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初中歷史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提高學生文化認同感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史課程作為學生理解我國發展歷程的重要途徑,其教學的有效性關系到學生價值觀的培養。以史為鑒,可以正衣冠,學好歷史是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初中歷史? 參與式教學?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57-02
參與式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探究能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將參與式課堂融入初中歷史教學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互動較少,學生往往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學習,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參與式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改變,要求學生在探索中感悟歷史內涵,提高歷史學習效果。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想,積極探索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引入參與式教學模式,結合學校多位教師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打造參與式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中,許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與學生存在一定的隔閡,課堂氛圍極其沉悶,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參與到初中歷史學習中,對初中歷史學習也無法產生興趣。為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自身態度的轉變,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初中歷史的魅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觀察,以及對問題的交流與思考,教師也能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成長,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表達自身想法。此外,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形式來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初中歷史學習效果。
例如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 百家爭鳴》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假設自己身處春秋戰國時期,對諸子百家的觀點有何看法?或者以當代的角度來說,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想法最符合當今的需求,最符合正確的價值觀念。雖然這依舊是問題引導式的互動,但是由于問題選擇比較自由,學生可以在相對寬松自由的環境下相互交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這樣一來,原本沉悶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的活躍起來,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有效激發。值得一提的是,在活躍課堂氣氛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做到自然大方,讓學生領會歷史學科與教師的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二、巧妙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歷史課堂融入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校現有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討論,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相互幫助,在取長補短的過程中共同進步。合作學習有兩大好處,首先是在合作中促進班級整體的綜合發展,其次則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科學競爭,營造競爭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小組分配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安排,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確保每個小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在小組合作與競爭中,常用的方式有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形式。
例如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的講解中,在學生基本了解九一八事變及西安事變的背景及演變歷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辯論賽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積極討論,“西安事變中,對于處理蔣介石的方案有兩種:一是報仇雪恨,二是冰釋前嫌”。針對這一命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共同探討,假設你是決策者,該如何抉擇。在辯論和探討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歷史學習中,通過網絡搜集相關的資料作為辯論的依據,在小組合作與競爭中,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學習中,這是融入參與式教學的重要途徑。
三、注重個體嘗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落實,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受到廣泛認可,因此在打造參與式歷史課堂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個體嘗試,充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個體嘗試的選擇需要具有代表性,可以在選擇過程中偏向于性格內向、課堂參與度較低的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設計,在課堂中上臺參與板書,在課后組織歷史學習活動。在提高個體參與度的過程中,整個初中歷史課堂將煥發新的活力,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這是打造參與課堂的又一途徑。
四、總結
總而言之,參與式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初中歷史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生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打造充滿魅力、活力四射的新課堂。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必須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積極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提高歷史學習興趣,在小組合作與競爭中提高學習積極性,在不斷地教學活動與嘗試中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打造真正的參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福軍.如何激發初中歷史課堂生命活力[J].教育革新 2016年12期
[2]楊青.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 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