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從高職實訓基地的定位和施工科學管理來開展實訓基地如何建設,如何對施工進行管理。然后對建設成效和經驗推廣做了詳細的闡述,最后對基地的建成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下一步的設想。
關鍵詞:實訓基地;建設;科學管理;研究;推廣
基金項目:該論文是2019年自治區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研究成果之一。由廣西職業教育專業發展研究基地城市軌道專業群研究基地提供資助。
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 號有關精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任務是實現真實實驗不具備或難以完成的教學功能。構建“有虛有實,先虛后實,虛實結合,能實不虛”的集約化教學平臺,必須做到全局統籌、精心規劃、科學管理、嚴格把關、產教融合及合理使用、示范引領,達到培育高素質人才標準。以下就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示范特色實訓基地的建設進行探討。
1 結合實訓基地實施背景和地區發展規劃制定建設目標
深度調研。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和扶持下,中國在“十三五”期間,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將會有3000公里左右新建成并投入運營,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期。
根據南寧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規劃2020年,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8條線路組成,總長約252公里,設車站160座,其中換乘車站23座。柳州將加快推進輕軌建設,預計兩年后輕軌1號線成型。
據測算,軌道線路每公里需各類運營人數大體上為66人。而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西南地區唯一的鐵路高職全科類學校,可以為這類企業全方位的提供人才支持。
2 施工科學管理
實訓基地建設始終遵循四個滿意的宗旨,即學生滿意,用人單位滿意,社會滿意、國家滿意。最大限度的服務地方經濟,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與工作現場對接,充分調研和利用行業優勢,請專家對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反復錘煉,形成具有工作現場加教學的綜合理實一體化的實訓基地。
2.1 建設前期
實訓基地方案建設初期,學院組織老師們多次到廣州地鐵、南寧地鐵、深圳地鐵等多家地鐵公司進行調研和考察,并對場地的設計反復論證,安排專業老師們多維度的進行審核,最大限度保證了實訓基地的最大真實功效。根據建設方案,實訓基地將建設完成了以下9個功能區域:1)行車值班員培訓室;2)客運值班員培訓室;3)應急急救培訓室;4)電客車司機培訓室;5)OCC培訓室;6)FAS系統培訓室;7)車控室;8)車站客運人員綜合培訓場;9)雙機牽引道岔實訓場。
2.2 建設中
實訓基地建設過程當中,二級學院負責進度推進,根據工作計劃甘特圖。每周對實訓基地的進度進行檢查,確保實訓基地按時按質完成,特別對該實訓基地設備的聯動打造成為建設末期最重要驗收內容。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負責人擔任技術組組長帶領骨干教師參與建設過程,項目的推進極大的提升老師們的技術和專業水平。
2.3 建設末期
根據實訓基地建設內容,按照標書要求對每一間實訓室和設備檢查其硬件和軟件的功能以及操作性評價。
3 建設成效和特色
3.1 規模性
整個基地占地1980平方米,投入資金超過1200萬元。根據設備的特點和崗位可以化為9個區域,可以同時滿足100人以上的教學實訓。滿足了當前軌道交通人才培養的需求。
3.2 不斷完善,持續優化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基地建設內容進行優化,增加了電客車司機培訓室,滿足電客車司機培訓工種的需求,同時也滿足行車指揮的教學、實訓的實際需求,完善了在原方案的不足。
3.3 基地的建設成效與經驗推廣
1)注重設計理念的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該基地最終以優秀的成績通過省教育廳評審。在設備配置上實現車站綜合監控實訓室設備和地鐵調度培訓與鑒定中心的系統和相關設備以虛擬仿真為主,車控室設備操作實訓室、自動售檢票系統操作實訓、急救員實訓室等全部采用地鐵車站現場在用的真實設備,這些虛擬仿真設備和真實設備,實現了相互聯動,展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地鐵車站。
2)注重建設的設備真實性和操控性。學生技能培養需求全部源于現場,保證了實驗實訓基地和內容的真實性完成產教融合,無論是仿真設備還是真實設備,都要求和現場一致。因此在一些設備的技術參數上建設組進行了相應控制,并嚴格按照技術參數要求嚴格驗收,滿足了實踐教學、企業進行培訓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的場地設備要求。
4 后續的工作
雖然基地已經投入教學進行使用,但是從目前的現狀,筆者認為還可以繼續完善以下兩個方面:
1)現有的模擬駕駛系統如何對接現行的控制系統;
2)基地的建設周期偏長,如何優化和提高建設速度也是對實驗室建設有較大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http://www.doc88.com/p-9502750337601.html
[2]http://iqdedu.com/2019/0213/17404.shtml
[3]https://image.so.com/view
[4]https://image.so.com/view
作者簡介
廖建國(1973-),男,漢族,廣西柳州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大學本科、高級講師和高級技師,從事職業教育20余年,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高職實驗室建設、高職技能比賽、實習實訓標準化管理、高職院校運行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