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倉 韋中成
摘要:基于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煤礦企業的綜合效益越來越受到煤炭資源應用率的制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各個領域不斷提高對煤炭資源的需求量,從而尤為顯著地體現了我們面臨的緊張化的生態資源問題。為此,本文分析了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影響因素,以及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提升對策,旨在實現煤礦開采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constrained by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al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coal resources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in various fields, and this is particularly a reflection of the tense ecological resources problem we are facing. To this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ining efficiency of the fully-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al mining.
關鍵詞: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提升
Key words: coal mine;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mining efficiency;improvement
中圖分類號:TD823?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9-0163-02
0? 引言
針對煤礦企業來講,評價煤礦技術水平的一個關鍵性標準是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其不但影響煤礦的開發與應用,而且影響綜采的綜合質量與水平。當前階段,隨著社會逐步增加需求的煤炭量,這對于煤礦企業來講,不但充滿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為了實現煤礦企業市場競爭優勢的強化,就應根據煤礦開采的實際現狀,實施高效的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提升對策,從而實現更加理想的煤礦企業效益。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煤礦企業的煤炭資源利用效率會影響到企業的整體效益,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各行各業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量都出現了上升,也更加凸顯出了生態資源緊張的問題。本文主要是對現階段的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然后對影響煤礦回收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升煤礦綜采效率回采效率的措施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進一步的提升煤礦開采的效率和質量。
1? 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影響因素
1.1 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受到煤層賦存現狀的影響
在影響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因素中,煤層賦存現狀是其中之一,是不是可以在短期迅速、有效地提升回采效率也跟煤層賦存現狀存在密切的關系。具體而言,煤層賦存現狀重點表現為煤層水文狀況、地質構造、實際厚度上。
一是煤礦工作者在設計煤礦開采實際形式的情況下,務必有效兼顧煤層厚度,只有結合煤層厚度選用最為理想的開采方法與形式,才能夠實現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大大提升,從而使整體煤礦開采質量提升。在進行開采時,倘若煤層厚度出現改變,那么有關工作者應迅速地調整開采工作。
二是煤礦開采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是拓展煤礦巷道,在此進程中,地質構造(層理、斷層、節理等)都會影響到煤礦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煤礦開采的情況下,為了避免煤礦開采工作者由于觸碰斷層而形成意外情況,往往將體現保護功能的煤柱設置在面臨安全隱患的斷層兩側,如此的設置會浪費煤炭資源,并且,也會大大降低綜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
三是煤礦開采工作會受到水文狀況的制約。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煤礦生產意外情況,水災的破壞性比較大,為了盡量地防止出現水災事故,煤礦工作者常常實施相應的預防對策。這樣一來,會影響到煤礦綜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
1.2 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受到技術要素的影響
針對煤礦開采工作而言,技術因素也會影響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其在影響回采效率的問題上重點體現為兩個環節,即設計布局和采煤技術。其中,設計布局工作重點涵蓋設計巷道的拓展、井筒形式,這兩項工作會直接影響綜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具體而言,井筒形式的不同,其適宜的煤礦開采方式也存在差別,倘若在斜井中開采煤礦,那么煤礦工作者就給煤柱預留比較大的范圍,如此一來,會顯著減小資源的應用率,從而不利于提升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并且,在開采煤礦時,整體煤礦開采效率以及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都會受到采煤技術的影響,煤礦開采一般應用的方式是普采、炮采、綜采等,在各種開采方式的應用下,其實現的回采效率也存在差別,綜采跟其它兩種開采方式進行比較,具備較高的自動化與機械化水平,因而能夠實現煤礦開采效率和質量的綜合提升,從而提高回采效率。鑒于此,煤礦開采工作者應注重綜采方式的優先選用。
2? 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提升對策
2.1 準確地勘探地質構造
