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識字量是小學生閱讀的基礎庫,識字量少則影響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以及數量,限制了其拓展思維的能力,因此在低年級的教育創新模式中,加大識字量是此次教育革新的重點教學內容。教師應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小學生進行識字,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識字的興趣,結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發現識字的樂趣,激發學習的潛能。
【關鍵詞】識字教學? 低年級?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31-01
引言
小學生的識字量不夠會直接導致其閱讀量的缺乏,而新課改后的教育政策又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作出了相應規定,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這一部分,教師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來擴充小學生的識字量,但當前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低,運用效果不佳等問題造成了其結果并不那么盡如人意,本文將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應的方法做如下探討。
1.小學低段識字的問題現狀
1.1學齡低無法自主學習
造成小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年齡低,身心發育還不成熟,識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基礎課程,也是小學生的入門,這就需要教師從旁輔導,幫助小學生進行識字。在識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小學生更多的耐心,幫助其進行生字的認知,從會拼、會讀、到會寫、會義。這個過程不但鍛煉學生也考驗教師是否有足夠的耐心進行識字教學。
1.2教學方法貧瘠
大多教師在識字的教學過程中,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例如:在黑板上寫下“晴”字,先教會學生筆畫順序,拆分部首解釋其意,再讓學生進行模仿書寫,再進行組詞造句,最后閱讀加深印象。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達到預期良好的效果,反而對學生來說沒有樂趣相對枯燥,只能強制在課堂上儲存記憶,放學之后又拋之腦后,造無用之功。其不了解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假設學“晴”這一字的時候,教師將這個字的部首進行拆分講解,讓學生了解其意,與生活中的天氣結合做講解,那么學生相對容易理解,再講到“清”字的時候又可以拆分部首解釋其意,利用象形文字作解釋,引起學生好奇心,為何兩種文字相像卻意義不同。
1.3缺乏識字讀寫能力
在學習識字的過程中,會拼、會讀、和會寫在小學生中有明顯差別,學生一般能夠正確的將文字拼對讀對,但是卻無法拼寫出來。教師在針對不會拼寫的學生進行反復拼寫練習后發現,雖可以拼寫出來了但在碰到組詞造句的時候依然會拼寫錯誤的字,足以可見,小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還是不得其字的要領,不理解其意義,在組詞造句等方面自然會出現錯誤。
2.低段識字的教學方案
2.1依據文字的規律進行授課
每個漢字都有其獨特的含義,例如:“明月”、“明星”、“明白”,這三個字里都包含了“明”字,但是其表達的含義卻大不相同,比如“明月”其所表達的含義是月亮、風景,“明星”是指世界名人、非常有名氣的人,而“明白”是指懂得,理解了某句話或某件事。若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的學習了這個字,而不得其要領,那么在用到這些詞匯的時候就會不知道該用哪個字來表達。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須按照文字的規律,充分解釋文字背后的含義,延伸這個字以外的知識講解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其中精髓。
2.2利用多元化的授課方案
低段年齡的學生一般都有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或愛做小動作等課堂問題,這就造成教師很難將整個識字過程完整的教授。那么該如何抓住小學生有限的高度集中力創造高水平的教學呢?首先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面,可以設置有趣的游戲環節,例如:把兩張桌子或椅子分開放在左右兩邊,老師將兩份相同的字卡放在上面,請兩位學生站在桌子前,面向全班同學。老師請上來的學生將兩手舉起來,握成拳頭來做裁判。老實說“兩位同學各自找出字卡”出示給在座同學,由在座學生進行判斷對錯,若兩個都對了,在座學生就各自伸出一個手指,為1比1,以此類推,若比賽五次,按分數高低進行冠亞軍的評比,并以此作為鼓勵。這樣的教學效果可以極大的提升課堂互動性,以小學生為主導的課堂參與度,能夠更好更快樂的完成識字的學習過程。
2.3課余時間輕松識字
除了在課堂上進行識字的課程,其實在生活中更應該無時無刻的灌輸小學生識字的習慣,例如:現在的街道文化都做的非常有特色,一些城市經常將街道墻面進行色彩涂鴉,形成靚麗的城市風景線,有的城市會勾勒出漂亮的風景畫再配上古風詩詞,這時,家長也可以念給學生聽,學生也會被漂亮的圖畫吸引,從而對文字產生好奇心,為什么這幅風景畫需要配上這篇詩詞,從而達到利用業余時間識字學習的目的。或者是,近年來手機端的各種APP軟件也是層出不窮,教育類的軟件也是不勝其多,例如:“熊貓識字”等,在課余時間,學生家長也可借助這些教育軟件的幫助,播放給學生進行識字練習,以動畫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其能更好的養成識字的習慣,而不只是當成一門語文學科進行學習。
結語
漢字是我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我們的母語,若小學生連母語基礎都打不好,談何人才建設,又如何讓我國歷史得以延續?所以當前小學語文低段識字的教學水平還任重而道遠,教師也應順應時代步伐改變教學思路,利用新時代多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走出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取長補短的完成低段識字的教學編排,爭取讓小學生更快樂,更愿意自主學習識字,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朱宗升.小學語文低年段主題閱讀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0):126.
[2]胥秀茹.小學語文低學段識字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