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內容摘要】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不教,這也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我們可以通過自讀課文的教學力求達到不教的目的。自讀課文是語文課中一種重要且獨特的課型,這種課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對這方面的內容有一些自己的研究和分析,下面我將從預習、精讀速讀的結合以及教讀和自讀課文相結合這幾個方面來入手,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上好自讀課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自學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凡為教,目的達到不需要教”,葉老的話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部編版教材構建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使自讀課文成為聯結課內與課外的重要紐帶,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環節,是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自讀課文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實踐園地,如果學生在講讀課文中掌握的知識技能,能在自讀課文閱讀實踐中得到遷移應用,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就實現了自讀課文教學的目的。那如何上好自讀課呢?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預習目標分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人教社陳恒舒老師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一文指出,自讀課文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標,引導他們自求自得,落實自讀課文的編排意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可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自讀課文學習的重點和核心是學生本身,而學生們如何更好地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首先,學習起點就是自主的預習。預習越來越成為學生們學習和教師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但是預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主要起著引導學生們進行預習的作用,而一次性要求學生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只會讓學生心生排斥。因此教師可以從目標分解的角度來降低學生對預習的抗拒感,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學七年級上冊《雨的四季》這一課,教師首先針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做出了一個導學案的模板,導學案是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字詞積累、概括內容、語句賞析、表達的情感及仿寫段落等幾個層次預習目標,并在大目標下面設置不同難度的小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語文水平來進行步步遞進的預習。通過教師制作的導學案,學生們在預習的過程中不至于出現不知道預習重點的問題,而分解目標也能讓學生的預習流程變得更加簡潔明了,讓學生在預習中獲得一定的學習成就感。不僅如此,教師通過檢查預習,及時地發現問題,才能在課堂上得以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課前延伸至課堂,使學生在教讀課文里學到的知識更好地在自讀課文里得到遷移。
二、精讀速讀雙重結合,鍛煉學生閱讀能力
由于自讀課文的特殊性質,基本上都是在較短課時內完成,因此速讀就成為教師開展自讀課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速讀要求學生能快速完成閱讀,并篩選出文章中的主要信息,但這種閱讀方法并不能讓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此時教師就要在速讀的基礎上開展精讀,讓學生做到高質量高效率的閱讀。
例如,在《美麗的顏色》這一自讀課文教學中,教師可分別設計與之對應的速讀和精讀環節。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在十分鐘內速讀文章大致了解內容,然后找出居里夫人面對的困難,快速地抓住主要詞語和關鍵句子幫助其梳理內容。同時教師也要求學生將個人在速讀環節中所獲得的信息羅列出來,以便后續精讀環節的延伸與細化。隨后教師再開展精讀教學,通過“在這么多的困難面前為什么文中還出現包含'快樂'的詞句?”“你認為居里夫人擁有什么樣的品質?”“美麗的顏色僅僅指鐳的顏色嗎?”等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人物精神,緊扣重點段落和詞句來深入理解課文,走進人物內心,實現在關鍵之處重錘敲打。學生在速讀和精讀結合下既實現了快速把握課文又對文章有透徹的分析,最終達到高質量教學自讀課文的目標。
三、結合教讀課文,實現自讀課文的梳理歸納
教讀是自讀的基礎,自讀是教讀的延伸。學生在教讀課文中掌握的學習方法、體悟、情感與精神,要在自讀課文中得到實踐和呼應,這才是自讀課文最重要的支點,同時這也說明自讀課文和教讀課文有著密切的聯系。初中自讀課文的文章安排與講讀課文,雖然不完全按照文體來設置單元,但會按內容和精神放到同一個單元里。所以教師可以歸納相同的學習方法和思路,結合講讀課文中的相關知識來設計教學環節,切實提高自讀課文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臺階》這一自讀課文與《老王》這一教讀課文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教讀課文里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析人物的方法,并通過個體形象延伸到群體形象來探討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教師便可根據學生在講讀課文里學習到的知識來設計教學。首先教師請學生快速地閱讀全文,并概括出文章的大致內容。通過回憶《老王》這課的學習方法,來開展《臺階》這課的教學。緊接著,教師就可以用知識類比的形式,要求學生在歸納《老王》這課學法的基礎上對《臺階》這課進行知識的梳理歸納,相互對照,理清這類文章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體系。學生得到提醒后便很快能從寫作背景、描寫手法、人物分析、作者情感及文章主旨等多方面形成系統性思維,進而讓學生對系列課文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形成自己的閱讀知識體系。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自讀課文教學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大家重視的教學方向。通過對自讀課文閱讀目標分解、速讀精讀雙結合等角度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力求達到“不教”之境界!
【參考文獻】
[1]楊海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OL].學周刊,2019.
[2]牛紅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對策[J/OL].學周刊,2019.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