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
摘 ?要:小學生是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小學道德與法制所涉及的內容來自于學生生活,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生活性是該課程的重要特征。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開展生活化的教學,以此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小學生;課程資源
在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時候,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和安排,小學生擁有的道德和法律的知識都不充分。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道德和法律問題,事后他們容易感到困惑,因此,教師要本著從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出發,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現象。因此,生活化的策略應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當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入教學生活化策略的意義
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有助于學生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提高他們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的應對能力。將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課程學習中,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小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認知主要通過生活和學習來了解,小學生的思想還處于一個單純狀態,生活與教育給他提供怎樣的環境和畫筆,他們就會逐漸形成相應的道德品質和法治素養。所以教學中一定要從生活入手,讓學生感知生活,貼近生活,從而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策略和知識。教師只有明確了生活化策略的目的、意義,才能在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應用該策略,從生活化的角度去處理教學當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
二、從生活中挖掘道德與法治的課程資源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資源可以應用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進行搜集和挖掘。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式的教材,讓繪本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道德與法治》繪本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吸引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繪本所描述的情境來引導小學生,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敢于思辨生活。例如:重視繪本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尤其是一些地方故事素材方面的結合,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自編故事,繪本教學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我優化與整合,學生才會對之產生興趣。同時,教師還需要重視繪本的交流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實際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
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繪本喚起學生的個性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繪本教材閱讀時并非是被動的聽故事、看故事,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身去探索故事中的世界,還可以鼓勵學生敢于創造故事中的世界。例如:教學《開開心心上學去》這課時,我先引導孩子們讀、看課文,結合繪本圖畫講講,然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情況,參照課文的圖畫,如何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例如:講述自己怎樣學會整理鉛筆盒、書包等。其實,就小學生來說,學生創造故事的整個過程就是繪本對話的過程。因此,筆者認為教師要將繪本的內涵逐步轉化為學生的生活體驗,充分利用繪本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課堂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給學生留更多的空間與時間,促進學生與繪本內容生活化的溝通。
三、培養學生觀察細節的生活習慣
道德與法制的教學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的,課堂教學中離不開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只有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才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也只有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才能擴大學生的生活體驗。然而,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又有著明顯的年齡特征。一般來說,低年級兒童想象豐富但容易脫離現實生活;中、高年級學生逐步進入觀察活動的敏感期,他們會越來越多的觀察到細節和變化,因此講授課程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細節展開。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往往容易忽略細節。而細微的生活細節正是有實效的“道法”教育展開的“生長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細節觀察的習慣。其次讓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觀察總會遵循一定的角度,這樣就容易造成主觀觀察與現實生活的落差。因此,要多角度的觀察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小組內合作學習、交流,不斷豐富學生觀察生活的視角。如教學《分享真快樂》一課,教師先引導學生圍繞“分享”這個主題展開,隨后層層深入。以“分享閱讀”為起點,逐步展開、深入,分享閱讀是快樂,分享故事是快樂,分享食物是快樂,分享喜愛的物品是快樂,分享勞動成果是快樂……這樣的交流展開后,豐富了學生的思維角度,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細節展開觀察,直至探討到分享中的規則意識。更為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反觀自己的生活,解決與同伴相處時出現的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應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從學生的生活原型出發融入孩童生活中,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所以課堂的學習不能只局限在教室,還應該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揮作用,學以致用,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