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思佳
摘 要:新媒體的到來,在為廣播新聞主持工作造成沖擊的同時,也為廣播新聞主持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新的發展理念與主持方式。廣播新聞主持節目應準確把握新媒體下廣播新聞事業的新形勢,深入挖掘廣播新聞主持工作的優勢,并積極融入新媒體的發展理念、傳播方式、與受眾的互動技巧等,著力于創新廣播新聞主持工作新方法,凸顯廣播新聞主持特色,打造更具品牌意識的廣播新聞節目。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新聞;新聞主持;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2-00-02
一、引言
進入新媒體時代以來,廣播新聞主持逐漸暴露出主持風格單一、主持人媒體素養低、話語權被削弱等問題,影響和制約著廣播新聞節目的發展,不利于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個人發展。因而在新時代下,為提升廣播新聞主持工作的有效性,應針對廣播新聞節目主持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創新廣播新聞節目主持工作,實現廣播新聞節目主持工作的新突破與發展。
二、提升廣播新聞主持人播音語言水平
在當前的廣播新聞主持工作中,因廣播新聞主持人無須直面受眾,因而受眾評價廣播新聞主持人的主要指標,便是廣播新聞主持人的播音語言。而從廣播新聞主持人的播音語言情況來看,其存在著發音不標準、用詞不規范、表述卡頓或錯誤等現象,影響著受眾的收聽體驗。此外新媒體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媒體語言,在新媒體平臺中廣泛的流傳,成為新媒體時代的流行語,如“硬核” “我太難了” “好嗨喲” “秒懂”等,被廣大受眾頻繁的應用于各類新聞評論之中。因而在新媒體下的廣播新聞主持人要想贏得受眾的認可,打造一檔高水準的廣播新聞節目,則必然要提升廣播新聞主持人的播音語言水平。為此廣播新聞主持人應做好以下措施:①夯實語言基礎,豐富自身詞匯。廣播新聞主持人要認識到播音語言的重要性,加強語言方面的學習,以豐富自身的詞匯。此外廣播新聞主持人還要善于從新媒體平臺中搜集各類熱詞,并將出現頻率高、受眾認可度高的熱詞,靈活的運用到廣播新聞主持工作中,從而通過新媒體熱詞獲得受眾的共鳴,增強廣播新聞節目的播報效果。②凸顯語言特色,助力獨特主持風格的形成。廣播新聞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播報,語言要凸顯出親切性,能夠拉近廣播新聞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心靈距離。廣播新聞主持人要把握好自己的語言節奏,語速要適中、吐字清晰,要能夠使受眾聽懂、聽清楚。廣播新聞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要彰顯自己的語言特色,語言特色并非廣播新聞主持人的驚人言語,而是廣播新聞主持人透過犀利語言所傳遞出的獨特觀點,能夠從新穎的角度向受眾展示新聞事件的全新一面,從而引導受眾隨著廣播新聞主持人的思想而思考,從而凸顯出廣播新聞主持人的語言特色,形成其獨特的聲音標識,能夠被廣大受眾所認可,成為一名知名度廣播新聞主持人。③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播新聞主持人在播報語言上,要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能夠以充滿正能量的語言,正確的引導社會輿論,引導受眾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這就要求廣播新聞主持人要對自己的播報語言負責,不夸張、不扭曲新聞事實,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播報新聞事件[1]。
三、創新廣播新聞節目的主持風格
傳統的廣播新聞節目主持風格單一,多為廣播新聞主持人循規蹈矩的進行播報,其語言平鋪直敘,缺乏激情,甚至為機械式的播報。進入新媒體時代,受眾對于廣播新聞節目的需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對比了新媒體下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犀利透徹的廣播新聞主持風格后,受眾對于呆板、機械的廣播新聞主持風格,表現出較為反感的態度,因而廣播新聞節目的收聽率大幅度下降。面對新媒體時代下的這一變化,廣播新聞節目應積極創新主持方式,推動廣播新聞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多元化發展。首先,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應符合廣播新聞節目的定位,能夠與廣播新聞節目相得益彰、互為呼應。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應根據廣播新聞節目的內容、受眾群體,選擇能被受眾所接受的主持風格,從而提高廣播新聞主持工作的針對性。