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遵循“立德樹人、面向人人、終身教育”職教理念,根據旅游住宿業發展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需求和學生個體職業生涯發展需要,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持續跟蹤酒店新業態、智慧酒店、服務外包等新技術、新趨勢,不斷優化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信息技術應用、經營管理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訓練;構建酒店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為一,提升學生的職業生涯拓展能力及幸福生活創造能力。
關鍵詞:高職教育;智慧酒店;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2-0037-04
Abstract: Follow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of "morality enhancing, for-all and lifelong education", we should dynamically adjust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for compoun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dividual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ccommodation industry. We should continue to follow the hotel new business type, smart hotel,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new trends, and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content. We should highlight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group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 integr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on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happy life creation abilit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mart hote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我國旅游與酒店業的轉型升級,酒店業的行業范疇、經營業態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客觀上對專業人才的崗位轉換能力、職業遷移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的快速推進帶來了勞動力市場的瞬息萬變和工作世界的深刻變遷,如何面向未來、適應變化,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不僅要關注學生專業技能成長,更要重視那些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世界中至關重要的判斷力、創新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個人品質的形成[1]。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從2013年開始對口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招收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采取3+2培養模式,精準對接、精準育人。針對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過于單一、課程體系與教育模式偏重標準化、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較弱、職業遷移能力不強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遵循“立德樹人、面向人人、終身教育”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根據旅游住宿業發展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需求和學生個體職業生涯發展需要,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持續跟蹤酒店新業態、智慧酒店、服務外包等新技術、新趨勢,不斷優化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信息技術應用、經營管理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訓練;構建酒店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為一,提升學生的職業生涯拓展能力及幸福生活創造能力。
一、我國旅游住宿業發展現狀
(一)旅游住宿業呈現“三足鼎立”的業態格局
從酒店住宿的標準化角度審視,我國旅游住宿業經過20多年酒店標準化、集團規模化的發展現已形成以星級標準酒店、品牌標準酒店及新興非標住宿“三足鼎立”的業態基本格局,以星級酒店為市場基礎、以品牌酒店為市場核心、以新興住宿為市場增長點、以線上旅行運營商(OTA)為業態重塑推力的大住宿業范疇。從縱向來看,行業等級劃分已經突破星級劃分(星級酒店一直是酒店住宿業的標桿和市場引領者),而形成一套從低到高的酒店等級劃分方法——經濟型酒店、中端酒店、精品酒店、豪華酒店、奢華酒店;從橫向來看,業態可細分為商務會議酒店、休閑度假酒店、綜合觀光酒店、主題文化酒店、服務公寓酒店、精品設計酒店、民宿客棧、社會家庭旅館,以及郵輪、房車、帳篷、集裝箱、蒙古包等非固定住宿業態;從線上來看,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下演繹了度假租賃、民宿短租等非標住宿業態的快速興起[2]。新時代旅游住宿業在與航空、游輪、餐飲、博彩、在線旅行服務平臺等相關產業的業態整合中,找到自己的市場平衡點。主題化、精品化、特色化將逐步替代標準化主導未來旅游住宿業態的創新發展。
