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柱
摘 要:做大做強做活潼南旅游產業的前提是做大做優旅游景點,完善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合理布置旅游線路,關鍵在做好旅游營銷,推動旅游業態升級,叫響潼南旅游的知名度。知名度如何提升?關鍵在營銷策劃包裝。目前,潼南旅游營銷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旅游營銷“進階之路”還在起步階段,還需下大力氣向精品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進一步統籌推進旅游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旅游;營銷;做大做強做活
一、當前潼南旅游營銷的主要方式
潼南人文和自然景觀100多處,核心區域包括大佛寺景區、雙江古鎮、崇龕景區等。先后榮獲了中國最美油菜花海、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游城市、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等20余項全國性榮譽稱號。2019年,年接待游客64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1.2億元。太安鎮罐壩村、崇龕鎮薛家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雙江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潼南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了以賞最美花海、觀田園風光、享美容產品、品綠色蔬菜、訪千年陳摶、禮世界金佛的旅游主線,養眼養心養顏養生養氣養福的“六養勝地”。
旅游營銷的目的是提高旅游知名度與美譽度,帶來游客流量,增加旅游產業的收入。目前,潼南旅游營銷的主要方式是用活農業、開發節會、廣告營銷。
1.用活農業出口碑
一是建設了一批農業旅游基地。以“雙百工程”為抓手,打造了一批衣業旅游產業基地,建成100平方公里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和30個“百村百園”專業村、標準園、5萬畝特色產業示范片、100個種養結合示范園,引進香水百荷公司、弘藝公司、雅香美源公司、阿源農業公司等農業旅游企業,新建太安蔬菜博覽園、旺龍湖生態園等旅游景點,培養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精品園。二是舉辦了一批農業旅游節會。依托崇龕油菜基地,融合“陳摶道家”文化元素,連續舉辦“菜花節”,依托無公害蔬菜基地,創辦“菜博會”、“蔬菜燈博會”和太安一桂林萬由蔬菜基地休閑觀光旅游。三是開發了一批以農業為載體的特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逐年穩步增長,開發了東升茶葉、黃桃罐頭、羅盤山生姜等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了匯達檸檬、桑鎮系列產品、“渝佛桃”、“太安魚”等一系列特色產品,吸引了區內和周邊游客到潼南觀光旅游,在一定受眾群體內形成了定的口碑效應。
2.開發節會添美譽
堅持“以花為媒、以花相會”,精心辦好菜花節、菜博會、檸檬節等,打造全國知名節會品牌。提升牡丹節、玫瑰節、梨花節、桃花節、荷花節等系列節會品牌優勢,打造“四季花會”,形成“季季有花、月月有游、季換花變”的賞花休閑旅游格局。尤其是已經舉辦13年的菜花節,在市內外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19年的國際檸檬節,推出了檸檬系列產品和糖水黃桃罐頭、桂花蒜、大閘蟹等漁南特色商品。為游客提供了前往大佛寺景區祈福,參觀蔬菜博覽園、現代農業展覽館、楊闇公陵園、楊尚昆陵園,游覽楊氏民居、禹王宮、楊闇公舊居、楊尚昆故居,親手采摘檸檬、體驗檸檬蜜茶制作等精品路線,一系列節會的開發和精品路線的設置為潼南旅游增添了關譽度。
3.廣告營銷聚人氣
一是用好傳統媒體營銷手段。以新聞發布會、旅游推介會、電視廣告、戶外廣告等方式,擴大潼南旅游宣傳。如在重慶衛視《重慶新聞聯播》、重慶衛視《旅游氣象》投放廣告,特別是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釋放疊加效應,打造賞花經濟”的專題新聞報道。二是強化區域聯動。利用“聯合推介、捆綁營銷"模式,深化與重慶、四川旅游企業交流與合作,拓展渝東南、渝東北及四川等周邊地區和國內客源市場。如在渝遂高速潼南境內、潼南城區重要點位,重慶主城機場路、外環及主要出城點位,重慶、成都、南允3地火車站、重慶輕軌站投放潼南形象廣告。三是深化線上宣傳。建立新型市場拓展合作模式,深入與攜程、途牛、驢媽媽等知名網站合作,開展線上線下營銷,實現共贏。
