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健
摘 要:“互聯網+黨建”模式的提出,給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克服了國企黨建工作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關鍵詞:“互聯網+黨建”;探索與實踐
1 “互聯網+國企黨建”模式的時代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把握信息網絡時代發展脈搏,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中,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開啟了“互聯網+”的新時代。“互聯網+黨建”模式的提出,給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克服了國企黨建工作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2 “互聯網+國企黨建”模式取得的實效
2.1 推動了黨建信息化的發展
龍開口公司積極探索“互聯網+”模式,在公司內網開通了黨內重大形勢任務教育專欄,實時更新上級精神及要求、學習教育培訓材料及相關工作動態,通過互聯網廣泛宣貫、部署和指導,使黨的教育開展更加順暢便捷,使全體職工能夠實時深入了解公司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2.2 拓寬了黨建工作的群眾基礎和輿論陣地
黨建工作的傳統載體有限,絕大多數年輕黨員對傳統黨建活動方式興趣并不大,比較熱衷于網絡互動。互聯網的發展為國企黨建工作提供了各類手機APP、網站、論壇、微博、微信、QQ群、微信群等豐富多樣的載體,因此龍開口公司抓住年輕黨員的這一心理特點,先后開通了龍騰金沙、先鋒之家、職工之家等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定期推送黨務知識、時政要聞、黨政動態,黨員職工在學習的同時也能互動交流,大大增強了黨員主動參與到黨建工作過程中的積極性。
2.3 豐富了黨建工作的方式和內容
在“互聯網+國企黨建”模式下,使越來越多的黨建工作轉移至互聯網平臺,遠程教育、網上理論陣地、信息資料庫、手機報等的建立以及網絡社區、微信群的使用,為廣大黨員干部的理論與業務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便捷的渠道,有利于時刻把握黨的最新動態和前沿知識。各黨支部和各部門均建立了“微信工作群”,使日常工作的各項通知、部署及要求能夠及時得到傳達,各類學習內容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安排和學習,大大提升了開展黨建工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3 “互聯網+國企黨建”模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1 “互聯網+”思維貫徹不力,意識還需增強
一是部分黨員干部職工受傳統老舊觀念的影響,缺乏與時俱進的學習意識和自我增強意識,滿足于現狀;有的認為黨的信息不能公開,思想意識僅停留在過去依賴傳統形式或黨建活動平臺上。
二是部分黨建信息化工作并非“互聯網+黨建”模式,而是“黨建+互聯網”模式。盡管這只是兩個詞排序的不同,但意義有本職的差別。“黨建+互聯網”,是說黨建工作按照原有的思路和模式,利用互聯網渠道和平臺。“互聯網+黨建”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工作思路、工作心態的變革,進而使黨建工作整體模式發生變革的創新。
3.2 互聯網工具使用混亂,操作者的技能和素質有待提高
一是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互聯網工具也越來越多樣化,一些黨務工作者對各種互聯網工具的使用利弊把握不準,盲目使用互聯網工具,導致互聯網工具在黨建工作中主次不分明,內容更新緩慢,出現一些“僵尸”網頁、微博或公眾號。
二是“互聯網+”時代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新載體、新工具,但是一些黨務工作者不會使用,也不主動學習,大都還是固定動作、老舊形式,不能適應時代新的發展要求。
3.3 虛擬黨建和實體黨建發展失衡
有的黨支部過度依賴信息化網絡技術手段開展黨務工作,“三會一課”都搬到了微信群中開展,對實際工作生活中的黨員職工不聞不問,造成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有的因循守舊,不敢去改進工作方式,對于互聯網黨建不了解、不信任,出于信息安全考慮,對虛擬黨建比較排斥。
4 進一步推進“互聯網+國企黨建”創新模式的建議
4.1 牢固樹立“互聯網+國企黨建”思維,提高黨建工作實效
面對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新形勢和新問題,國企黨建工作者首先要樹立黨建工作的“互聯網+”思維。在黨員發展、主題教育活動、職工宣傳等各個方面創新理念、方法、模式,實現平面向立體、由靜態向動態、由單一向多維轉變,促進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4.2 切實提升國企黨務工作者的技能和水平
為有效地利用好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應用帶來的新興傳播工具和宣傳工作載體,國企黨務工作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互聯網的特點,善于運用互聯網工具。掌握互聯網信息化、網絡化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強網絡時代事項應急能力和有效應對水平。同時,面對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帶來的網絡輿論挑戰,尤其要增強對新時期新形勢和新任務的政治敏感性和幫助企業建立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方法技巧。
4.3 充分有序利用互聯網工具,打造“互聯網+國企黨建”體系
黨建工作一方面是對自身進行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先進性;另一方面也發揮著弘揚黨的先進性和社會正能量的重要功能。國有企業要充分理解掌握各種互聯網工具差異性,對于黨建工作的不同方面,選取最適合的互聯網工具,打造一種主次分明,各顯神通,有體系有框架的互聯網工具集合。
4.4 把握好虛擬黨組織和實體黨組織的關系,做到協調統一
虛擬黨建是依托實體黨建而生的,充當著實體黨建的助手,不能用虛擬的活動代替黨組織的實體活動,黨組織面對面的活動更有利于情感交流,更容易接受思想方面的教育,黨員在虛擬平臺中的收獲也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這樣才能達到虛擬和現實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劉毅.國有企業“互聯網+黨建”創新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8):14-16.
[2]魏星.“互聯網+”背景下國企黨建工作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2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