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華
摘 要:眾所周知,銜接數學課堂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也需要改變教學觀念。以往的隨意提出一個問題引導教學已經無法達到教學目標了,也無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了。鑒于問題情境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問題情境開展教學。本文從“構建與學生認知有沖突的問題情境”“設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通過猜想與驗證構建起問題情境”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巧設問題情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巧妙創設
數學是一門基礎科目,對學生的智力有一定的開發作用,也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鑒于數學的抽象性和理論化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引導,而且要有一定的耐心,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基礎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當前的教學方式中,唯有問題情境可以做到這一點。
一、構建與學生認知有沖突的問題情境
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開展實踐、學習、觀察。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選擇趣味性較強、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聯系的題材,構建起與學生認知有沖突的情境。這樣一來,學生的求知欲會被激發出發,并且以亢奮的狀態去探索知識、大膽猜想。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分析長方形面積的特征。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分析,教師可以提供2×2cm的正方形,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拼湊出長方形。在拼湊出來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記錄相應的數據。隨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長方形的面積與正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在聽到這樣的問題后,學生會聯想起前面做過的實踐,并參考做出的記錄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它與正方形的關系。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只起到了組織與引導的作用,讓學生結合學習材料進行實踐,然后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與驗證。這樣一來,既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合作精神。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擁有較強的直觀性,減輕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可以有效的體現出數學問題,刺激學生的認知,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設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問題是銜接課堂的主要內容,也是數學知識的靈魂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問題重視起來,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同時,引導學生走進數學知識中的未知領域。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好奇心很強,在看到未知的領域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想要去挑戰一下,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學有所獲,而且課堂教學質量也可以有所提高。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出問題情境,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體積與溶積》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烏鴉喝水”這一寓言故事導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烏鴉一開始是喝不到水的,但是它為什么后來又喝到水了呢?在瓶子里放石頭與水位有什么關系嗎?雖然學生還未開始正式的學習,但是學生在聽到烏鴉喝水的故事后,會明白在水中放石頭,水位就可以增加。而且在心里產生很多的問題,教師適當的引導,就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去積極主動的思考,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索、實踐了解水位增高的原因。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學生可以快速的理解體積與容積的相關知識點,也可以快速的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
三、通過猜想與驗證構建起問題情境
眾所周知,數學學習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猜想與驗證構建起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動的分析知識、思考問題,逐漸將學生解決問題的心理培養好,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的時候,教師不要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因為對于學生而言,這些知識是枯燥的,是乏味的,是沒有趣味的。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按照次序詢問學生的年齡、生日,通過這一環節,學生會對學習內容產生好奇,想知道教師為什么要問到自己的年齡和生日。在隨后的環節中,學生會主動的參與課堂提問。教師只要抓緊學生的求知欲,然后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學生就可以學有所獲。
除此之外,教師提出問題后,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還可以構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與人進行交流討論。而且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逐漸體會到、感受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
四、總結
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所提高。不過在構建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運用適合的教學方式、選用適合的問題情境。這樣一來,就可以將問題情境的“延伸化”重視起來,拓寬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志超. 巧設問題情境,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 新課程學習:上, 2014(3):101-101.
[2]周丹菊. 巧設問題情境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2, 000(041):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