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琳
摘 要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應用于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任務驅動型教學法主要分五步進行,即:明確任務、組織實施、問題引導、建構知識、歸納反思。以汽車維修典型工作任務為例,說明封閉性、開放性和設計導向性三種層次的任務驅動法在汽車維修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形成幾點教學建議及研究反思。
關鍵詞 任務驅動 教學法 技工教育 汽車維修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1.061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DING Lin
(Nanjing Communication Technician College, Nanjing, Jiangsu210049)
Abstract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education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five steps: task definition, task implementation, problem guidance, knowledge building and inductive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urse, three levels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were discussed.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research reflections were provided.
Keyword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technical education; automobile maintenance
《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把職業(y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歷史新高度,也為職教工作者堅定了信心。技工教育作為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政策利好的同時,也要認識到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由于技工院校專業(yè)工種涉及面廣,教材相對滯后,多數課程缺少一體化教材,沒有成熟度高、適用面廣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一些新開發(fā)的專業(yè),更需要教師突破傳統(tǒng)、采取任務驅動型等教學方法,以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研究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應用,希望對技工教育教學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應用于汽車維修專業(yè)教學的可行性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是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并建構知識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為完成某個工作任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自主探究和相互協(xié)作的學習,從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1]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轉變?yōu)橐浴敖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教學理念;把教師為主體的再現(xiàn)式教學方式轉變?yōu)榻處煘橹鲗АW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技工院校汽車維修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汽車維修服務企業(yè)一線維修維護技能型人才。學生以初中學歷起點為主要組成,他們中大多數在義務教育階段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良、學習能力不強,職業(yè)教育中傳統(tǒng)的文化基礎、專業(yè)技術理論加專業(yè)技能的課程結構往往不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特別是文化基礎和專業(yè)技術理論課程的課堂教學,較難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和氛圍,教學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采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法”可以有效的改善這個問題,即:通過汽車維修企業(yè)的典型工作任務串聯(lián)起汽車構造、原理、汽車運行材料等專業(yè)技術理論教學內容和維護維修等專業(yè)技能教學內容,使學生逐步完成多個與生產實際相似或同樣的工作任務,通過不斷的成功激發(fā)其求知欲和自信心,從而促進其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應用于汽車維修專業(yè)教學將是有效可行的。
2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在實施中通常分為五步進行。[1]
(1)明確任務。教師向學生講述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的內容、條件和目標,對重點進行提示,同時講解工作任務與生產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2)組織實施。在教師對任務的重難點進行示范操作后,學生獨立或分組合作完成任務。在學生操作期間,教師應巡回指導,學生人數較多時,可以增加一名教師巡回指導。
(3)問題引導。教師在巡回指導中應該根據任務完成情況適時提出問題,問題通常有三類:一是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進度或質量提出問題,如,要完成此任務需要先完成哪些任務、運用哪些知識技能、獲得哪些知識等。二是如果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示范而完成任務,可以詢問學生如何理解操作過程的,各步驟的知識技能對應關系等。三是如果學生不能完成任務,可以由淺入深的提出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
(4)建構知識。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查閱維修手冊等資料,同時對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對重點難點進行提示,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
(5)歸納反思。任務完成后,引導學生把獲得的知識與任務聯(lián)系起來,反思在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后能否更好地完成任務,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3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任務設計
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要點是通過完成任務來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因此,任務的設計對教學目標能否達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任務設計中要重點關注兩個要素:一是課程內容應該與工作任務密切相關,課程中應該清晰體現(xiàn)教學目標中的知識點與工作任務的聯(lián)系;二是要著力形成學生的任務意識,使學生建立起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知識、技能結構。好的“任務”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他們獨立探索、善于進取的學習能力。任務完成的同時,教學目標也應該得到達成。
設計"任務"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習目標劃分層次,針對不同知識技能水平的學生分別提出適宜的基礎目標和發(fā)展目標,據此設計具有一定梯度的“任務”。任務可以根據層次的不同分為三種:封閉性任務、開放性任務和設計導向性任務。[2]
(1)封閉性任務:當學習目標、工作過程以及可利用資源比較明確,且答案唯一,可采用封閉性任務,適用于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給出詳細的指導。
(2)開放性任務:當學生已經掌握了足夠的專業(yè)知識,達到了一定的技能水平,且答案可能為多個時,可以采用開放性任務,適用于學習的中、高級階段,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可給出適當的指導性提示。
(3)設計導向性任務:當工作過程比較復雜,答案不確定時,可以采用設計導向性任務,適用于學習的高級階段,要求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較強,具備系統(tǒng)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可在必要時提出引導性問題。
各層次任務案例參見表1。[3]
4 教學建議及研究反思
(1)在一體化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守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密切聯(lián)系的原則。此外教材建設是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有效實施的保障,如果教材尚未配套,應該及時編寫相配套的校本教材或工作頁。
(2)任務設計時要注意將知識附著于任務,避免簡單化。只要打開教材就可以輕易找到正確答案、不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來建構知識的,不是任務驅動型教學法中的“任務”,不能達到通過完成任務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預期目的。
(3)教師在巡回指導過程中的提問對學生理解任務、完成任務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重視問題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問,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這也是教師的主導作用的體現(xiàn)。
(4)必要且充足的實訓設備是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成功實施的保障。由于汽車維修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學生在實踐中更容易掌握知識、學會方法,因此盡可能讓每位學生獨立有效地完成任務。
參考文獻
[1] 石偉平,徐國慶.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技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趙志群,陳俊蘭.現(xiàn)代學徒制建設——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制度的重要補充.北京:北京社會科學,2014(1):28-32.
[3] 陳社會.新能源汽車結構與檢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