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

摘要:融媒體時代,新媒體以多樣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等受到大眾的青睞,給傳統媒體帶來不同程度的沖擊,相關媒體對健康的理念要做到極大程度的傳承,強化節目的互動而增強用戶的黏性,使健康服務類節目能夠穩步前行,迎合健康中國概念下的發展需求,也保證傳統媒體的穩步前行。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節目;健康服務類;探索;突破
健康節目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也是與之有著直接關聯的熱點內容,傳統媒體需在新時期下進行多方的探索,尋找多種與該類節目的傳播相契合的表現方式,滿足大眾多樣化的需求,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傳統媒體在新時代的沖擊下要迎難而上,審視以往的工作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改進,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憑借先進的理念去探索更多的傳遞方法,找準切入點對健康的信息做到極大程度的傳播,秉承真實與服務性原則來提升信息時代下的服務質量,使傳統媒體的競爭實力得到切實有效的增強。
一、融媒體時代健康服務類節目的價值
新時期下,國民的健康是民族得以極大程度振興的基礎,有著較高的價值,是當下社會建設中的重點。傳統媒體隨之開設與健康相關的服務類節目,憑借先進的理念在傳遞相關信息的同時也迎合我國前行的需求,彰顯自身的前行空間和獨有的價值。融媒體時代下,一些自媒體和不同的營銷號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傳遞信息時易對大眾帶來不同程度的誤導,傳統媒體及時邀請醫療機構權威專家參與健康信息的傳播,凸顯出準確性,繼而強化傳統媒體的公信力,也釋放出其權威性,滿足大眾的需求,使之形成正確的觀念并規范自身的行為,彰顯健康服務類節目在新時期下的價值。
二、融媒體時代健康服務類節目的現狀
(一)同質化情況嚴重
新時期下,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媒體行業在前行途中一味地追求大眾的支持而開設大量服務類的節目,尤其是健康方面的,同時各電視臺間相互地模仿,故呈現出同質化,失去自身的特點,使大眾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更青睞于新興的媒體,在娛樂中接收健康內容。
(二)娛樂意味較濃
為迎合大眾的需求,傳統媒體在制作健康類的節目時融入娛樂環節,但部分主持人沒有控制好相應的比重,有著過多的娛樂意味,逐漸脫離了健康類節目的初衷,亟待解決。
三、融媒體時代健康服務類節目的突破
(一)打破固有模式,創新節目形式
傳統媒體在新時期下受到多種不同的沖擊,使之前行的空間被不斷地擠壓,特別是健康科普類節目的同質化嚴重,綜合競爭的實力無法被有效地增強。面對該形勢,就需要對節目的內容進行創新,使表現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給大眾帶來新穎的體驗,而獲得其極大的支持。以往健康科普類節目的固有模式就是在演播室與專家進行一對一的訪談,很容易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要變成接地氣的、廣受普羅大眾喜愛的節目類型,就要在節目形式上進行突破。例如,在節目中引入案例傳播科普知識,彰顯節目的真實與專業性。為了適應大眾審美趨勢的多元化,可以在節目中加入街采、動畫模擬、道具展示、健康常識真假競猜等多種環節,使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味性,繼而在輕松的環境中將健康方面深奧的醫學知識巧妙地傳遞給大眾,使之形成正確的認識,也讓節目呈現出多維度。與此同時,對傳遞的形式和內容做到切實有效的創新,通過板塊的結合、多種不同元素的融入及豐富的采編方式等使節目帶著層次性傳遞給大眾。
(二)做好策劃選題,強化公信權威
為了迎合新時期下大眾對健康方面的需求,服務類的節目越來越多,數量激增,給傳統媒體帶來極大的沖擊,以往的節目形式已略顯落后,題材有著陳舊感,不能持續地吸引大眾。面對這種情況,傳統媒體要看清未來前行的趨勢,為博得大眾的關注而對健康類節目進行切實有效的策劃,同時憑借先進的理念和敏銳的信息能力去選題,使節目有著多樣化,不拘泥于固定的范圍,而是帶著可操性與娛樂性使大眾更好地參與其中,拉近節目和大眾間的距離,通過不同的主題來彰顯自身的特點。媒體在對專家進行篩選時,應保證權威、可靠性,讓大眾感到節目的實用價值,避免偽科學,也不會變相地賣藥而引發大眾的反感,最好邀請大型公立醫院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因部分民營醫院的專家在參與中可能會涉及相關利益問題,而難以產生信服力。
與此同時,對于專家的選擇,要盡量秉承擇優的原則,至少邀請副主任醫師或更高等級且有著權威性的專家參與節目,通過互動讓大眾與專家近距離地接觸,使健康傳播更為準確,凸顯出健康服務類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能夠對不實的信息做到辟謠,對大眾的言論做到正確引導。
(三)豐富傳播渠道,增強用戶黏性
健康類節目極易獲得大眾的青睞,傳統媒體以此為切入點,對以往傳播的時空限制做到切實有效的突破,使傳播的渠道能夠在極大程度上被豐富。傳統媒體依托微信、快手和抖音等熱門的平臺對自身的節目進行傳遞和相應的宣傳的,使節目傳播的范圍被延伸,則會有更多的大眾知曉健康類的節目,通過多元化的傳遞方式打開前行的空間,走出當前的困局。例如,可以借助互聯網思維在節目中推出當下流行的二維碼,將節目的信息與相應的內容融入其中,讓觀眾可以用手機掃碼進行回看。同時,借助新媒體平臺定期邀請專家進行直播問答,例如,在快手和抖音的平臺建立欄目賬號,邀請專家實時回答觀眾的提問,提升觀眾的參與度的同時增強用戶黏性,構建出新的產業鏈,通過節目的互動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以小屏引領大屏。
(四)借鑒先進技術,實現碎片處理
信息技術在進步,傳統媒體審視以往的工作模式將新技術引入其中,與大眾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相契合,通過碎片化的傳遞,使之能夠更為輕松地獲取所需的健康信息,而不再是從眾多的內容中去尋找,凸顯出便捷性,可以讓健康服務類節目精準推送。傳統媒體隨之重視二次的傳播,對當中的知識點做到切分,以分條傳播的方式來保證細致化,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傳播,使娓娓道來的長篇內容得到最為合理的使用,避免資源的浪費。
(五)提高團隊素質,傳遞健康理念
健康服務類節目所傳遞的健康知識必須準確和嚴謹,這也是傳統媒體樹立權威性的根基,這就要求創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健康知識儲備,這樣才能更好地策劃和設置提綱。但是由于醫學知識博大精深,要求編導完全掌握不太現實,所以在制作相關節目時,可以讓編導長期專攻負責某一科的相關醫學內容,通過和多個專家的深入溝通,通過互聯網或書籍等方式拓展某一學科的醫學知識,能夠輕松地解讀健康信息,也保持著極高的應變能力,使信息的傳遞給大眾帶來更為專業的服務,將健康的理念做到極大程度的傳遞。
四、結語
健康節目能夠向大眾傳遞多種不同的健康信息,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受到大眾的喜愛與不斷關注,同時也能通過互動來完成健康方面的資訊,使大眾的需求得到極大程度的滿足,是傳統媒體在新時期下突破困局的新方向。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聚焦大眾極為重視的健康問題,做好策劃與選題,通過貼近大眾需求的節目來獲得不同層次用戶的支持,借助節目的互動使大眾更好地參與進來,為其帶來全新的體驗,使健康信息被準確地傳播,擴大節目在新時期下的影響力,做到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