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德義
摘 要:道橋項目工程施工工藝復雜,而滲水帶來的道橋路面裂縫、破損等病害問題,不僅影響道橋美觀,更重要的是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通過對防水路基面施工功能受損問題的分析,從施工技術改進上,來優化和提升道橋路面防水質量,確保道橋安全、穩定、可靠使用。
關鍵詞:道橋工程;防水路基面;受損分析;改進措施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要求城市道橋工程建設要符合規定標準,延長道橋使用壽命,提升行車安全。防水路基面是道橋工程的重要部分,也是關系到整個道橋施工質量的關鍵點,一旦出現裂縫、破損,必將帶來更多交通安全隱患。因此,加強對道橋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質量控制,從常見功能受損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道橋路面防水工藝和質量,提升道橋交通服務水平。
1 道橋防水路基面功能受損因素分析
從道橋工程施工過程來看,對防水路基面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通常,面對道橋設計標準,從施工技術上來分析主要影響因素,并選擇科學的施工技術和工藝,來解決相關問題。結合道橋項目建設中防水路基面的功能受損實際,如果單純性地對受損部位進行修補,對漏水部位進行封堵,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防水路基面的功能性問題。藉由此,對主要因素進行歸納。第一,道橋設計上可能存在不合理,為施工帶來影響。道橋設計是整個項目建設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如果未能對道橋路基面防水功能進行優化設計,可能對后期橋面施工、運行等帶來結構性缺陷,進而誘發更多的安全隱患。如橋面因季節溫度變化,而出現坑洞、裂縫等問題,嚴重者可能引發橋梁坍塌,直接影響橋梁使用壽命。第二,在施工環節對相關材料使用不達標,存在劣質材料、選錯材料等問題。防水路基面施工,其主要功能在于防水,對不同防水材料的選擇、使用,可能會影響道橋后期的滲水性能。如果材料不合格、或者材料選錯,都將對道橋路面結構帶來巨大損毀,嚴重者將危及道橋使用的安全性,導致橋梁開裂。第三,對道橋防水路基面施工工藝不科學,導致施工不規范、不達標。通常,在道橋防水路基面施工中,要結合不同施工工藝、遵循相應施工流程和技術要求,做好各項施工作業、檢測、技術處理,來確保施工質量。但在實際施工中,可能存在防水路基面施工標準不統一、施工流程不規范問題,嚴重者將可能對路基表面帶來更多損壞。如裂紋、坑洼、防水效果不理想等。另外,如因對路基防水結構缺乏嚴密考慮,導致路基面在受到外部不良環境的影響下,而出現損壞。如雨雪天氣、溫度變化,以及其他污水的腐蝕后,降低了防水路基面的防水功能,加劇道橋損壞。施工工藝和技術的先進性、科學性,要參照相應施工標準及工藝要求,嚴格遵守施工規范來做到防水路基面的安全、可靠。
2 改進道橋防水路基面功能受損的有效措施
強化道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充分認識到施工中滲水現象對道橋防水路基面的不良影響,并從施工技術和改進措施上,提高道橋工程穩定性、安全性、耐久性。防水路基面工藝改進,要結合不同地區道橋施工實際條件,注重改進措施的適用性、針對性、科學性,要研究誘發滲水的主要原因,綜合施策,提升道橋路基施工整體質量。
2.1 從工程設計上做到科學優化
對道橋工程防水路基面的科學施工,需要從施工前的設計環節,充分重視防水路基面的防水工藝與技術的運用,確保施工中防水質量和效果達標。同時,前期設計,要從地質、氣候、環境、水文等條件進行全面勘測,科學論證,嚴格制定設計質量標準及施工細則,保障防水路基面排水布局科學合理。對道橋工程中橋梁質量、施工工藝技術進行綜合分析,確保設計環節科學性、準確性。如在項目可行性分析上,注重前期數據調研、項目施工環境及條件論證,選擇優秀設計單位、專業化設計團隊進行設計,綜合考慮各類因素的影響,對道橋不同部位設置排水和水利設施,在降低建設成本基礎上,提升整個道橋工程的設計水平,確保后續施工作業環節,各項防護措施發揮有效作用。
2.2 對施工中防水路基材料進行優化
