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香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植學生重要素養的方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二者融為一起,彼此促進。就閱讀教學而言,教師可將寫作滲透其中,讓學生每節課都能得到一個小片段的訓練,在提升寫作素養的同時,也能讓他們對閱讀中的相關細節有更深刻的理解。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素養培植
培養高中語文的寫作素養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的,傳統的寫作教學總是劃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指定的作文訓練。換言之,就是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集中訓練,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統一的指點。但作文的提升更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進行滲透,以讓學生漸漸地感知作文的技巧,也積累相關的素養。
一、給學生復述的機會,提升他們的概括能力
提供給高中學生的閱讀文本一般來說都比較長,情節也比較復雜,人物也比較多。因此對學生來說,首先要能理清文本的脈絡,進而找出淺層的以及隱含的情感。學生只有整體地把握文本的大致思想,才能將相關的事與物表達出來。復述不是簡單地將文本重新講述一遍,而是讓學生將相應的情節做一個濃縮,將相關的文字進行一定的整合甚至重新表達,以讓文本以一個嶄新的、全面的又簡潔的方式呈現出來。
復述能讓學生的情感與原文本對接起來,讓他們直接進入具體的文本,也讓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概括能力得到訓練與提升,這也是在某種程度上進行著寫作的訓練。因為對寫作來說,其實是將心底的復述寫出來的過程。可見如果教師能給學生復述的機會,就是間接地給學生提供了磨練語言的機會,鋪墊寫作的相關前奏。
以統編教材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為例,教師讓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后,將其中的梗概表述出來。這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先要拎清發生的每件事,再用一定的語言進行串聯。尖子生讓他們自己復述,學困生教師可搭建適當的支架。比如說,教師可列出這樣的簡要提綱:受傷被俘→成功逃亡→妻女被炸→找到兒子→兒子犧牲→領養孤兒等。學生在復述的時候,他們的表達能力自然也就增強了。最重要的是每個學生都對指向寫作的能力進行了一定的訓練。
二、給學生聯想的機會,提升他們的想象能力
一個優秀的閱讀文本總要給學生足夠聯想的機會,讓他們的思維得以充分地發展。其實文本的魅力也在于其能給作者不斷回味的空間,能讓不同的作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會發生的結果。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文本中可以讓學生聯想的地方,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讓他們的想象能力得到伸展。想象能力需要一定的情境,一定的烘托,原文本的相關表述是最好的鋪墊。對于寫作來說,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描寫需要想象,結構生成需要想象,語言逼真需要想象。
還以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問學生索科洛夫的命運悲慘,他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經歷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能不能將這樣的心情用自己的語言展示出來。首先這需要學生根據具體的事情,再進入文本,轉身為索科洛夫本人,將他在那一刻的表情流露出來。學生寫道,我感覺發生的一切都象風雨雷電一樣,我想躲開,但我躲不開,我已經沒有家了。我的眼里沒有淚水,但我知道活著就不要哭泣。
從學生的聯想中可以看出學生能將文字想象成畫面,再從畫面中截取自己所需要的表達要素,進行一定的基于原文本思想基線的想象。想象讓學生對原主人翁的理解更深刻了,也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拓展了。高中的語文課堂缺乏想象,教師要讓學生重新拾起幼時的能力,讓課堂充滿想象的氣息。
三、給學生討論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高階思維能力,它是讓學生能從生活的體驗中提煉作文素材的能力,也是讓他們能從文本的一堆文字中推斷出人物的性格與事物發展方向的能力,更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從呆板走向靈動的過程。
對于分析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長期存在著越俎代庖的現象,即,教師在解讀語文文本時,將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對學生進行了詳盡的指導與解析。但這樣的指導,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遇到新文本時,還會束手無策。對寫作來說,分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對題目進行分析,從哪兒開始入手;其次要對選材進行分析,要運用哪些材料,要做哪些取舍;再次要對表現手法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到達最佳的表達效果;最后要對表達的主題進行分析,有沒有新意,是不是真實等。
在閱讀中要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分析,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進而也讓每個學生都對發言有進行分析的機會,更能讓更多的學生有二次分析的機會。
這樣,就讓學生集中集體的智慧以鍛煉其分析能力。還以這課為例,教師問,索科洛夫是怎樣把凡尼亞騙回家的,這是否會破壞他的好人形象。這樣的問題能給學生充分討論的空間,能讓他們找出具體的段落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討論,也能讓學生養成收集材料表達中心的能力,這也是寫作中的基本能力。
四、結束語
閱讀與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植學生重要素養的方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二者融為一體,彼此促進。借助閱讀培植寫作能力,能讓學生在理解上多一個維度,也能讓寫作在生長上多一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