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成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現在這一個階段,音樂教育教學成為了高校教育教學體系里面無法缺少的一個關鍵部分。音樂課程對學生音樂素養提升有著積極性的作用。但是因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國內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偏向西方化一些,漸漸淡化了對國內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廣大。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針對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展開了深入的分析。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有效分析,能夠在今后的工作過程當中,給到相關的行業內人士一定的幫助或者是借鑒作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音樂;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
中圖分類號:J6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2-0249-01
一、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的內涵,凈化學生的心靈
現階段學生的素養問題已經上升到了社會的焦點。特別是藝術類的學生,更加要對素養提升引起高度的重視。把民族音樂文化有機滲透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去,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一種有效展現形式,是國內歷史的真實寫照。音樂教師要有意識的帶著學生去領悟其中的文化,這樣對學生更好的了解和認識國內文化發展進程有一定幫助。一個好的教育教學氛圍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很有幫助,民族文化教學氛圍的營造能夠有效刺激學生對歷史文化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歷史遺留下來的音樂是我國的文化寶藏。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文化,不但能夠有效提升自己對音樂的認知,還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民族音樂文化中蘊含著非常多的道理,人生哲理,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有很大幫助。為此,民族音樂文化對高校的音樂教育教學是百利而無一害。
(二)豐富教育教學的內容,提升給教育教學的質量
教育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學習積極性明顯。面對這種情況,把民族音樂文化有效的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有效實現藝術多元化的目的。把帶有特色的民族音樂鑒賞納入到其中。一方面能夠有效對單一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另一方面,結合民族音樂文化展開教學是對祖國文化的一種傳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可以解讀民族藝術的表現形式。
二、有效舉措
(一)樹立現代化教學理念,突出音樂教學的民族性
人們的行為都是受到自身思想和觀念主導的,如果要把民族音樂文化歸納到高校教學課程里面去,并通過現代化的教育教學形式對其進行傳播,那就必須要音樂教師對以往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首先,音樂教師自己要清楚的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其次,要讓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民族音樂文化。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音樂教師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教育教學存在一定的誤區,有許多的音樂教師容易常規地復制課程去展開教學,沒有站在文化傳承這一個角度去進行思考,授課。在原有的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將民族音樂文化的特色充分凸顯出來,這才是教育多元化的一種目標。在教育教學方向的驅動之下,只有開放式的教育教學模式,才會緊跟教育教學的目標。為此,高校音樂教學在對待外來音樂文化的時候,切記不能夠盲目跟隨,應當選擇性,適當的去學習,時刻保持理性,把民族音樂文化的精神廣泛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二)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課程設置
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成效跟課程設置的科學有效性有著直接的關系。課程的好與壞跟教學的質量好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國內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慢慢提升,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我國各大高校音樂課程設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慢慢凸顯了出來。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大部分高校中的音樂教學壓根兒就沒有設置傳統音樂課程,學生對這一方面的了解也是不多,有所了解的學生都是自己通過上網學習。可以看得出來,這樣長時間下去,民族音樂文化就會被現代人遺忘,沒落。為了有效改善這一教育教學現狀,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綜合分析怎么樣優化和調整課程,才能夠有效把民族音樂文化滲透到音樂教學過程中去,讓課堂教學更加合理。為此,在對傳統教學課程進行調整的時候,強調從更深層次去進行,促使教學由內而外發生轉變,打造先進的,科學的,系統性的音樂節教育教學模式,教授學生更為先進的,豐富的音樂知識,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和知識,培育出更多的優秀的當代人才。
三、結語
學校在培養人才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高校音樂的教育教學過程之中,音樂教師自身就要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構建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和理念,科學合理而對去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設置,充分彰顯出國內民族音樂文化的特征,形成一股強勁的師資力量,進而有效推動國內的音樂教育教學事業和民族音樂文化整合,實施音樂教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譚雁.高校音樂教學改革過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入方法分析[J].黃河之聲,2019(22).
[2]孫鵬飛.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50).
[3]張小東.高校聲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分析及融入[J].北方音樂,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