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英
【摘要】 目的 探析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患兒的臨床效果。方法 128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治療, 觀察組采用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和CT氣道重構指標。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為(1.79±0.32)L, 對照組為(1.08±0.09)L;觀察組用力肺活量(FVC)為(2.62±0.27)L, 對照組為(1.87±0.11)L;觀察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為(66.41±6.82)%, 對照組為(52.35±5.79)%;觀察組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為(9871±4.53)%, 對照組為(84.29±6.42)%。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及Sa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氣道腔面積(AI)為(21.44±1.88)mm2, 對照組為(27.35±2.19)mm2;觀察組氣道橫截面積(AO)為(44.74±3.63)mm2, 對照組為(38.66±2.47)mm2;觀察組氣道壁面積(WA)為(60.26±4.13)mm2, 對照組為(54.56±3.39)mm2);觀察組氣道壁厚度(T)為(1.62±0.29)mm, 對照組為(1.02±0.17)mm。觀察組治療后AI、AO、WA及T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 減輕炎癥, 改善肺功能, 促進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 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孟魯司特鈉;布地奈德;咳嗽變異性哮喘;肺功能;CT氣道重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45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屬于特殊型哮喘, 集中發生于晨起與晚間,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單一性或不定性的慢性、持續性、循環發作性咳嗽, 具有非特異性的氣道炎性反應及氣道高反應性。該癥與支氣管哮喘具有相似性, 臨床常誤診為支氣管炎。臨床大量研究證實, 哮喘是誘發及促進慢性咳嗽發展的第二重大因素, 占比約25.7%, 其中28.5%的哮喘患兒的唯一癥狀可始終表現為咳嗽[1]。咳嗽變異性哮喘多發于兒童, 約1/3~1/2的咳嗽性哮喘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 進一步惡化可發展為典型支氣管哮喘[2]。白三烯是誘發哮喘的核心因素, 孟魯司特鈉屬于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臨床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其具有較好的哮喘改善效果;而布地奈德作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治療哮喘也具有一定療效。鑒于此, 為探析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臨床效果, 本文選取128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進行分組研究,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8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觀察組中男39例, 女25例;年齡6~10歲, 平均年齡(8.4±1.6)歲。對照組中男42例, 女22例;年齡4~11歲, 平均年齡(7.5±2.5)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兒咳嗽癥狀發作時間>2個月;接受氣管激發試驗檢出為陽性;1個月內未接受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藥以及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藥物治療。排除標準:具有支原體感染等其他因素誘發的慢性咳嗽;具有鼻竇炎、肺炎、高熱等感染性疾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耐受性較差。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551)治療, 與2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稀釋, 均勻混合后置入霧化吸入器中予以吸入治療, 0.2~1.0 mg/次, 2次/d, 晨起、晚間各1次;囑咐患兒及其家屬隨身攜帶簡裝吸入器, 受敏感刺激而咳嗽強烈難以抑制時使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孟魯司特鈉(四川大冢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4370, 規格:10 mg×10片/盒)予以聯合治療, 孟魯司特鈉口服4~5 mg/次;若非輕度間歇性哮喘, 其他性質類哮喘劑量不變, 劑量選擇根據年齡而定, 2~5歲患兒, 4 mg/次, 1次/d;6~12歲患兒,?5 mg/次, 1次/d。兩組患兒均持續治療1個月, 期間電話隨訪記錄兩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
1. 3 觀察指標 治療后1個月隨訪, 檢測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 包括FEV1、FVC、FEV1/FVC及SaO2;檢測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CT氣道重構指標, 包括AI、AO、WA及T。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FEV1為(1.79±0.32)L, 對照組為(1.08±0.09)L;觀察組FVC為(2.62±0.27)L, 對照組為(1.87±0.11)L;觀察組FEV1/FVC為(66.41±6.82)%, 對照組為(52.35±5.79)%;觀察組SaO2為(9871±4.53)%, 對照組為(84.29±6.42)%。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及Sa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t=17.087、20.579、12.573、14.682, P=0.000、0.000、0.000、0.000<0.05)。
2. 2 兩組患兒治療后CT氣道重構指標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AI為(21.44±1.88)mm2, 對照組為(27.35±2.19)mm2;觀察組AO為(44.74±3.63)mm2, 對照組為(38.66±2.47)mm2;觀察組WA為(60.26±4.13)mm2, 對照組為(54.56±3.39)mm2;觀察組T為(1.62±0.29)mm,?對照組為(1.02±0.17)mm。觀察組治療后AI、AO、WA及T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t=16.381、11.078、8.534、14.279, P=0.000、0.000、0.000、0.000<0.05)。
3 討論
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一般具有持續性且非常規性反應的病理改變, 因而臨床診斷具有一定難度[3]。誘發患兒哮喘的因素較多, 包括炎癥細胞、炎癥因子等, 其中白三烯是最重要的炎癥因子, 源自于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炎性細胞, 半胱氨酸是誘發機體疾病的主要成分, 可直接增加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血管通透性以及黏液分泌量等, 最終造成氣道炎癥及高反應。因而抑制白三烯是現階段臨床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關鍵。
