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血站檔案是血站的重要資源,是真實反映血站進行采供血業務全過程的記錄,也是血站發展的重要元素記錄,這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血站檔案保密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及兩者的矛盾。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血站檔案保密性與開放性之間的關系,并結合血站檔案開放性要求提出一些保密措施,希望能夠在最大限度的保密基礎上實現血站檔案資源的有效開放和利用。
關鍵詞:血站檔案;保密性;開放性
血站檔案是血站管理工作及采供血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管價值的原始資料,包括采供血業務資料、人事資料、設備資料、基建文件等多方面的檔案,真實地反映出血站的發展歷程。隨著我國獻血事業的不斷發展,血站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也給血站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血站檔案保密性和開放性之間的問題,要求要注重血站檔案的保密性,同時也要在這一基礎上發揮檔案資源的優勢,實現血站檔案資源的有效開放和利用,從而發揮血站檔案最大化的社會效益。
1 血站檔案管理的必要性及特點
1)血站檔案管理的必要性。隨著人口流動量的不斷增大以及臨床用血需求量的增多,無償獻血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以此同時對血站的血液質量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血站工作中,保證血液質量安全始終是工作的重心,而血站檔案則是血液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根據相關的血站質量管理規范規定,要求血站應當建立起管理程序和檔案管理程序,真實地記錄和保存采供血全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資源,保證數據資源的可追溯性,從而滿足質量管理的要求。由此可見,當前不僅對血站工作規范化、法制化管理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也對血站檔案的開放和利用有了更高的要求。
2)血站檔案管理的特點。血站檔案的來源主要是在采血、檢驗、制備、儲存及供血等各個環節中產生的結果和數據,其在管理過程中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1)成套性。成套性主要是指血站業務檔案的內容中包含了獻血者信息到受血者信息全過程的管理。比如,獻血者體檢記錄、采血記錄、復檢記錄、發放記錄等各方面的信息記錄。可見,血站業務檔案能夠反映出采血到供血全過程的真實記錄,因此具有成套性特點。(2)保密性。相比較其他行業檔案管理而言,血站檔案管理保密性要求較高,因為血站檔案是獻血者各方面信息的真實記錄,尤其是不能夠以蓋章的方式來顯示獻血者血液檢測的結果,如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能夠嚴格對獻血者的檔案信息進行嚴密保管,出現信息泄露問題,則會給獻血者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獻血者的隱私,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將獻血者的檢測結果記錄以化驗質控檔案的形式存在,如果血液檢測不合格,則由血站工作人員直接與獻血者聯系,這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信息的保密性。(3)共享性。血站主要是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民生機構,血站在提供服務時,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血站檔案的共享性特點。比如,血站與醫院之間的聯網,這樣醫院可以掌握血站的血液庫存情況,在臨床醫療過程中如果急需某種血型可以及時通過血站檔案進行血液傳輸和調配。
2 血站檔案保密性與開放性之間的關系
