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 曾臻
【摘要】課程改革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對于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是當前小學音樂教育必須關注的問題。本文在分析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的前提下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30-02
【本文著錄格式】唐元,曾臻.試論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北方音樂,2020,01(02):130-131.
引言
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的作用越來越為人所關注。素質教育更是將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小學音樂課堂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成為當前小學教育承擔的主要任務。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深入使得小學音樂教學環境和條件得以提升,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審美得到了一定的加強。然而與此同時,小學音樂教學課堂面臨著新的挑戰,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理念,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音樂教材利用不夠充分
當前,小學普遍存在對音樂教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教材內容更新緩慢,且存在多年級共用同一版本的音樂教材。本年級的教材使用完之后,留個下一個年級繼續使用,有的學校教材數量嚴重不足。這些都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除此之外,部分學校還有音樂教師擅自刪改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時,只給學生講解教師認為有用的內容,對于其他內容則是一帶而過甚至是根本不涉及。
(二)課堂教學目標單一片面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還需要重視學生音樂素養水平的提升。只有這兩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才可以說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這恰恰是多數小學音樂教師并未意識到的,部分教師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單純地以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目的,完成教學任務之后就不再關注學生的音樂素養的培養,這就使課堂教學有效性難以提高。
(三)學生學習外部動機明顯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每周的音樂課還是比較有趣的,相對于枯燥的文化課程氛圍,音樂課的氛圍較為輕松,在音樂課上沒有數學公式和語文課文。然而,一些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也是因為能夠放松玩耍(外部動機)而不是對音樂本身的內容感興趣(內部動機),這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學生如果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加之部分小學音樂課堂不重視學生的興趣激發,使課堂教學質量并不理想。
(四)課堂教學形式缺乏創新
當前,多數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形式仍是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形式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甚至學生僅僅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師只顧在課堂上教,學生并未保持較高的積極性,時間久了,部分學生出現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五)學科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盡管素質教育一再的強調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當前多數小學仍以文化課程教學為主,對音樂教學課程建設方面的投入雖略有增加,但仍難扭轉低于其他文化課程的現實狀況。音樂學科課程設置方面能達到每班每周一節的基本要求,但實際上卻難以落實每周一堂的音樂課教學,被文化課程主課教師占用音樂課時的現象時有發生。即便是有校級以上的音樂比賽展演類活動,音樂教師都需要努力征得學校行政和各年級或班級管理人員的雙重支持,才能組織學生參與到歌舞合唱等音樂排演活動,這些都嚴重影響到了音樂學科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音樂教材利用水平
音樂教材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于音樂教學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教材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創新并完善教學方法,將必要的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充分運用音樂教材,確保其中包含的豐富的音樂知識能夠得到全面發掘,避免出現隨意刪減教材內容的現象。同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應適當融入當地的音樂風格和特色,對學生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動。音樂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當中隨處可見音樂的影子,教師應當嘗試以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通過營造相應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特長得以充分發揮,進而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二)明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嚴格按照素質教育對音樂教學的要求,時刻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明確教學目標。比如在教授《春天來了》首歌之前,教師首先應當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該首歌曲,可以流利準確地演唱出來;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先學生營造一個良好而輕松的學習氛圍;最終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這首歌感受到春天帶給人類世界的美好環境和希望,并由此增強學生熱愛自然環境、保護環境的觀念。
(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興趣和學生所處年齡段的特點,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課程游戲環節。比如,可在開始學習新歌之前進行歌詞朗誦小游戲。第一排第一個學生先讀第一句歌詞,之后根據歌詞的字數往第一位同學后面數,數到相應數字之后對應的同學朗讀下一句,以此類推。通過課堂上的小游戲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讓學生熟悉了歌詞,便于教師進行接下來的課堂教學。
(四)創新教學形式豐富課堂內容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多以教師為主,學生參與或者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當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形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征,教師在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可以通過游戲、多媒體等輔助手段強化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送別》這首歌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古今中外送別的場景圖片做成多媒體課件,在課程開始之前播放給學生,營造出濃濃的離別氛圍,讓學生充分體會這首歌的意境,使學生能夠感受其中的離別之情和美好祝愿。在學習之前首先營造出對應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當中,學習歌曲時能夠更快地投入感情,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五)加大音樂學科建設力度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包含了多方面的教學內容,教師既要教會學生音樂聽賞審美能力,又要教給學生相關的基礎樂理常識,還需要讓學生學會音樂作品的演唱或演奏技巧,培養學生的表演表現甚至協同合作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目的。為此,學校應當給予音樂學科必要的關注和支持,加大音樂學科建設費用的投入力度,以保證音樂教學設施設備的維護和更新,強調素質教育學科課程的重要性,保證音樂課程的課時安排并確保每周一課時的“不可侵犯”。小學音樂教學近年在全國發展迅速,在音樂教師的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應當給予大力支持,為學校音樂教師的專業進修和在職培訓提供便利條件,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努力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校級以上的展演或比賽類活動中,給予學生及老師更多政策及活動經費上的支持,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音樂藝術氛圍,多渠道增進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可謂任重道遠,面對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應當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學校也應當提升對于音樂學科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大學科建設的投入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音樂藝術氛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汪春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21).
[2]何立晶.新課標下如何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24).
[3]王慶委.淺析如何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J].好家長,2017(20).
[4]徐倩琛.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7).
[5]張蕾.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6(24).
[6]宋志娟.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
[7]張珊珊.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J].音樂時空, 2015(7).
[8]穆園園.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大眾文藝,2014(1).
[9]孫淑紅.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10]王婧.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
作者簡介:唐元(1983—),男,漢族,四川江油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音樂教育;曾臻(1988—),女,重慶合川人,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