以往臨床治療哮喘的藥物多為糖皮質激素, 如輔舒酮具有較好的抗炎效果, 但服用該藥物后患兒可由于氣流受限、氣道痙攣等導致氣道功能降低, 而其中可有效反映氣道痙攣情況的主要標志指標則是FEV1, 客觀反映標志指標為FEV1/FVC[3], 因而治療該癥可檢測該指標水平作為療效評估。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基礎肺功能指標水平及小氣道功能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常人或輕度哮喘癥狀患兒[4], 經布地奈德、孟魯司特鈉等藥物治療后可有效改善功能, 但缺陷在于兩種藥物單一使用的遠期療效不佳, 易復發。
布地奈德同屬于糖皮質激素藥物, 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甾體激素, 臨床多用于治療哮喘病癥[5]。其作用機制為促進脂皮素合并, 抑制磷脂酶A2的合并及分泌;阻礙各項細胞因子活性及其表達, 例如白介素 1、3、4、6、8, 腫瘤壞死因子以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繼而減輕炎癥反應, 以此改善肺功能[6]。孟魯司特鈉是一種可口服且低劑量的非甾體類抗感染類藥物, 屬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其作用機制為通過對氣道平滑肌內的白三烯及其結合其他受體發揮選擇性抑制作用, 同時降低因變應原刺激引發的氣道內炎癥介質的合并、釋放, 進而阻礙白三烯作用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強, 改善支氣管導致的痙攣及氣道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以此緩解患兒的咳嗽癥狀。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發展為典型哮喘的早期病變, 咳嗽變異性哮喘、激發試驗/舒張試驗為陽性的典型哮喘均為哮喘的不同病變階段。而無法抑制其發展且表現病情加重而持續性發展的咳嗽變異性哮喘, 即具有惡化發展為激發試驗陽性的典型哮喘的高危風險, 最終可損傷肺功能及損害小氣道功能, 而后演變為舒張試驗為陽性的典型哮喘。其中, 氣道反應性的最大值與氣道高反應性增強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惡化發展為典型哮喘的獨立性或聯合作用的高危因素, 其指標水平越高發展為典型性哮喘的風險即越發, 因而盡早診斷、治療是防止病情惡化發展為典型支氣管哮喘的基本保障。
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若氣道高反應性異常增強, 其關鍵性病理變化因素即是氣道重構[7]。臨床主要表現為氣道擴擴展、血管增殖、氣道壁增厚以及氣道黏膜基底下層增厚等。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的核心導向包括逆轉氣道重構, 是評估整體療效的重要依據。但傳統評估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效果多為檢測患兒的肺功能改善情況或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而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可受到藥物起效、飲食及其他因素影響, 無法作為評估氣道炎癥特別是氣道重構變化水平的客觀依據。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AI、AO、WA及T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即可表明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通過從多途徑發揮協同作用而減輕氣道炎癥反應, 以此延緩或逆轉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氣道重構進程, 實現從根本上改善臨床癥狀。相對于兒童來說, 發展為氣道重構的幾率較低。本研究中有3例患兒復查中疑似具備氣道重構危象, 因此作相關分析及水平檢測。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及Sa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推斷藥物作用可能為:孟魯司特鈉與布地奈德聯合使用通過減輕氣道炎癥, 降低患兒氣道高反應性, 減少支氣管黏膜的損傷, 對延緩或逆轉氣道重構進程具有促進作用, 從而不斷提升肺部通氣功能, 達到治療目的。上述研究結果與謝坤霞等[8]的研究結論一致, 其結果指出聯合用藥治療8周后評估患兒的癥狀積分, 顯著低于單一使用布地奈德的患兒, 表明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鈉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藥物治療的同時, 還應指導患兒運用深呼吸法及運動療法(運動強度遵醫囑而定, 期間需攜帶布地奈德吸入器), 旨在于提升患兒的肺泡通氣量及肺活量, 改善低氧及吸入氣體分布混亂的問題, 強化氣體交換的自體效應。同時保證必要的營養支持, 增強患兒的機體抵抗力, 聯合藥物作用以抑制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而損害肺功能, 糾正機體的缺氧狀態。
綜上所述, 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 減輕炎癥, 改善肺功能, 促進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 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強, 胡次浪, 申昆玲, 等. 兒童慢性濕性咳嗽病因構成比多中心研究.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9, 34(9):757-762, 784.
[2] 高龍霞, 閻玥, 包海鵬, 等. 咳嗽變異性哮喘現代研究進展.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9, 34(9):4171-4174.
[3] 湯建梅. 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E、白細胞介素-4及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的影響. 吉林醫學, 2017, 38(3):520-521
[4] 劉東輝, 張欣怡. 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療養醫學, 2019, 28(10):1099-1100.
[5] 王要輝. 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效果研究. 河南醫學研究, 2017(20):95.
[6] 王維, 司徒超, 程郁離. 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研究.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5(14):47-48.
[7] 石瑾. 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霧化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研究. 中國社區醫師, 2019, 35(5):56-57.
[8] 謝坤霞, 馬曉鵬, 任華. 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鈉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炎癥反應及癥狀積分的影響. 貴州醫藥, 2019, 43(9):1394-1395.
[收稿日期: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