靈活現的扭動起來。然而,秧歌經過長期流傳和演變,已經具有較為成熟和固定的整套儀式,并不僅僅局限于“扭”的動作和姿態。首先,它由“祭祖”儀式開啟秧歌的表演,而后按照相對固定的表演形式進行表演。“海陽秧歌是包括道具舞蹈、扮演人物、民間小戲等表演形式在內的綜合形式?!庇纱吮憧傻弥?,海陽秧歌的構成元素十分多樣,表演起來也十分熱鬧。
(一)祭祖
傳統的海陽秧歌在開始之前,要舉行一個莊重又嚴肅的儀式,通常稱之為“祭祖”儀式。此儀式中,祭祖者將祖先的名簿高高舉起并祭拜,以示最崇高的敬意。這也是原始遺風影響下,多民族多地區都存在的文化現象,而海陽秧歌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鄉下秧歌進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這句通俗的民間歌謠便是用最普通的語言無意間透露了原始海陽秧歌的祭祀內容?!鞍菽锬铩痹谶@里大抵是一種統稱,它會因為各地區的風俗不同而祭拜不同的對象,但無論如何,祭拜儀式的重要地位是不可隨意忽略的。
(二)表演形式
秧歌活動一般包括“隊伍行進”及“廣場表演”兩大部分。原始的海陽秧歌活動中,二者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靶羞M”一般是由秧歌人群組成縱隊,隨著隊伍排頭按照行進路線一路走一路演。在《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中,羅雄巖將具體的程序歸納如下:“整個表演過程由土炮鳴禮、三進三退、群藝爭輝、小戲盡興等部分組成?!笨梢姡砀桕犖檫M村之前,先鳴炮、放火鞭,如此而來,熱鬧的氣氛瞬間點燃。而后,秧歌隊按照規定的隊形變化開始舞動,按照規定的制式三次重復稱為“三進三退”。如此成規模、成系統的秧歌演出,必然不僅僅是人們意識中所存在的秧歌動作了。并且,部分人物角色在表演的過程中還加入了唱詞,使得歌舞結合,讓秧歌的表現更加豐富,讓秧歌的表演力更加鮮活。
(三)秧歌中的角色構成
在秧歌隊中,不僅僅是單一角色的呈現,隊伍中各角色的鮮活程度都讓人驚嘆,其中包括“大夫”“花鼓”“貨郎”“翠花”等多種人物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身的特點,十分豐富多樣。
全秧歌隊的首領,通常稱之為“大夫”。他通常在秧歌隊伍的最前端,秧歌行進的路線及變化形式都由這位首領直接“統帥”,絕對是秧歌隊中的核心人物。另外,隊伍中還有“花鼓”“貨郎”“翠花”等人物形象,各具形態,特征明顯,姿態豐富。“花鼓”,顧名思義,是手執花鼓而舞,由男性表演,類似武生打扮,一般出現在秧歌隊的前列。擊鼓、揮舞等姿態十分具有張力。“貨郎”與“翠花”兩角色形成對舞的形態。“貨郎”是男性角色,一手執由長竿制成的貨架,另一手執折扇,人物形象十分典型?!按浠ā眲t是女性形象,衣著顏色亮麗,類似村姑的打扮,也是非常出彩的女性形象。
二、海陽秧歌的表演形式
(一)隊形
秧歌活動無論是在藝術表演還是其他方面都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秧歌活動的主要部分便是廣場上的大秧歌表演。完成了前期的各種環節,所有的秧歌表演者都匯集在廣闊的空地上開始了規模較大的秧歌表演。他們按照規定的隊列整齊排列,由領頭人帶領全隊邊跑邊演。各人物角色整齊排列在隊伍中,在廣場上掀起了一股十分熱鬧的熱浪。隊形變化也非常豐富多樣,一般是按照兩邊對稱的排列,不停交匯、穿插,形成各種花式隊形,通常較為常用的是“二龍吐珠”“龍擺尾”“眾星捧月”等變化多樣的隊形。然而,這些隊形的選擇并不是生硬死板的,它均是由秧歌隊的領頭人根據隊伍的人數、場地的情況以及現場的氛圍進行選擇,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秧歌表演十分具有靈活性。表演又有“大場子”和“小場子”之分,大場子多為人數較多的群舞,規模大,制式也相對整齊;小場子一般更為靈活,多為雙人舞、獨舞和人數較少的群舞。無論是大場子還是小場子表演,都十分生動鮮活。
(二)秧歌“戲”
“獨角戲”與熱鬧的群舞綜合組成了整場秧歌表演,處處是亮點,處處都是“戲”,十分具有觀賞性。并且,這其中不僅僅是舞蹈形態,海陽秧歌在長期的發展和流變中廣泛吸收了諸多其他元素,包括武術、神話等,更是將民間傳說涵蓋在其中,充滿了戲劇色彩和表演張力。
三、海陽秧歌新面貌
每逢年節,秧歌活動就按照當地的習俗開始“擺架布陣”,為年節添上一股子喜氣,在新年的喜氣中熱熱鬧鬧地開始一年的新生活。且不僅僅是在年節,三八婦女節,以及豐收時節等重要時間,秧歌隊都會出現在田間村落,熱熱鬧鬧地演上一場,已然成為當地人們心中的一場盛會。
建國以后,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不僅僅活躍在田間地頭,一部分舞蹈工作者開始攝取民間藝術的營養,而后經過深度的藝術加工和提煉,將其搬上舞臺。海陽秧歌作為漢族民間舞蹈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營養,且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必然同其他民間舞蹈一道進入舞蹈編創者的視野,進入民間舞蹈藝術作品當中。例如,女子獨舞《翠狐》便運用了海陽秧歌的動作特點,并將其和狐貍的形象相結合,創造出更具有審美價值的民間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等作品皆是立足于海陽秧歌的動作特征和韻律特點之上的藝術呈現?!斑@是一個民族舞蹈語言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 所以,舞臺上以海陽秧歌為素材的藝術作品也會一波接一波地被編創出來,不斷出現審美水準的新高度?!皩W院派”民間舞中的海陽秧歌也會持續完成藝術傳承的任務,并且不斷提高舞臺上海陽秧歌的藝術價值。
毋庸置疑,海陽秧歌仍會在社會的變遷中經歷自身演變。同時,越來越多的民間舞蹈元素走上舞臺,成為藝術創造。這是一個民族舞蹈語言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惟愿原始海陽秧歌的深層內涵及藝術特性可以一直留存,讓傳統形態與舞臺藝術呈現更完美的結合。
參考文獻:
[1]于蔚泉.海陽秧歌[M].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
[2]李平.山東海陽秧歌舞蹈文化源流考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01).
[3]叢盛.走向世界[J].海陽大秧歌,2008(01).
[4]于國光.論海陽大秧歌隊伍建設及其藝術特點[J].大眾文藝,2008(Z1).
[5]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01).
基金項目:2018年泰山學院項目,項目名稱:泰山學院2018年度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QN-02-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