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的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企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關注企業最終的經營成果,還應該構建完善的內控體系,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在新形勢下占據市場競爭的優勢。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以便提高企業的發展效率。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內控體系;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3-0066-02
目前企業構建內控體系主要包含了授權、流程控制、預算管理、監督以及會計信息系統等幾大內容,其貫穿于企業發展與管理的各個層面,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保證人員職權明確、監督有力,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實現高效運轉。但是新形勢下,企業所面臨的內部管理與外部環境都有所改變,需要企業根據實際的發展動態以及市場經濟的變化等制定適合的內控制度,并創新內控管理模式,加強對內控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才能進一步完善企業的內控體系,促進企業穩健運行。
一、新形勢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構建內控體系的重視程度
目前,大部分企業將精力放置在企業年度的效益等方面,常常忽視了構建內控體系的重要作用,同時部分企業沒有營造出良好的內控管理氛圍,大多數管理者以及員工對內控不重視,使得構建內控體系難以有序進行。內控環境主要反映的是高層組織者以及企業管理者對內控管理的態度與行為,如果企業缺乏良好的內控環境,那么企業的內控體系就很難建立,內控制度也不會有效落實,從而影響了整個企業的運行。雖然部分企業建立了內控體系,但是僅僅將其交由財務部門所執行,忽略了員工的參與性,很多內控制度也流于形式,執行不力。
2.內控體制機制不完善
由于領導層的不重視,使得企業在構建內控體系是缺少完善的體制機制,部分企業內控制度單一化,管理觀念沒有更新,管理模式比較落后,難以與新形勢下的市場經濟相適應。首先,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不通暢,各部門之間沒有制定信息共享機制,使得企業在構建內控體系時對各部門發展動態不了解,設置的內控體系不適合企業各個部門的發展。其次,企業內控體系建立的過程中缺少專業的內控管理人員,部分內控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同時企業也忽視了對內控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使得部分內控人員崗位職責不明確,工作效率不高。
3.監督與管理力度不強
監督是保證企業內控體系建立的基礎,其能夠促進企業內控制度的有力執行,目前企業的內控監督包括: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兩種形式。其中外部審計主要指由外部審計人員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監督與審核的形式,其具有公正性與客觀性,但是對企業的實際的發展情況了解不充足;而對于內部審計來說,部分小企業并沒有設置內部審計系統,有些企業的內部審計缺少對企業全局性的把控,監督效果不佳。因此導致企業的內控體系中監督不到位,嚴重影響了企業內控體系構建效率。
二、新形勢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的策略
1.提高重視,制定適合的管理方案
在新形勢下,企業要加強對構建內控體系的重視程度,明確內控的重要性,并按照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制定科學的內控管理方案。構建企業內控體系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過程,首先應該結合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動態以及本企業實際的發展情況,對各部門以及業務等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規劃,完善內控制度需要融合議事決策、現代辦公技術以及監督考評等幾方面,同時還要將傳統的內部控制規章制度進行完整化以及規范化,以新會計制度為基礎,對預算、決算、審計、監督等環節具體化。此外,企業還應該嚴格執行《預算法》的相關規定,實行精細化預算、全面預算,杜絕資金的浪費,制定科學合理的總預算方案。企業要為構建內控體系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參與度,讓內控體系更健全,并符合企業全面發展的需要。
2.建立健全企業內控體制機制
構建企業內控體系需要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人數也比較多,因此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共同建立完善的內控體制機制,才能讓內控制度發揮最大的價值。首先,要成立內控專班,明確崗位職責,有效落實內控制度,同時加強單位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及時反饋不合理或者不適合的內控方案,并積極尋求最佳的途徑進行解決,防止問題擴大化;借助企業網站以及信息平臺等搭建企業信息共享系統,保證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保證內控制度的高效性與科學性。其次,要制定規范的內控管理流程圖,將內控制度的各個環節以及具體步驟進行展示與宣傳,優化人員配置,充分發揮員工的價值與作用,引導員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內控制度的有序落實,還能夠加深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相互聯系并相互促進。
此外,企業還應該加強對內控工作人員的教育與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素質,對于財務人員而言,要積極學習新會計制度中相關的記賬方式,借助預算會計以及財務會計的“3+5要素”會計核算模式,以便實現財務會計朝著管理型會計方向轉型。另外,企業還應該派遣內控人員到其他企事業單位學習先進的內控管理經驗,或者派遣內控管理人員到高校學習內控體系構建的專業知識等;需要注意的是內控體系的構建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不能照搬照抄,要突出企業的特色,這樣才能保證內控制度的有效落實。
3.加強監管力度,提升內控工作效率
企業不僅要發揮外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同時還應該調動內部審計的監管積極性。構建內控體系緊靠審計監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重視事前以及事中的風險防控與審核工作,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決策時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首先,企業應該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審計人員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明確審計的重要性,提升企業審計管理的工作效率。其次,搭建完善的審計信息數據庫,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必須要在審計部門的監督與審核之下進行,由于企業審計工作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因此搭建完善的數據庫,將企業個部門的財務信息上傳至數據庫中,更方便審計人員的審核與查看,節約了審計時間,能夠及時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樣對企業內控活動的能夠進行全面的監督與評價。此外,企業還應該構建風險防控機制,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動態以及企業以前、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等,全面的分析并探究企業在運行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評估風險對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將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
4.規范授權與審批制度
企業的授權與審批制度是保證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的基礎,其中包括資金調用、產品銷售以及采購入庫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科學的授權與審批制度能夠極大促進內控體系的構建,但是目前部分企業的授權與審批制度存在問題,產品的出庫以及入庫需層級上報,并且同時需要多個領導進行簽字與蓋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企業運行程序的完善性,但是也會影響銷售部門的工作進程,甚至導致客戶的流失。因此,企業應該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劃定清晰的職責權限,對特定授權以及常規授權做出界定,盡可能簡化繁瑣的上報流程,讓企業內部運行更快速,保證企業內控的高效與便捷。
三、結語
在新形勢下,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才能保證企業穩健運行。首先,企業應該明確內控體系建立中出現的問題,然后根據本企業的實際發展動態,結合市場經濟的特征等,構建適合企業發展的內控體系。其次,企業應該加強重視,為內控體系的構建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證內控制度的有序執行;同時建立健全企業內控體制機制,加強對內控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素質的培訓與教育工作。第三,企業還應該加強監管力度,提升內控工作效率,實現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有機結合,并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做好事前與事中的防控措施。最后,企業還應該搭建信息共享平臺,規范授權與審批制度,提升內控管理的便捷性。
參考文獻:
[1]許海波.新形勢下企業財務內控體系構建對策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32):43~44.
[2]任慧.新形勢下火電企業構建財務內控體系的具體策略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53~53.
[3]楊琳.社會轉型時期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1):201~202.
[4]劉文忠.新時期下構建規范化的企業內控體系的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6):90~91.
作者簡介:
候丁環,供職于中外運跨境電商物流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