在開采煤礦時,勘探地質構造這項工作十分關鍵,只有確保獲得準確的勘探數據,煤礦開采設計工作者才能夠結合實際現狀制定合理科學的開采規劃。具體而言,有關工作者在勘探地質構造時,應盡量選用一部分先進的設備與儀器,像是應用三維地震勘探儀等,以得到最為真實和準確的數據信息,并且盡量地探明煤炭的實際儲量。與此同時,需要應用先進的物探技術(坑透技術等),以使相關工作者完全地把握開采煤礦場地的水文地質狀況。另外,工作者在掘進巷道時,不但應準確地勘探煤層厚度,而且應計算出最合理與科學的參數。
2.2 減小綜采工作面損失的煤炭量
為了提升煤礦綜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以減小損失的綜采發展面煤炭資源,能夠立足于下面幾點:一是盡量地減小頂煤沒有放置而損失的煤炭量。在煤礦初采時期,在周圍放置一部分掩護梁,且設置氣墊層介質,即將相應量的散煤放置于掩護梁之上,如此一來,在意外情況出現時,能夠很好地保護掩護梁。在煤礦末采時期,結合煤礦的實際現狀,準確地分析煤礦綜采工作面的穩定性和完整性,盡量地減小設備跟停采線之間的距離,以使頂煤放置的區域顯著擴大。二是盡量減小頂煤放置而損失的煤炭量。具體而言,在頂煤放置時,需要科學地選用放置距離、放置方式、放煤機裝置,也應嚴格地控制放煤速度,從而使損失的煤炭量盡量地減小。
2.3 減小分層綜采工作面損失的煤炭量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損失煤炭量比較多的區域是分層綜采工作面,進而不利于提升煤礦綜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鑒于此,需要實施有效的解決對策,以及注重治理瓦斯。具體來講,需要做到下面幾點:一是需要借助高效的打鉆裝置,以提高封孔以及鉆孔的質量水平,從而加速抽放瓦斯。二是切割巖石時需要實時消滅切割時形成的火花。三是注重管理分層綜采支架,從而保證按部就班地實施分層綜采工藝技術,確保應用高規格的支架,從而提高支撐性能,并且應擴大支架底面積,從而便于支架的移動。四是注重培訓,以使有關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提升,從而有助于分層綜采工作面損失煤炭量的顯著減小。
2.4 科學與合理地設置綜采范圍
對綜采范圍的科學與合理設置,可以顯著減小損失的煤礦綜采工作面煤炭量。并且,如此的做法,還能夠增加綜采工作面的走向和長度,從而降低損失的煤炭量。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邊界跟相關要求不適應,那么將不利于有效地設計煤礦綜采工作面。為此,需要根據實際的煤礦現狀,合理交換井田間的儲量,確保綜采范圍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只有如此,才能夠提高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減小損失的煤炭量。
2.5 科學地選用放頂煤工藝技術
在開采煤礦資源之前,需要根據實際的煤礦現狀,科學地選用放頂煤工藝技術,這涵蓋四種工藝技術,即多輪間隔放頂煤工藝技術、多輪次序放頂煤工藝技術、單輪次序放頂煤工藝技術、單輪間隔放頂煤工藝技術。在施工工作開展前,能夠開展有關的試驗工作,首先對比煤礦綜采工作面應用各種放頂煤工藝技術的效率高低,再結合得到的最終結論選用回采效率最高、最為適宜的一種放頂煤工藝技術,從而提高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和質量水平。
2.6 注重回收管理煤炭資源
在煤礦開采施工時,不但應減小煤礦綜采工作面以及分層綜采工作面損失的煤炭量,而且應回收管理煤炭資源,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小損失的煤炭量。需要結合煤礦的實際現狀,完善和優化不先進的煤礦開采方式和工藝技術,且應用新型、高效的煤礦開采工藝技術、除此之外,還應制定有效的監督檢查制度,結合定期的考核,提高監督水平,保障真正地貫徹實施一系列的技術對策,從而確保真正高效地提升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煤礦開采企業而言,在綜采管理過程中如何提升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極為關鍵,甚至對其整體生產水平與經濟效益有著決定性影響作用。因此,煤礦企業必須基于長遠發展的眼光,結合煤礦開采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綜采工作面煤礦回采效率,使煤礦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實現煤礦產業良性發展。在當前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下,基于節能環保思想觀念的影響下,節省能源這個問題顯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怎樣實現煤炭利用率的提升,降低浪費現象,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在煤礦開采中,應準確地勘探地質構造、減小綜采工作面和分層工作面損失的煤炭量、科學與合理地設置綜采范圍、科學地選用放頂煤工藝技術,以及注重回收管理煤炭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從而實現理想的煤礦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常志堅.提高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術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4(05):108-109.
[2]張衛鵬.淺談綜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圍巖控制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123-124.
[3]孟凡營.煤礦綜采工作面提高回采效率技術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01):136-137.
[4]鄭翔飛.有效提升煤礦綜采效率回采效率的措施[J].當代化工研究,2019(07):103-104.
[5]宋建勇.淺談有效提升煤礦綜采回采效率的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8):1801-1802.
[6]韓少杰.提高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術研究[J].能源與節能,2018(02):67-68.
[7]楊軍強.淺議有效提高煤礦綜采回采效率若干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6):89-90.
[8]孟凡營.煤礦綜采工作面提高回采效率技術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01):153-154.
作者簡介:劉萬倉(1973-),男,山東巨野人,本科,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研究方向為采礦工程;韋中成(1985-),男,山東鄒城人,本科,工程師,副科長,研究方向為采掘生產及機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