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東
【摘要】將高中生物與生活化教學策略有機聯系,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為進一步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本文聯系實際,主要就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202-02
所謂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將教學與生活有機聯系,讓課堂成為學生生活的組成元素之一,從而使學生能夠直面生活并超越生活[1]。長久以來,生物知識都與現實生活存在緊密聯系,其是對生命命題的一個升華與分解。生物教材中許多理論性、抽象性知識都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到解釋與證實,同時生活中諸多問題也需聯系生物知識進行解決。可以說高中生物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符合生物學科教學規律,也能給予學生好的教育與指導。隨著素質的深入推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也日益廣泛。但對以往教學實踐進行分析發現,當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中仍存在幾點問題有待解決。具體分析如下。
1.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中的問題
1.1生活化例子運用不科學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將生物知識點與現實生活中真實案例進行聯系,應用學生普遍熟悉或有過真實體驗的生活案例解釋生物知識,會更有代入感,也能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更為深刻。但在推動生活化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懶于思考,直接從網絡上搜索些許案例用于教學,由于所引用的生活化案例偏離學生真實經歷,很難引起學生共鳴,并且無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大幫助,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產生誤導、干擾學生的負面作用[2]。
1.2生活化教學留在淺層面
部分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未能準確把握生活化教學本質特點,使得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實際效率不高。具體如,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簡單運用一些老掉牙的案例,導致生物教學失去新意,難以體現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優勢;此外,部分教師在授課之前就設定好討論框架,在課堂中只讓學生在框架內進行思考、討論,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與培養。
1.3非學術用語泛濫
高中生物學科中有大量專業術語,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困難,因為部分教師選擇用通俗化語言對學生進行解釋,但過度使用非術語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如導致學生對學科術語陌生,在做練習過程中不能將具體現象與現象名稱對上號等,在增加了學生當前學習難度的同時也會給學生長遠發展帶來阻礙[3]。
2.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針對當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以下完善建議:
2.1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為學生營造出濃厚的生活化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從而獲得對生物知識的新的理解與認識,實現對生物知識的深刻記憶與靈活運用。具體而言,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物教材知識為基礎,圍繞學生生活場景尋找最佳的教學案例,使其成為教學的有效手段,讓學生能在自身熟悉的現實案例中發現生物學科的魅力,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從而獲得認真學習的動力,真正將生物知識學精、學好[4]。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情境的營造,通過具體的生活化情境將學生的思想、情感引進課堂;同時利用具體的生活化情境巧妙引出生物知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生物知識的正確理解與靈活應用。具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簡單熟悉專業術語的含義,在將教材知識與刑事案件中DNA檢測、醫療事件中DAN檢驗等生活案例有機聯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識、所見所聞討論DNA在這些領域中所起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DNA的含義以及其他相關內容。
2.2活用生活案例,提高教學深度
高中生物學習難度較大,再加上知識內容較多,因而大部分學生普遍覺得難以消化。為最大程度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靈活選擇時機點將生活化案例導入課堂,一方面活躍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降低知識復雜程度,讓學生獲得深刻認識,促進學生生物學習水平提升。
但在應用生活案例進行生物教學時,教師應正確認識到,教材是高中生物的落腳點,是知識傳承與發展的主要載體,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必須以教材作為主要支點,充分挖掘教材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聯性,在此基礎上科學選擇生活案例,開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學[5]。因此,為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在應用生活化案例教學時,教師要保證所選案例與教材知識存在聯系,同時也要保證案例的真實性、普遍性,盡量不選用學生都不熟悉或沒接觸過的案例,那樣一來會加重學生學習負擔,讓生活化教學獲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注重創新,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對案例進行創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此讓學生獲得新鮮的學習體驗,同時讓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與鍛煉。具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這一知識點時,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這一概念以及相關知識原理難以理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根據這一知識點的特點,運用生活中常見的多米諾骨牌案例將其形象化、具體化,為學生實體展示或指導學生在腦海中想象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被推倒后會發生怎樣的反應。當學生對這一生活案例有所了解后,教師再適時向學生提出,“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也與多米骨諾牌現象類似。這樣學生便能輕松理解、掌握這一知識點,教學目標也將順利實現。
2.3生物作業生活化,提高教學效率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不能僅限于課堂, 還要體現于課后拓展環節,應用于課后作業。教師要靈活運用有效策略將生物作業生活化,讓學生在課內、課外都充分感受學習生物的樂趣,從而對生物學科產生濃厚興趣。具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課堂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延展性訓練,如在學生學習完“生長素的發現”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后自己結合教材知識研究植物的向光性以及其他向性運行。通過這樣的方法,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滲透到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段,讓學生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獲得對生物知識的全新理解,從而形成正確認知,形成科學學習態度。教師應正確認識到,較之傳統的紙質化作用,測試題式作業,生活化作業更能鍛煉學生實際技能,也更能培養學生求知的興趣與精神,不僅能實現對教學效果的有效鞏固,更能加深學生思維深度,讓學生對相關生物知識、現象產生自身的獨到見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6]。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緊密結合教材內容,正確把握生活化教學理念、特點,在此基礎上科學選擇生活案例,創新教學形式,有效保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雷叢.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淺談[J].黑河教育,2019(09):40-41.
[2]種博文.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王世德.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171.
[4]陳俊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9(09):34.
[5]李嬌嬌. 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實踐應用[D].河南大學,2018.
[6]李飛飛.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現狀調查及實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