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倩
摘 要:具有地方韻味濃厚、民族個性鮮明、言語淳樸生動,民族聲樂作品深受廣大聽眾喜愛,它其中蘊含的民族唱法也體現了不同民族的信仰理念和生活習性。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民族聲樂工作人員優化民族聲樂的演唱、教學模式。本文通過一系列的文獻資料搜索、調查、分析,并結合相關工作經驗,對民族聲樂演唱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教學模式;發展策略
傳統戲曲、民間歌曲、民間歌唱組建成當前的民族聲樂。我國民族種類較多,民族唱法相應的產生各種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新興的有歌劇演出、新時代民歌,甚至包括西方的歌劇演出等等,這些都豐富了民族唱法的內容。這不僅繼承且發展了傳統精華,還吸收了西方歌劇元素,從而對民族聲樂演唱形式的研究不僅能夠更利于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還可學到西方國家的有點,這些對社會發展都具有特殊意義。
1 高校民族聲樂演唱現狀
如今應試教育的火熱發展,導致學生對民族聲樂課程不夠重視,認識程度不夠深,民族聲樂可有可無,認為對她們的現在的學習生活或者未來生活沒有益處。高校的聲樂演唱教學模式基本是形式化過程,教師沒有對這方面的教學作出仔細探究、規劃,沒有找出一個情感表達的正確教學模式。演唱只是走個形式,沒有達到聲音與情感相互交融的效果,表達不出作品中的深層情韻。從而導致學生對民族聲樂課堂十分懈怠,思想上的重視,自然學成效果不明顯。
2 民族聲樂演唱教學的新策略
2.1 準確把握情感基調
主題掌握、藝術風格、風格特點、情感變化等等元素是聲樂演唱過程中的重點。牢牢抓住一些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學內容。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我們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親切深意、溫暖的、活潑開朗的、積極的、雄偉的、驕傲的、傷心的、真誠的等等情感是歌曲情感的基本元素,牢牢掌握這些情感的表達,有利于語氣和內容的真實發揮。這考慮了歌曲的各方面因素。例如,印度尼西亞《寶貝》演唱時先認定基調,長處健康優美的旋律,該歌曲旋律性較強,歌曲的內容是一位年輕的妻子失去了犧牲丈夫,表達了一些悲傷的情感和堅強的信念.如果唱歌時不能掌握好情感表達,例如,歌曲原本想要表達其中蘊含的意義是英雄那不屈不抗,不懼強敵的態度,而溫柔的聲音會讓人無法體會這一蘊意。軍港之夜又是如此,身為海軍戰士,他們身上的那股熱血是難以用浪漫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倘若能夠根據戰士們的思想情感進行有效的變更演唱形式,那么這首歌曲可以很好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擁有英雄氣概的氛圍。
2.2 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包括他們對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樂器演奏的熟練程度,還有歌唱表演能力,這些都要以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保障。人的胸腔也是一種樂器,它的運動不可直觀的看見。聲樂完全依賴人本身的內部運動來完成歌唱動作。協調內部和外部的感官的運動與聯系,才可以更好的完成這一運動,從而更好的演唱出優美的歌曲。生理學表明:擁有良好的情緒有利于協調發聲器官.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上,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積極性。教師要深入學生當中去了解他們的實際表現清康,用一些特殊方式進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3 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首先,在思想上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對自我的肯定和良好的心態是必備條件。比如舞蹈人員沒有經過充分的訓練,在舞臺上的表現力就不夠,會導致一系列的動作僵硬,動作斷片。歌手也是如此,焦慮容易導致表演過程中忘了詞。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是自組以來對表演人員高度贊賞。每樣事情的開始都是從基礎開刀,通過長期的艱苦訓練和堅持不懈。牢牢掌握基本技能和長時間訓練培養起的信心才能克服緊張、恐懼。因此,大量的訓練是為了讓自己有個穩定的心態,掌握是一些面對突發情況進行自我調整的技能。同時,也要學會自我心理調整。深呼吸練習、深蹲練習、伸展運動等都是放松身心、調節心情合適之選。
2.4 塑造吐聲吐字的良好形象
吐字和發音對歌曲所蘊含的情感與內容的表達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地域有著各具特色的方言、說話腔調,那么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歌曲都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歌手若能夠牢牢掌握住歌曲的吐字和發音,他的表演往往更吸引人,更能表達出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蒙古歌曲的演唱中,往往會夾雜很多渾濁但極具魅力的聲調,演唱時控制好自己的呼吸頻率,極具表現里的演出會讓人不盡遐想到遼闊的草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如何掌握吐字和發音的巧妙運用能力,需要演唱人員自身先對演唱歌曲有個深刻的認識和見解,了解到它背后的起源、故事、特色之處。在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將這份情感傳達給聽眾。綜上所述,我們在學習歌曲背后蘊含的語言風格后,了解當地的傳統習俗,運用合適的延長技能來準確表達歌曲內容,最后升華情感。
2.5 將情感融于表演當中
歌曲情感表達能力往往是對歌手的演唱能力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情感表現力往往需要歌手積累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演唱經驗。民族聲樂歷史悠久,其蘊含的深情是需要表演者有一定的情感表現能力的,在表演者的不斷演唱中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李秋玉.淺析高校民族聲樂的演唱教學策略——評《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J].高教探索,2019,(10).
[2]郭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視域下的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改革[J].戲劇之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