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春霞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實,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已實現積極性發展,其目的是增加學生參與勞動的機會,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從當前小學教育的現狀來看,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效性仍需提高。本文通過對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現存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關發展性建議。
關鍵詞: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活動?有機整合
小學勞動技術教育作為推動學生全面性發展的重要課題,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如何將勞動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性結合,從而提高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效性,已成為當前教育工作中的重點任務。因此,小學勞動技術教育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標準,助力學生更全面的發展。
一、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目標不明確
在教育過程中目標的設定不夠清晰,教師關注學生的參與度,而忽略了學生動腦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學生在勞動技術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意識和開放性思維。同時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精神及品質層面的培養。
(二)勞動技術教育與實踐活動核心內容不統一
勞動技術教育同實踐活動密不可分,只有兩者的核心教育內容實現統一,才能保證勞技教育的實效性。然而從目前教育現狀來看,勞技教育同實踐活動缺乏同步性,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缺乏聯系,并沒有讓學生感受到課程內容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教育形式單一
目前多數在勞動技術教育和實踐活動方面形式單一,新穎的授課形式較少,缺乏教學情境,學生缺乏主動性,并且感到枯燥、乏味。
(四)勞動技術教育與實踐活動缺少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更好地理解勞技教育和實踐活動的核心思想。
二、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整合策略
(一)明確勞技教育目標
在勞動技術教育及實踐活動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化及歷史背景,讓學生在具有主題性的實踐與勞作中,不斷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其次,課程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如何種植家庭綠植這種以勞動為主的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采用資料收集法、網絡學習法等,了解種植的步驟和植樹時的注意事項,這樣,學生除了掌握課本內的知識外,還能認識到家庭種植綠植的意義,培養了學生愛心和責任心。再次,在教育過程中,要結合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讓學生更加樂觀地面對未來。最后,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通過實踐學習,對中華悠久的文化進行理解和繼承。此外,要為學生創造相互配合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學習與實踐內容有效結合
勞動技術教育同實踐活動內容要有效性結合,保證學生的課程內容具有可行性,同時豐富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制定多樣性主題,讓學生在勞作過程中學習相關文化知識點,從而深刻理解勞技教育內容,保證學習與實踐的高度統一性。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形式的探討,自主制定實踐活動的主題內容。例如,在教學《紙工》時,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思維方式,通過學生們集思廣益,想出了制作紙繩、紙杯毛驢、紙杯娃娃等,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制作內容,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合理進行成員分組,以達到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有效性,這樣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間的溝通交流能力與團結協作能力。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中掌握勞技教學內容和實踐方法。
(三)提高教育形式的多樣性
勞技教育和實踐活動的形式多樣性,是促進課程目標有效落實,達到更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教師應提高教學與實踐的融合度,讓傳統的勞技教育趨向社會及生活形式,讓學生在掌握課程的前提下能夠靈活應用。引導學生自主性探索勞動方法和主題文化,并進行總結性發言、探討。例如,在認識圍巾的編織方法時,可以讓學生觀察用不同編織方法織成的圍巾,并通過詢問學生喜歡哪種圍巾,來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興趣,留給學生充足的動手實踐時間和思考時間,最后可以總結一下編織的技巧,讓學生感受到更濃厚的學習和實踐氛圍。此外,可以將勞技教育和實踐活動與校園建設相結合,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受教機會,讓勞技教育走出課堂,融入學生的校園生活。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勞動技術教育和實踐活動的實施,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讓教育結果更具發展性,教師應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及時總結,通過比較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發現更為有效的應用方法,讓自己獲得更好地提升。同時,學生的評價內容不僅局限于勞動技能方面,更應在文化知識學習、道德品質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定,讓學生通過多角度評定自我,提升自我。另外,應創建相關的成果展示、交流區,讓學生在評價、總結之后,能夠勇于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觀點,并進行有效探討。最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評價結果進行針對性輔導,讓學生在面對自身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總而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結語
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是當前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我們應及時掌握更先進的教育方法,制定更為清晰的教育目標,通過多樣性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將學習同實踐操作有效結合,敢于探究,勇于創新,實現更加全面的自我提升。學生勞動能力的提高將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教育工作者應全面落實相關教育目標,肩負歷史重任,幫助學生在更良好的教育環境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肖金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框架下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現狀及其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6):126-128+130.
[2]孫守忠.縣域小學勞動技術教育資源實踐開發的策略及途徑[J].寧夏教育,2019(02):50-51.
[3]朱慧.有效開展激發活力傳承文明——談陶藝在小學勞動技術教育中的重要性[J].小學教學研究,2019(0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