二、當前潼南旅游營銷存在的困境
目前,盡管潼南在旅游營銷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潼南旅游市場的開拓離做大做強做活旅游產業的目標還有差距、存在短板,主要體現在三個不對等。
1.旅游營銷與文化元素搭配不對等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承載了旅游產業的歷史感,是旅游營銷的“興奮點”。潼南歷史悠久,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有革命先驅楊閽公、國家主席楊尚昆、解放軍上將楊白冰等時代偉人,有道教至尊陳摶,明代重臣呂大器、清代名臣張鵬翮、川劇大師廖靜秋等歷史文化名人,形成了紅色革命文化、古色禮佛文化、綠色生態文化。但是在旅游營銷中突出潼南歷史文化元素的方式不多。主要表現在:一是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資源捆綁營銷欠缺。目前,潼南旅游營銷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觀的宣傳,自然景觀中原有的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很好展示。如崇龕景區道家文化元素尚未深度挖掘。二是文化作品欠缺。影視劇、歌曲、微電影或者小說等是激活地區旅游的重要手段,是旅游營銷的一種無形手段。一部小說、一部電影、一首歌曲帶火一座城市,引爆一個地方的旅游經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影視劇《喬家大院》、《呂梁英雄傳》、《新白娘子傳奇》、《阿凡達》,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神奇的九寨》,小說《水滸傳》、《天龍八部》,微電影《溫情蒙山游》、《情定天峽》、《游方之旅緣分西江》等。目前,潼南在用活用好潼南素材、潼南故事以影視劇、歌曲、微電影或者小說推銷潼南旅游、推銷潼南方面與一些地區還存在較大差距。三是文化創意商品開發欠缺。旅游目的的紀念品是游客旅游必買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廣旅游的目的。目前,能體現潼南歷史文化內涵的可視性旅游商品、民間工藝品尚缺乏深入的挖掘和開發,在景點附近的商品要么是大眾化的普通商品要么就是一些小攤小販兜售的潼南土特產、小吃等,難以看到能體現潼南特色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旅游商品。如像武夷山的大紅袍、閬中的保寧醋、桂林米粉等,這些體現地區特色的商品。
2.旅游營銷線上與線下互動不對等
在互聯網高速發達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新媒體的移動性、便利性、及時性、互動性,極大地豐富了旅游營銷的信息生產,拓展了傳播渠道,聚合了精準受眾,推動了體驗轉化,打破了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壟斷特權,讓消費者成為信息傳遞的共謀者和分享者,為旅游營銷提供了廣闊的創意空間和價值轉化的可能性。近幾年,潼南在線下推廣旅游方面下足了功夫,如走進央視、平面廣告牌、宣傳標語等等,在線上與途牛、攜程等一些知名網站進行了合作。但是總體上是線下火線上冷的趨勢。主要表現在利用新媒體推廣旅游的力度還欠缺。目前,旅游線上營銷方式主要集中在過境短信、本地論壇、貼吧、公眾號推廣和與網站合作上。過境短信影響的對象具有即時性,本地論壇、貼吧影響的游客范圍小,公眾號推廣和與網站合作受眾不精準等。對百度推廣、游戲植入,策劃微博大V、網絡紅人、直播平臺營銷、網絡簽約作家走進潼南等多渠道、線上線下整合力度還有待加強。
3.旅游營銷定位與旅游形象不對等
旅游形象與旅游營銷相輔相成,兩者相互統一。一個城市的旅游形象好自然而然會贏得游客的口碑,增加城市的美譽度,成為旅游營銷的無形資產。賞最美花海、觀田園風光、美容產品、品綠色蔬菜、訪千年陳轉、禮世界金佛,養眼養心養顏養生養氣養福的六養勝地是潼南旅游發展的目標定位,也是潼南旅游營銷的定位。但是,目前潼南存在旅游形象與旅游定位還不對等的現象。如缺乏像夢里老家·江西婺源、爽爽貴陽·多彩貴州,這種讓人朗朗上口的旅游宣傳語。城市、景點品牌形象塑造不夠,缺乏像北京鳥巢、西湖斷橋等個性化建筑。城區旅游氛圍不夠濃,以景點、名人命名的主干道、主要景點指向標、出租車外形旅游化塑造等存在不足。