(二)智慧酒店建設提升旅游住宿企業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正在重塑旅游住宿業及其產業鏈,對酒店傳統的服務和運營模式提供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帶動酒店行業開始了一場探索“智慧酒店”的比拼。2017年10月,騰訊就正式發布了“全球首家QQ family智能企鵝酒店”;2018年11月,貼著“未來酒店”標簽的FlyZoo Hotel在杭州試運營。六大科技的應用幫助旅游住宿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挖掘需求,精準營銷,捕捉顧客潛在需求,體驗客戶體驗,提升旅游住宿業的核心競爭力。六大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技術(智能服務機器人、3D打印機、智能門鎖等)、生物識別技術(身份證刷臉)、健康睡眠技術(酒店“智能化健康睡眠測試系統”)、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沒有中間商的旅行分銷平臺,從而將分銷控制權重新歸還給酒店經營者)、低碳環保技術(洲際“在線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及200項“綠色環保解決方案”)、模塊化建筑技術(鋼結構集裝箱酒店、環境體驗式酒店)等。
(三)服務外包助力酒店住宿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品牌酒店按提供的服務類型可分為經濟酒店(有限服務型)、中端酒店(有限服務型)、精品酒店(精選服務型)、高端酒店(完全服務型)。如今順應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業務外包已逐漸成為酒店企業借助外界資源,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先進經營管理模式。外包服務能積極有效地整合企業外部資源, 使企業集中精力開展核心業務, 有效控制和降低運營成本。目前國內很多酒店企業將社會專業化服務引入酒店,包括:渠道銷售、收益管理、禮賓服務、餐飲管事、外圍保安、布草洗滌、園林綠化、游泳池及健身房等社會配套服務,它們是比酒店更加專業化的外包單位。又如線上住宿服務商開發出為房東提供標準化、專業化的保潔服務,讓沒有時間打掃房間的民宿房東可以輕松管理房源、接待房客。像美團點評幾百名全職“榛果管家”分布在北上廣深杭及成都,以布草租洗為核心業務的“兔小二”已經進駐3522家酒店及8萬多家商戶。
二、酒店專業學生就業已從傳統的住宿業向全產業鏈就業
隨著酒店業的行業范疇、經營業態的變化,高職酒店專業學生的就業除了傳統的高星級酒店、餐飲、會所、茶館、酒吧等企業外,民宿、郵輪、房車、養老等廣義的住宿業以及為酒店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行業、企業也是高職生的就業去向。目前國內為酒店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行業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第一,為酒店提供物資與服務的公司。即各類物資的供應商,如布草、清潔劑、餐具、酒具、食材、飲料等;各類為酒店提供服務的外包公司以及幫工公司;第二,為酒店提供客人渠道方面的公司或機構。例如OTA、旅行社、會議公司、各類移動端創新應用公司、新媒體服務公司、分銷公司、住宿平臺等;第三,為酒店提供人才的中介及培訓的專業公司。這些公司為酒店提供產品與服務,必須熟悉酒店的需求,而酒店管理人員是不同程度了解這類需求及標準的。這也為高職酒店專業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就職意向或者創業機會。根據廣州番職院對2015屆-2017屆年酒店專業畢業的學生(317人)初次就業情況統計(圖1)分析顯示:就業比例排第一的是傳統住宿業達到了43.20%;就業排在第二、三的行業是餐飲業(10.09%)和商務服務業(9.46%);零售業、軟件信息服務業和房地產都各有4%的學生選擇;同時在教育、服飾、金融、租賃、保險、旅游等行業都有學生選擇。可以看出我校酒店專業畢業生就業已從傳統的住宿業向酒店全產業鏈就業。
三、探索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適應新時代酒店發展需要
(一)弘揚工匠精神,持續深入行業企業調研
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每年通過各種信息獲取途徑,持續跟蹤酒店住宿業的新趨勢、新理念、新舉措、新技術以及引起的人才需求變化,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具體做法是:1. 通過不斷走訪企業,了解品牌酒店各類型企業的人才崗位配置、人才結構、崗位能力需求等微觀情況,明確在企業中中職、高職學生的典型工作崗位以及這些崗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要求;2. 通過長期進行畢業生回訪,了解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缺陷,特別是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崗位變遷過程中,對員工能力和素質的新要求;3. 持續跟蹤分析每年畢業生初次就業單位和崗位以及一年后部分學生離職再就業的單位和崗位,歸納學生職業遷移的規律和特點;4.調研各酒店企業在經營中服務外包的類型、特點,調整專業核心課程內容。
(二)遵循“四化”原則,完善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
根據旅游住宿業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在酒店全產業鏈就業的調研,本著“培養目標復合化、學習內容專業化、崗位要求可適化、職業路徑個性化”的思路來重新確定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在酒店與旅游專業群的框架下優化課程結構,突出專業群平臺課程和職業能力核心課程,把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的培養與個性化教育有機融合到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校內課外綜合素質訓練項目)和第三課堂(企業頂崗實習與假期社會實踐)[3]。中高職銜接的兩年制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與原人才培養方案比較,改革后的課程體系具有以下特點:1. 新增“創新創業基礎”、“團隊素質拓展”、“酒店管理模擬沙盤實訓”、“咖啡品鑒與制作”、“旅游電子商務”、“酒店收益管理”課程。2. 加大選修課的比例,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要。選修課包括職業能力拓展課、體育課、綜合素質課外訓練項目、綜合素質全院公選課,學分由原來的12學分增加到22學分。3. 設置6個學分綜合素質課外訓練項目,切實發揮社團作為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強化學生個性優勢。在專業導師和輔導員的指導下,學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需求等選擇參加綜合素質課外訓練項目并通過考核要求來獲得相應的學分。4. 學生可借助學校提供的綜合素質網絡課程(200多門)學習平臺,有效利用“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在線學習網絡課程,實現符合自身職業發展需要的個性化學習。
(三)完善課程內容,突出信息技術和經營管理能力訓練