在道橋施工中,對防水路基面施工材料的選擇、使用,要確保質量過關,符合設計標準和使用要求。防水路基面施工質量,與材料關系緊密,對相關材料的采購,要設置專人負責。第一,確保材料足夠的防水性能,能夠到達設計要求,防止漏水;第二,確保材料具有較強的拉伸性、抗壓性,特別是在鋪設防水材料后,后續施工作業,會對防水材料帶來影響。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員,要做好材料的質檢與施工監督工作,不能選擇質量差、不達標的材料,給后續施工及道橋養護帶來更大影響。第三,對材料采購人員、工程管理人員、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標準培訓與學習,特別是要參照施工預算,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對相關人員明確責任目標,嚴禁以次充好。第四,做好進場材料檢驗與監督,對所有材料進行科學抽檢,一旦發現不合格材料,要立即退回,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另外,針對防水層結構特點,要選擇粘結性強的防水材料,增強整個橋梁的粘結性能。
2.3 對防水路基面施工工藝及流程進行規范
在防水路基面施工中,要從施工規范上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做到正確、科學、有效作業。需要強調幾點,在防水路基面施工時,要根據混凝土初凝狀態,進行拉毛處理。如利用人工或機械防水,輔助拉毛處理。該工作對于提高整個防水路基面施工質量至關重要,特別是利用人工方式,處理混凝土表面浮漿,增強表面粗糙度,提升混凝土粘合力。同時,考慮到防水材料的多樣性,對于不同道橋施工要求,要結合設計規范、現場施工條件,選擇適合的防水材料,并結合材料制定科學的施工工藝和操作流程。如在施工中,在未對道橋相關結構表面拉毛處理后,不允許任何車輛通過,要做到路基表面管控,減少其他施工單位施工車輛的影響。在路基面拉毛處理時,要采用正確的拉毛方式,遵守相關規程要求,避免隨意拉毛,導致不良后果。在防水層施工中,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勘探檢查,對存在的平整度問題進行提前處理;要做好施工流程的合理安排,安排好路面清潔工作;在第一次噴刷防水圖層時,要加入適量活性成分,在第一次噴刷防水材料徹底干透后,再進行第二次噴刷作業;根據施工工藝,做好第三次、第四次噴刷作業;要確保噴刷涂料徹底干透后,再進行混凝土、瀝青等材料的鋪設。在進行后續路基施工中,要提醒車輛嚴禁急剎車、急轉彎、倒行等作業,避免對防水路基面帶來不良影響;當發現路基面仍有水時,要待其完全干透,再進行下一作業。需要強調的是,在進行防水涂料噴刷作業時,通常采用三層噴刷方式,最后一次噴刷需逆向作業;噴刷作業每次間隔約五小時,結合環境溫度來科學調控。
2.4 運用先進施工技術,提升防水路基面施工質量
通過先進技術來提升防水路基面施工質量,主要有拋丸處理技術。該技術結合道橋工程施工要求,利用鋼丸自身重量,借助于機械設備,對路基面進行密實度處理,提升路基防滲水平。打磨處理技術。該技術是通過對道橋路基面進行打磨,改善粗糙度,清理路基表面浮漿、雜質等。如利用鋼絲刷、磨削技術、錘式鑿毛技術等,大大提升路基除塵效果。自由度刨床技術。該技術利用自由度銑刨機,對路基面進行除塵、打磨、夯實處理,具有較廣的使用范圍,對于路基密實度處理效果明顯。
3 結語
道橋施工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中,要從技術、工藝、人才、管理等方面,提升項目建設質量,提高自身行業競爭力。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也需要在技術創新中不斷突破難題,從項目設計、材料管理、施工規范與新技術應用中,最大化提升道橋工程施工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可.論道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J].北方交通,2017(05):93-94+98.
[2]郭燕鋒,李青.橋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J].人民交通,2018(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