如在主持民生類新聞時,廣播新聞主持人要站在受眾的立場,尤其是弱勢群體的角度進行播報,播報語言上要有親和力,語調要帶有感情,逐步形成為弱勢群體發生,為人民伸張正義的主持風格。其次,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要根據廣播新聞的內容,采取不同的主持風格。新媒體下廣播新聞主持人的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照著稿子念新聞,轉變為根據新聞事件的內容,對新聞進行評論、與受眾進行互動。在此情況下,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應根據新聞稿件的內容,提取好關鍵信息,組織好語言,以獨特的視角,或風趣幽默,或嬉笑怒罵,或犀利透徹的語言,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播報,從而將風趣幽默、犀利透徹、關懷民生等多種主持風格,集于廣播新聞主持人一身,提高廣播新聞主持人多元化的主持風格,改變傳統的單一主持風格[2]。
四、創新廣播新聞節目主持方式
(1) 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播報。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廣播新聞主持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當前廣播新聞主持工作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眾多廣播新聞主持人未能形成特色播報,在新聞播報內容、播報形式上均大同小異,未能形成獨具一格的主持風格。因而廣播新聞主持人要凸顯自身的主持亮點,形成具有獨樹一幟的主持風格,則必然要從對新聞事件的深度播報開始。廣播新聞主持人要提高自身的媒體素養,重點是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語言水平,深化播音語言藝術,能夠運用合適的詞語,準確的表達新聞事件的主要內容。為切實豐富廣播新聞主持人的語言知識,廣播新聞主持人應通過新媒體繼續深化學習,掌握更多的新媒體語言、詞匯,拓展知識面,了解其他領域的內容,將其充實到自身的基礎知識中,以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深化自身的知(下轉第頁)(上接第頁)識內涵,著力于提升自身的播音語言運用能力,為新聞事件的深度播報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其次要提升廣播新聞主持人的概括信息的能力。在接觸到新聞事件以后,廣播新聞主持人能夠快速、有效的概括新聞事件的主要內容,并從中提取關鍵信息,通過對關鍵信息的解讀,形成深度播報。這就要求廣播新聞主持人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新聞事件,能夠發現新聞事件中的亮點,并對新聞事件的亮點進行深度的思考與解讀,然后將思考的結果,靈活的運用各類語言和語言技巧,將其準確地表述出來。
(2) 基于受眾立場開展主持工作。新媒體下的廣播新聞主持工作,不再是以廣播新聞主持人為主體,而是以受眾為主體,在此形勢下,廣播新聞主持人在主持新聞節目時,應站在受眾的立場開展新聞播報工作。廣播新聞主持人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夠對受眾的心理進行分析,從而判定受眾需要什么樣的新聞播報方式和播報語言,以提高廣播新聞播報的針對性,迎合受眾對廣播新聞播報工作的實際需求。新媒體下受眾呈現出較強的互動性,因而在播報語言上,廣播新聞主持人要使用親和力的語言,拉近廣播新聞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在新聞播報期間,廣播新聞主持人要使用互動性的語言,帶動受眾參與到廣播新聞事件的播報中,可以讓受眾對新聞事件發表評論,并在分類匯總以后,由廣播新聞主持人進行回應,進而使廣播新聞主持人能夠與受眾進行多方面的互動,增強了廣播新聞節目的互動性[3]。
五、結語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廣播新聞主持工作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為了能夠提高廣播新聞主持工作的有效性,廣播新聞主持人要練好“內功”,著力于提升自身的媒體素養;善于運用新媒體提升自身的主持水平,著重于凸顯主持亮點,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廣播新聞主持風格。
參考文獻:
[1]沙蒙蒙.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專業素養提升策略[J].農家參謀, 2017(18).
[2]周瑞.新媒體背景下媒體新聞的創新[J].媒體時代,2015(10).
[3]劉心怡.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