通過對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學情分析(在酒店實習過10個月,掌握了酒店的基本服務技能),高職階段專業課程內容應突出信息技術應用和經營管理能力的訓練。為此:1. 開設“酒店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旅游電子商務”課程,引進Opera PMS系統、泰能經濟型酒店管理系統、食神餐飲管理系統、藍豆客房管家、藍豆住客服務管家等。力求培養學生的信息化素養,開拓學生酒店電子商務視野,提升服務技能。2. 新增“團隊素質拓展”課程與“管理基礎與實務”同步進行,通過戶外活動、游戲等形式進行四個模塊(融冰、溝通、協作、執行)的體驗式學習,培養學生自信與互信、表達與溝通、協作與競爭、行動與執行等方面的職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體驗互助、感悟成長與感恩。3. 新增“酒店管理模擬沙盤實訓”課程借助沙盤讓學生扮演角色,體驗各種酒店管理崗位,以崗位職責要求為指引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培養管理意識,學習管理工具和方法,增強職業意識與職業技能。4. 校企合作引入“酒店收益管理”課程,讓學生學會初步使用收益管理的產品調整、價格設計與管理、銷售渠道優化等多個經營管理的新技術,提高經濟型酒店、單體酒店的出租率、平均房價和收入,培養和提升酒店專業學生經營管理水平。
(四)構建酒店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助力學生創新創業夢想
結合廣州本地學生的特點,以非標準住宿業及餐飲娛樂業為方向,綜合考慮酒店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大多學生在中西式快餐店、現代茶飲店、咖啡館、茶藝館、禮儀公司、酒吧等兼職,按照“成長導向、內涵發展”,“兼顧創業、外延式拓展”的方針,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為一[4],助力學生的創新創業夢想,提升學生的職業生涯拓展能力及幸福生活創造能力,具體做法是:
1. 結合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將本專業的《創新創業基礎》、《酒店市場營銷》、《茶藝與茶館運營》、《咖啡品鑒與調制》、《葡萄酒品鑒與服務》、《餐飲經營與管理》、《美酒節綜合實訓》、《酒店管理模擬沙盤實訓》8門課程作為“酒店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重點建設,系統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
2. 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課程設計。如“餐飲經營與管理”課程圍繞自主創業開店的過程設計成“開店準備、定位選址、菜單設計、店鋪設計、店鋪運營、拓客營銷、員工管理、成本控制、危機管理”9個項目,學生分組模擬開店,最后完成一份開店商業計劃書;專業的“美酒節綜合實訓”課程讓學生從“資金眾籌、設計酒水單、原料采購、酒水調制、產品推廣、成本核算”,全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大大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課程開設了6年,深受學生好評。
3.依托廣州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茶事創課訓練營”項目成立“修·業茶苑工作室”,以工作室為依托,以行業商會為背景,構建“朋輩培育+技能競賽+茶事實戰+創客派對”四維一體訓練營。開展茶道專場、國學論壇、健康講座、教育培訓、創客派對、線下認證、朋輩互動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016年至今,本專業向番禺區茶專委輸送茶藝培訓師合計15人次。協辦番禺區茶藝師職業技能競賽2屆,社會反響熱烈。
4. 設立“創新創業研習計劃”,對有意愿、有資源、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本專業學生在挑戰杯和創業大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1項,省級2項,市級1項;參加行業企業舉辦的茶藝、咖啡、調酒等比賽中也屢屢獲獎。利用專業所長,積極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在珠三角地區尤其是番禺區承接大量會展與禮儀接待活動,學生所體現的專業素質服務意識、敬業精神與得到高度贊揚。
四、結束語
本專業經過6年多的探索,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初見成效,在校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顯著提高,專業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平均起薪線逐年提升,畢業生供不應求。社會聲譽良好。2017年5月25日,由教育部、保監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保監局、廣州市教育局專家共同組成的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聯合檢查組,蒞臨廣州富力君悅大酒店現場檢查指導本專業學生實習管理情況,學生的實習表現以及校、企對實習生的管理得到專家的一直好評。根據2018廣東省大學生就業在線系統統計和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提供的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報告(2018),本校2017屆就業現狀滿意度較高的專業是酒店管理(兩年制)(86%),位全校第一;畢業生教學滿意度達97%;對母校滿意度是100%;畢業生對就業指導服務的總體滿意度高達93%。本專業研制的專業標準與課程標準初步解決了酒店管理專業在個性化育人、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一些的“難點”,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從2013年至今,本專業面向全國以及廣東省的高職、中職酒店與旅游類骨干教師舉辦國培、省培班等共11期,廣東省內30多所中職和10多所高職院校的教師接受培訓,本專業對口支援貴州、廣西、新疆等多所兄弟院校,人才培養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社會效益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胡媚,唐智彬.高職教改應更關注學生的關鍵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7-11-28(09).
[2]張楠.旅游住宿業的新時代:中國服務、中國品質、中國品牌[R].第四屆中國旅游住宿業論壇暨2018中國旅游住宿業聯盟大會主旨報告,2018-04-21.
[3]饒雪梅.基于智慧酒店時代的酒店管理專業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探索[J].高教學刊,2016(23):54-56.
[4]周昱英,紀海波.怎樣將“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8-1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