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焱 趙志英
【摘 要】在“停課不停學”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變革中,為了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時,要創新學生、教師、學材和環境這四要素之間的關系場域,處理好生生之間的“伙伴式”關系、師生之間的“對話式”關系、學生與環境之間的“沉浸式”關系和環境與學材之間的“融合式”關系。
【關鍵詞】關系場域;在線學習;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8-0021-02
【作者簡介】1.孫焱,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中校區(江蘇蘇州,215200)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特級教師;2.趙志英,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中校區(江蘇蘇州,215200)副校長,高級教師,蘇州市首屆“姑蘇教育青年拔尖人才”。
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學生在家里上網課,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習的物理環境和學習方式,同時也推動新的學習方式的變革,多態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多態學習模式帶來諸多變化:學習場景由固定變為泛在、學習伙伴由多人變為個體、資源由靜態單一變為多元豐富、學習方式由被動變為自主、學習內容由教科書變為世界、學習工具由“大腦+語言”變為“大腦+網絡”。這種新的學習方式的變革,對學生、對家長,尤其是對教師提出新要求。如何快速適應這種變化?如何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時,要創新學生、教師、學材和環境這四要素之間的關系場域,并處理好四組關系。
一、關于關系場域創新
學習場域是從布迪厄社會學中“場域”演化而來。本文中的學習場域是指能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科學、合理、易操作的物理空間,還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以及師生與學材、環境之間的關系空間,這兩種空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這里的學習場域包括學生、教師、學材、環境四要素。
學習場域創新包括合理物理空間的創新、和諧關系空間的創新及教學活動動力系統的生成機制創新。本文重點討論和諧關系空間的創新。
二、處理好四組關系,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有效性
1.生生之間的“伙伴式”關系。
多態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由教師能掌控的課堂學習轉為教師鞭長莫及的居家自主學習。但青少年特有的“自制力偏低”的年齡特點又決定了他們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保持集中。同時,缺少伙伴的學習也會使學生感覺單調、枯燥。如何讓學生個體的線上學習擁有學習伙伴呢?我們的建議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或在家長的幫助下,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創建QQ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成員在問題討論、難點互學等方面開展視頻交流。這樣,單個的居家學習同樣可以擁有學習伙伴。教師可以因材分工,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式操作活動、差異式問題解疑、促進式良性競爭。
2.師生之間的“對話式”關系。
互聯網的特征是開放、共享、平等,但這些特征對青少年來說,也意味著他們要有足夠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這方面的能力欠佳,需要在他律基礎上逐步提高自律能力。線上教學的教師不能直接面對學生,對學生的約束力不足。如何定位好網絡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線上學習的效果。我們認為,線上學習的師生之間應該建立“對話式”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改變強制性的他律學習帶給學生的反感,使線上學習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愉悅的情感場。教師富有親和力的教學語言、保持尊重式的同理心和凸顯主體式的參與面,均能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愉悅感。
3.學生與環境之間的“沉浸式”關系。
居家的在線學習和學校的課堂學習比較,環境完全不同。教師需要提前和家長做好多方面的溝通,通過改變房間布置,改變居室的風格,創設使學生能“沉浸”其中的環境,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效率。
這種能使學生“沉浸”其中的家庭環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整體環境的改造。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到家中書房學習,也可以將孩子的居室設計成學習的環境,將各種玩具移出居室,把房間打掃干凈,物品整齊擺放。第二,書櫥的整理。將目前學習需要的相關書籍置于眼前位置,觸手可及。同時,將一些課外書籍放置于書櫥高處。第三,細節的布置。使學生能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學習氛圍中,對學生興趣的維持、注意力的保持、參與學習熱情的激發等方面均能起到積極作用。
4.環境與學材之間的“融合式”關系。
對于線上教學,教師在處理環境與學材之間的關系上可以發揮作用的空間有限。盡管如此,教師依然可以在分析學材內容的基礎上,提前和家長做好溝通,給出基于學材分析的環境建議。這類建議要充分考慮環境與學材內容的匹配性、對學習活動的支撐性、選取資源的交互性和實施載體的豐富性。
多態學習模式需要教師認清自己的角色,在做好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協作者的同時,也要做好教育的創新實踐者。創新關系場域,只是創新實踐的一部分。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有效性,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遠。