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妍芝
摘 要:目前,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英語,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強大,英語學科教學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視。而要想提升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初中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就要充分考慮當下的英語語言學習形勢,了解初中生的語言水平和學習興趣,構建學生們能參與、愿意參與且能夠獲得英語語言能力提升的高效率、高價值的英語課堂。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的我們,需要盡己所能,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方式與教學新形勢的適應度。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優化
當今時代是一個以終身為學習時長、以隨時為學生時間的終身學習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教給學生們的東西不再是具體的、基礎性的英語學科知識,而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核心化的英語核心素養。而要想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構建過程中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就務必要保證學生們能夠在英語閱讀課堂中自覺、主動地求索,保證學生們有足夠的個性發揮空間,保證學生們在遇到認知難題時能夠得到老師適時的學習指導。這不僅能夠還原英語學科的語言學科本質,幫助學生們深化對英語作為人類社會情感文化交流載體的形式實踐性和內容豐富性,而且還能打破以往沉悶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氛圍,強化學生們的英語閱讀體驗。那么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構建過程中,到底如何才能實現提升課堂教學價值的目的呢?根據教學經驗,我總結了如下四種方法。
一、以境引情,強化情感參與
文章本就是為了抒發作者觀點、看法、內在情感而創作的,情感感知是文本鑒賞中的重點內容。但是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感知過程中,教師們卻往往只重視文本中的單詞和句型句式,很少帶領學生體悟文本情感,使得初中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中學習收獲只停留在表面層次,很難深刻感知文本之美。故要想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我們就務必要重視對學生課堂情感的激發,以境引情,強化學生的課堂情感參與。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第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我并未直接讓學生們閱讀文本、劃出生字詞再進行一一講解。而是設定了這樣一個課堂導入環節。
首先,我用英語向學生們問候,在得到學生們各式各樣的回答之后,我感慨道:“You can already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You must have learned a lot during your years of exposure to English! Can anyone shar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繼而,學生們紛紛分享了自己與英語之間的故事,在經驗交流中靠近了文本主題,產生了與作者相似的思想情感。接著,我又告訴學生們:“Today,a student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about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let's listen to it together!”以此,引導學生們進入文本解讀過程,在自身相似情感的輔助之下,深化了對文本情感內涵的理解,獲得了間接的情感體驗。
在該教學過程中,我以拉家常式的教學導入方式引入英語課堂,讓學生們在對自身經歷的回想中,充分激活了個人情感,實現了學生情感與文本情感的深度融合。
二、問題引導,提供思考空間
文本閱讀活動是一項思辨性活動,沒有自主思考的文本閱讀活動是低效率、低價值的。因此,要想提升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價值,我們就不妨從如何提升英語閱讀課堂的思辨性進行考慮。而提問是教師干預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思辨行為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以適宜的課堂提問指引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還能起到喚醒學生們思維活力的作用。故要想在新形勢下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我們不妨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文本探究,給學生們預留出足夠的獨立思考空間。
例如:在對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我先根據自己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水平、組織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了解,構建了英語語篇四人探究小組。然后,我又利用媒體設備展示了如下問題,讓學生們以合作的方式閱讀文本、交流看法、尋找問題答案——
(1)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 in the textbook and tell me what information is given in the picture?
(2)Try to fill in the questions under the text.
(3)Can you infer the main points of the lesson from the pictures?
接著,我讓學生們以小組選派代表發言的方式展示了各組的自主探究成果,在對學生探究成果的傾聽和優化中,完成了思維升華任務,實現了課堂教學目標。
在該教學過程中,問題是學生合作探究的指南,它為學生們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供了方向指引,也為學生們擁有自主認知空間提供了資料支持。
三、以一帶多,豐富課堂信息
英語是一門以生活為依托的語言學科,也是一種以民族發展為背景的文化載體。英語知識之海寬廣無比,要想深化學生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我們就不能僅僅把學生們約束在對課內英語知識的探究之中,而要試著用以一帶多的方式,豐富初中英語課堂的信息含量,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課堂學習獲得對英語學科的深度化認知。因此,要想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以一帶多未嘗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對文本《Full moon,full feeling》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從對英語文本的閱讀感知中獲得對世界節日文化的深刻認知,養成正確的文化交流態度。然后,根據該教學目標,利用各種渠道搜集了《The Birth of Santa Claus》《The story of Nian,the monster》《What did I see and hear on Valentine's Day》等多篇文本,以組文閱讀、對比分析的方式推進文本閱讀活動,讓學生們在多文本感知中獲得了對中外節日的深入了解,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該教學過程中,以一帶多的閱讀課堂組建方式的出現不僅有效地延展了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視野,幫助學生們形成了對英語學科的正確認知,而且也有效地豐富了課堂信息,提升了課堂教學價值。
四、讀寫兼容,構建綜合課堂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習是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而語言學習是一種多維性的活動,語言可以在多個維度對人的生活產生影響,由此產生了聽說讀寫等多個教學方向。而要想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貫徹語言教學目標,我們就務必要把握各個教學方向之間的聯系,構建讀寫兼容的英語綜合課堂。
例如:在對文本《An Accidental Invention》閱讀感知過程中,我在帶領學生分析文本結構,逐漸深化對文本體例和文本內容的感知之后,為學生們布置了寫作模仿任務。首先,我讓學生們搜集資料,選擇一個介紹對象,然后按照文本模式對該對象進行介紹,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助力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感知了各個英語教學項目之間的聯系。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是具有綜合性、情感化、思辨性、開放性特點的知識與技能傳授活動,是能夠同時滿足時代和學生需求的知識認知活動。要想在新形勢下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我們必須改革自身教學措施,自覺向這一教學方向靠攏。
參考文獻:
[1]康惠中.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微探[J].學周刊,2020(05):127.
[2]馮明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3):79+84.
[3]年玉峰.芻議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學周刊,202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