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興秀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語文第二學段綜合性學習目標目標中強調: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的搜集資料,共同討論;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結合實踐研究,以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為例,我們可以從課前準備,課中激趣、有效合作,課后鼓勵嘗試,不懂就問幾方面著手。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第二學段;活動策劃
本課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實施實踐研究”在進行中期的研究過程中得出: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第二學段課堂實施不低于兩個課時,其中第一課時為活動前的策劃,簡稱活動策劃課,那怎樣來上好活動策劃課呢?結合實踐研究,以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為例,我們可以從課前準備,課中激趣、有效合作,課后鼓勵嘗試,不懂就問幾方面著手:
一、課前準備,明確目標
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取材于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單元主題為“與綜合性學習結合:現代詩”。綜合性學習主題為“輕叩詩歌大門”本課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實施實踐研究”從開課以來,我已經做過《傳統手工真有趣》、《我愛古詩》、《童話的魅力》等三次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幾次活動下來,我認為課前準備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上好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前提,本次“輕叩詩歌大門”也不例外。結合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在第二學段教學目標,我將本堂課的活動目的確定為:有目的的搜集資料,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有趣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綜合性學習,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整體能力協調發展的活動。
因此,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情,課前我精心制定前置學習單,讓學生分別搜集兩位自己熟悉或喜歡的現代詩人:一位國內,一位國外,包括代表作及具體詩句,在表格末端附現代詩歌含義及現代詩集特點,便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收集,明確學習目標。
二、課中指導,有效合作
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按要求搜集現代詩。根據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特點,結合活動目標,我準備讓學生通過收集現代詩,分享現代詩歌,感悟現代詩的特點,學習有目的搜集材料;還有一個重要任務便是讓他們小組分工,合作完成本次“輕叩詩歌大門”的活動策劃。當一切準備就緒后,我進行了實踐研究。
1.激趣導入。
緊密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讓學生回憶,背誦自己會背第一首的詩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詩歌的奧秘,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多彩。知道詩歌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即古詩與現代詩。
2.分享詩歌。
現代詩與古詩的定義及特點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抽象的語言學生很難聽懂,為直觀形象讓學生理解,我出示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葉圣陶老生先的《瀑布》,讓學生在自由朗讀后指導,從詩歌的語言、押韻、字數、格式等方面進行分析,直觀感受現代詩與古詩的不同,隨后出現出示視頻,講解現代詩及特點,當學生對現代詩有了更深的認識后,我向學生介紹我喜歡的現代詩人冰心及代表作《繁星·母親》,讓學生在讀中體會現代詩的特點及詩歌的情感,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收集的現代詩人及內容,激發學生對現代詩的喜愛之情。為讓學生感受現代詩歌文化不分民族,種族、國別,在周月涵介紹外國詩人泰戈爾及代表作后,我順勢引出俄羅斯詩人葉賽寧,在自讀《白樺》的過程中感受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及意境。
3.自主合作,學寫策劃。
在激發學生都想分享自己喜歡的現代詩時,我將活動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活動策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當我說到如果大家都來分享,可能我們要分享幾天幾夜呀,你們有沒有好一些的主意?學生立刻說出可以開展一次活動,隨后我問:”怎么開?”,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要分組,要選組長,要定活動主題,人員要分工……根據學生意愿,他們自愿參與朗誦組,書簽組,誦讀組,表演組,自創詩組,然后合作完成小組活動策劃方案。
在匯報交流環節,匯報員詳細介紹組員的職責,但個別小組分工不夠明確,學生們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比如誦讀應有背景音樂,你們隨負責找音樂;你們自創詩組在詩的內容方面如何分工,你們要不要把自己做的詩配上畫……在同伴的幫助下,學生們不斷修改本組成員的活動策劃,整個課堂其樂融融。
三、鼓勵嘗試,不懂就問
愛因斯坦說:“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在課堂結尾,我肯定了各小組的活動策劃,鼓勵他們按本組的活動策劃在課后認真排練,學生們充滿了自信。為避免學生盲目的自信而不愿向他人請教,我還告訴他們,如果遇上困難可以向同學、老師或家長請教,做個不懂就問的小學生。
在本堂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緊緊圍繞小學語文新課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聽、說、讀、寫等方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加強了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