三、提升潼南旅游營銷的對策建議
旅游承載量、旅游資源、旅游半徑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未來,潼南旅游發展的關鍵在于堅持做大做強做活旅游的理念不動搖,進一步豐富旅游營銷手段,著力提升潼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旅游產業的業態升級換擋。
1.挖掘好潼南文化內涵
一是自然風光中融入潼南文化元素。旅游新形象不只是視覺上的沖擊,精神、文化層面的享受更是游客追求的重要內容。將潼南紅色文化、金色文化融入潼南綠色文化,實現三者融合。如在崇龕景區除了融入道家文化外,適當增加紅色文化和金色文化,尤其是在核心景區的建筑物上;在打造大佛寺、雙江、桂林雙壩五A景區時,加入農耕元素、民俗文化和反映運河挖建人文景觀。二是將娛樂演藝巧妙融入旅游。國內外的經驗表明,旅游是復制傳播文化產品的有效載體,巧妙地將娛樂演藝融入旅游之中,不僅讓游客迅速了解欣賞接收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而且能帶動經濟增長。挖掘潼南本土歷史文化故事、傳說等,編排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話劇、舞劇和民歌等;結合潼南習俗、人文創作一大批具有潼南特色的小說、微小說等文化產品,主動邀請影視劇來潼取景或自己拍攝相關旅游微電影、征集潼南旅游微視頻;同時在旅游動漫、旅游游戲植入潼南元素等。三是精心創作批融入潼南元素的標志性文化的旅游工藝品(紀念品)。旅游工藝品是宣傳旅游的手段之一。通過旅游市場的大力推廣,讓具有地域標志性文化符號的紀念品成為游客來潼的“必購品”,成為省際、國際友好往來、民間文化交流的“必需品”。
2.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依托于信總技術的新媒體大量出現,依托新媒體實現旅游營銷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對于潼南旅游營銷來講,一是借助潼南節會策劃新媒體走進潼南活動。依托潼南節會平臺,如在菜花節期間、玫瑰花節期間邀請川渝黔鄂等地的網絡大V、網絡紅人、網絡直播主播走進潼南,領略潼南自然風光、品嘗潼南美食、體驗潼南文化、民俗風情等,邀請攝影協會、婚紗攝影公司、電影制組走進景區取景采風等。二是借助“互聯網+”機遇。依托大數據開展精準旅游營銷,定向不同的目標群體投放相應的廣告,如年輕群體重點推廣自然景觀,中老年人集中推廣紅色文化、金色文化等,三是用好團購平臺。強化與知名團購網站的深度合作,整合區內旅游資源,探索區內景區門票和酒店住宿票制,將區內景點“捆綁式”營銷;探索與周邊景區的深度合作,如雙江古鎮與安居古鎮的團購合作。
3.塑造良好的旅游外在形象
良好的外在形象是旅游發展的無形資源,一方面,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夠有效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通過形象運營,能夠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推動旅游的品牌化發展。如何塑造潼南旅游外在形象來,一是提煉好旅游宣傳語。“最美花海養眼、田園風光養心、美容產品養顏、綠色食品養生、千年陳摶養氣、世界金佛養?!钡摹傲B勝地”是潼南旅游的發展思路和路徑,不是潼南旅游對外宣傳的口號。應結合潼南旅游資源、文化底蘊提煉出符合潼南定位、突出潼南特色的旅游宣傳口號。如熊貓故鄉成都、彩云之南云南、好客山東等等這種朗朗上口,讓游客過目不忘的旅游宣傳口號。二是打造旅游形象標識(L0G0)。旅游形象標識是旅游的微標,是運用抽象的手法,以色彩、造型、字體等元素,展現地區旅游特質的重要手段,適合運用在影視、網絡和各種平面載體上。目前潼南旅游尚未打造展示自身旅游潛質的旅游形象標識,建議以我們城市主題文化為核心,以景點為載體,征集、設計旅游形象標志,廣泛用于宣傳和營銷,提升潼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參考文獻:
[1]何素珩.玉林市旅游市場營銷研究[D].廣西大學,2013
[2]潘霜.基于游客偏好的海島型旅游目的地營銷策略研究[D].浙江海洋學院,2015
[3]葉全良.旅游營銷[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