檔案的存在,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現實考查和研究價值,有對歷史方面的研究價值,也有對人文科技方面的研究價值,所以決定了檔案憑證價值和情報價值雙重性特點。同樣,血站檔案也由于檔案價值雙重性的特點,所以決定了血站檔案保密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關系,這是因為血站檔案是真實反映血站歷史和職能和記錄,所以在特定時限內具有保密性的特點,而同時血站作為服務社會和服務他人的民生機構,血站檔案則有向社會開放的責任和需求。具體而言,血站檔案的保密性是有限性的,也是相對的,并不是血站檔案處于完全保密階段,其仍然存在價值方面的需求,需要滿足一定主體的利益需求,是能夠對外開放的。同時血站檔案的開放性也是有限性的,因為在相關的檔案法規定和血站質量管理規定中,都明確規定了血站檔案的開放利用時間、范圍以及主體。也正因為血站檔案保密性和開放性的有限性,所以也決定了兩者之間在一定的階段和一定的時間內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主要表現為,在解密之后的血站檔案具有了開放性特點,但是在血站檔案開放利用的過程中,由于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也會對血站檔案的密級進行劃分,或者是在檔案保密期到期限之后又再次延長保密期限。可見,血站檔案保密性與開放性的相互轉化,是隨著血站檔案形式發展和社會需求變化的,也因此要求血站在進行檔案管理的過程中,要盡最大可能的保證檔案資源的保密性,同時又要做好檔案資源的開放利用,這樣才能夠有效的發揮血站檔案最大化的社會效益。
3 加強血站檔案保密工作,做好檔案資源的開放利用
1)加強血站檔案開放過程中的基礎工作。要想有效發揮血站檔案信息資源的功能作用,則需要有效開放和利用血站檔案,不能夠因為血站檔案的保密性“因噎廢食”,所以要想正確處理血站檔案保密性和開放性的矛盾關系,首先就是要加強血站檔案開放過程中的基礎工作。具體而言,要做好血站檔案的分類、整理工作,這是血站檔案開放和利用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進行原始檔案整理時,應當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劃分涉密檔案和非涉密檔案,做好檔案的分類、編目等工作。同時,還需要做好血站檔案基建工作,根據血站檔案開放和利用的需求,健全檔案檔號,方便后續的檔案管理和檢索,這樣能夠在力高血站檔案利用率的基礎上,保證血站檔案及時歸檔及保密性。此外,應當加快檔案系統的完善,促使檔案系統檢索功能的多元化,在提高檢索效率的同時,加強血站檔案的保護和管理。
2)明確血站檔案保密性與開放性的范圍。由于血站檔案保密性是有限性的,所以做好血站檔案保密工作的關鍵便是解決內容和失效的問題,這影響著血站檔案的開放和利用。對此,首先要明確血站檔案的利用層次,設置血站檔案開發使用的范圍,做好血站檔案開放之前的審查工作,核查血站檔案的密級層次和涉密檔案劃分是否準確。具體而言,就是要求血站檔案從業人員要充分掌握相關的標準要求,在實際操作中,對于血站檔案開放過程中的檔案鑒定、保密范圍、開放控制等工作嚴格按照標準和要求進。同時血站檔案管理人員也要在鑒定的基礎上再次做好分析和審查工作,明確指出血站檔案開放范圍和標準等具體事項。
3)做好血站檔案開放利用前期的劃控和解密工作。在血站檔案開放利用之前,必須要做好前期的劃控和解密工作,即對使用的血站檔案要控制其在案卷中充分顯示以及開放檔案的區分。同時,結合保密法規定對涉密檔案進行等級劃分,如果涉密檔案保密期限已滿,則需要根據保密法規定對涉密檔案再次進行密級劃分,及時解密和確定檔案開放范圍,血站檔案開放范圍的劃分需要根據不同利用主體來劃分,并設置相應的審批流程,做好血站檔案開放過程中的保密工作。此外,在血站檔案開放和利用過程中,也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完善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始終堅持在檔案保密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檔案的開放和利用。也要做好網絡信息的安全防護措施,雖然信息網絡提升了血站檔案開放的便利性,但同時也帶來信息安全的隱患,所以要做好網絡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定期進行網上信息的檢查,防止信息泄漏等情況的發生。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血站檔案管理工作中,要正確處理血站檔案保密性和開放性的關系,結合相關的保密法和檔案法規定,明確劃分血站檔案保密期限和范圍,并在這一基礎上做好血站檔案的開放和利用,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和血站檔案發展的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檔案信息資源,從而切實發揮血站檔案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常艷麗.血站檔案管理的特點及作用[J].辦公室業務,2019(04):161.
[2]孟璐.新時期血站檔案管理的創新和發展[J].管理觀察,2018(21):106-107.
[3]王玉霞,司桂玲,崔琳,劉燕,張文靜.血站科研檔案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社區醫學雜志,2018,16(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