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婉萍
摘 ?要:隨著中高考的改革,閱讀教學目前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閱讀教學課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高效活躍的閱讀教學課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如何給學生創造一個好的語文閱讀教學環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是語文教學工作者永恒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興趣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師經常花大量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教學研究,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事與愿違,相當一部分學生談閱讀色變。究其原因,乃學生因自身閱歷、詞匯量、理解能力等條件限制,他們覺得自己不能理解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內容,且閱讀篇幅大,他們看到大量文字,就產生厭惡心理,不愿深入了解。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閱讀的樂趣,教給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讓他們能夠愛上閱讀。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因材施教,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在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年級特點,立足于學生主體,開拓學生的閱讀范圍,閱讀角度,閱讀思路。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沒有閱讀的興趣,語文學習將成為無源之水。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30年的經驗使我相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是否會很好地閱讀。會邊讀邊想的學生,比起那些不會迅速閱讀的人來,處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順利些。”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個學科都是從閱讀書籍開始的。我們必須善于根據全班學生的各自個性特點,建立起每一個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為了有效建立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在實際教學中是這樣進行的:
(一)充分發揮教材優勢,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時的語言美。把文章的美感和教師誠懇的語言、形象生動的講解融為一體,感染學生,使學生對課內閱讀保持濃厚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本中的自讀課文,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興趣。很多教師都說語文的功夫在課外,但這點我并不認同,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則是課堂閱讀的延伸,教師在教學中應很好地發揮教材的優勢,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延續到課外,從課內閱讀來帶動課外閱讀。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一文時,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篇自讀課文的特點,課前進行充分閱讀,了解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的特點,再從學生感興趣的各種“菌子”入手,讓學生從文字中品味美食,在課堂上可朗讀汪曾祺先生的一些優美的散文段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最后通過課后汪曾祺先生的閱讀作品推薦,讓同學們拓展閱讀,這樣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還一步一步建立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指導學生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培養學生廣泛的課外閱讀興趣。例如,定期舉辦班級內部讀書會,讓幾位學生分享閱讀感受;也可舉辦征文比賽,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閱讀心得,文章足夠優秀的可推薦投稿,以此來激勵學生;還可以舉行閱讀知識競賽等。總之,可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就有利于發揮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三)營造班級愛閱讀的氛圍
一個有濃厚閱讀氛圍的學生班集體,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因此,一個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學生的語文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平時有意識地積極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例如在班級內設立一個圖書角,以便同學們在教室內能隨時進行閱讀;每周也可以設立一節閱讀課,營造全員閱讀的氛圍;身為教師,也應當以身作則,和同學們一起閱讀,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
海量的閱讀+正確的閱讀方法=良好的語文素養。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一味地推崇學生僅僅追求大量的閱讀,而忽略閱讀方法的重要性。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不是幫助學生讀懂這一篇文章,而是要幫助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語文閱讀并不是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進行閱讀,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平時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更注重學習教師的閱讀方法,而非浮于表面。
精讀與略讀是語文閱讀過程中最常見的方法,學生需要學會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時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對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采取精讀這種方法。精讀可以幫助學生注意到一些細節知識點或者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略讀又稱跳讀,通過略讀可以幫助學生大致地理解文章的內容,略讀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查閱簡單的知識或者是確認答題區間。每一種類型的文章都有特定的閱讀方法,每一種題型都有特定的解題方法,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來傳授給學生這些閱讀技巧。
結束語: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藉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教師就是學生的領路人,身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提高,使我們的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使我們的學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
參考文獻:
[1]王貽新.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0(4).
[2]校群計.淺談中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新課程:教師,2010(1).
[3]黃華鋒.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